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道德经讲义第四讲


  《道德经》讲义(第四讲)
  教学内容:解读《道德经》第8至10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领诵、朗读;引导学员进行学习、研究。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理和条理,注重字词训诂、义理阐发。
  教学重点:上善若水,以水喻人、教人;功成而不居,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要用自已的精神和意志来思考和判断事物,从而来理解世界。
  第八章
  【原文】
  上善①若水。水善利②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③於道。居④善地,心⑤善渊,与善仁,言善信⑥,政⑦善治,事⑧善能,动善时⑨。夫唯不争,故无尤⑩。
  【注释】
  ①上善:最高的美德。 ②利:益,有益。 ③几:接近。 ④居:居处(chǔ)。善:以……为善。地:在此指恰当的地位。"居善地"意即"居处以适合自己的地位为善"。 ⑤心:心性、心境。渊:深沉。 ⑥信:随意、没有任何目的。 ⑦政:纯正清平。治:平顺、和顺。 ⑧事:为、作。能:广博。⑨时:适时、合于时宜。 ⑩尤:过失。
  【译文】
  上善若水(上等的善就如水一样)。
  水善(水善的表现形式是):
  利万物而不争(滋养万物而不争功),
  处众人之所恶(甘居众人之所唾弃),
  故几于道(所以水最接近于大道)。
  居善地(起居善于选择吉地),
  心善渊(心态善于融入平静),
  与善仁(交流善于把握仁爱),
  言善信(言语善于表达诚信),
  政善治(政见善于治理国家),
  事善能(处事善于发挥能量),
  动善时(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夫唯不争(惟有像水这样不争),
  故无尤(所以才能万事无忧)。
  最高尚的仁德行为像水一样。水有利于万物而没有任何利益的争夺,它谦虚向下能包容一切众人的污垢,它的行为几乎相同于道。它居处选择与世无争;它心胸沉静深不可测,它与世真诚友爱无私,它格守信用,它以善为政的理念善治天下,以善的理念做事无事不能,它善于把握时机无事不成。正因为它有与世无争的美德,所以也就没有任何有悖于世的过失。
  【评析】
  这一章用水的特性比拟上等善人的行为,说水的同时也在说人,提出了上善之人与世无争和善利万物的特性。以水喻道,诠释了进道之人应具备的品格。水的特性:在方是方,在圆则圆,淡而无味。沸点化为气,零下结成冰;柔顺向下,无路就停;平静无声,能滋养生灵;柔若无骨,能滴水穿石。平时静且柔,动时既汹涌又澎湃,既奔腾又咆哮,的确是虽至柔却无坚不摧。水本清洁,被污则污,默默无言,静候沉淀,无力回天之时,同流合污何妨?静待阳光,蒸腾为云,再复为雨,清纯故我。为或无为,毫不忸怩,利万物而不争。
  水的德最善最仁,万物生长,都受它的恩泽。它施万物不伐其功,利万物不求其报。所以为人处世要真诚、友爱和无私,如水般利万物而不争,就是与善仁。举止言谈,落落大方;言而有信如水滴穿石,就是言善信。水依自然而为,政随自然而治,有为而无为,国兴民安,就是政善治。水的能力,人尽皆知。都是以自然调度发挥自身能力;为人处事也应如此,以自然调度发挥自己的能量。就是事善能。
  【学习札记】
  水之本性有七善,与物无争顺自然。上善若水德之厚,甘居下位天地宽。
  柔韧诚信随遇安,慨慷与人雪送炭。保卫环境护水源,水净清澈天湛蓝。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①之不如其己;揣②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③,自遗其咎。功④遂身退,天之道。
  【注释】
  ①盈:满,达到极点。已:止。 ②揣(tuán):积聚。 ③骄:放纵、无节制。自遗(wèi):自取。咎:灾祸。 ④功:事。遂:完成。天:自然。道:在此指道理。
  【译文】
  持而盈之(财物执持盈满),
  不如其已(不如适可而止);
  揣而锐之(铁器磨得锐利),
  不可长保(不可长期保存);
  金玉满堂(金玉堆满堂屋),
  莫之能守(不知谁人能守);
  富贵而娇(富贵而生骄横),
  自贻其咎(那是自找麻烦)。
  功成身退(功成名就身退),
  天之道(才是自然之道)。
  过满的把持任何的事物,不如及早的收手。即使把它藏起来,也不可能永远常保。金玉满堂,又有几个人能够常守常有。因富贵产生骄奢,得到恶果是自己的报应。功成了,名遂了,适时而退,是自然的法则。
  【评析】
  老子通过揭示大道功成身退的特性,告诫世人要克制占有欲,不要追求"金玉满堂",也不要羡慕"富贵而骄",因为,凡此种种只会给自己留下祸害。本章讲物极必反之理。满招损,谦受益。太满会溢,太锐会断。凡事宜适可而止,进退有度。人性贪婪,有蛇吞象之谈。人的欲望无穷无尽,很多人在追求财富的同时,忘乎所以,看不到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吸引众人的目光,勾起了他人的嫉妒、觊觎心,或被掠,或被盗等等风险的来临。到此方知危机四起,后悔已晚,何如当初适可而止,适时而收平安自在。深藏不露,财不外白,或许可以安态混于世间,但日有思,夜有想,时时惊恐,刻刻担忧,何况隔墙有耳,举头三尺有神明,难免不留蛛丝马迹外泄与世,此时就是危机四起时,到了这一步深藏巨财,也难保住了。
  天下财富,造福天下。天之道。万事万物生、长、老、死都顺天道规律而行。天道的规律不可违,它决不以个人意志而改变。鬼谷子曰:"将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逆之,逆之,虽盛必衰。"财富积累等等也是一样,由无到有,生长壮大,功成而衰,灭而到无,就像月亮的盈消亏涨一样生灭自如。如此看来虽金玉满堂,却又能守多久呢?富贵而骄更悖逆天道,受到惩罚更是咎由自取。追求功德名利也是如此,功成身退,天之道。就是一个人在完成功业之后,不能居功自傲,不要锋芒毕露;要能舍能退,即可长保其身,更可开阔胸怀。要不然将全身心灌注已成功绩,如何会有更大发展?如何会有更大成绩?人生就是一次远行,过河须用舟,上岸当弃舟,如此反反复复才能一程一程达到生命的顶点。功成一件,就退出来,不是不做,而是退出现在,寻找自己更大的追求。这才是不具功功盖天下,不求名,名芳千古。有功不具,有名不扬,有财不持是高尚道德的表现。
  【学习札记】
  倒茶注水适可止,过盈过满不合适。虚心内敛谦受益,锋芒毕露多有失。
  知足常足免受辱,知止当止不致耻。遵循天道不炫富,功成名就应勇辞。
  第十章
  【原文】
  载①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②气致柔,能如婴儿乎③?涤除④玄览,能无疵⑤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⑥开阖,能为雌⑦乎?明白四达⑧,能无知乎。
  【注释】
  ①载:初始。营魄:魂魄。魂指人的精神,魄指人的形体。载营魄抱一:初始的形神(或阴阳)合一能不分离吗? ②专:结聚。柔:柔顺。 ③能如婴儿乎:能保持婴儿的心境吗? ④涤除:磨净。鉴:镜子。"玄鉴"在此指心,把心比做一面镜子。 ⑤疵:瑕疵、污垢。 ⑥天门:自然之门,即玄牝之门、众妙之门。开阖:开启闭合,在此指"道"的变化。 ⑦雌:在此指守静以应。⑧明白:通晓。四达:周遍。
  【译文】
  载营魄抱一(精神与形体统一),
  能无离乎(能永远不分离吗)?
  专气致柔(结聚精气以致柔和),
  能婴儿乎(能像初生的婴儿吗)?
  涤除玄监(洗涤心灵之镜),
  能无疵乎(能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爱护百姓治理国家),
  能无为乎(能顺应自然吗)?
  天门开阖(感官自然开启),
  能无雌乎(能不被引诱吗)?
  明白四达(理事明白通达),
  能无知乎(能没有成见吗)?
  生之畜之(创造并养育万物的大道),
  生而不有(创造万物而不占为己有),
  为而不恃(无所不能而不自恃有功),
  长而不宰(左右万物而不任意宰割),
  是谓玄德(这就是恩泽天下的玄德)。
  谁能将灵魂和体魄抱而合一,无有分离?谁能使气脉柔顺,达到婴儿状态?谁能洗除心境的杂念,没有任何的污斑?谁能爱护人民、治理国家,顺应自然而治呢?谁能使天门开合,生育万事万物呢?谁能通晓明白四面八方的道理,像无知一样呢?道,生育了万物,畜养了万物,它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它施泽万物而不具功,它是万物之主而不主宰万物,这就是它对世间万物玄妙的恩德。
  被身体所载的魂魄如果坚持不被人察觉,还能不与躯体分离吗?捏着嗓子以显柔嫩,能和婴儿一样吗?洗净本原这面镜子,还能照不出瑕疵吗?讲求爱民治国,还能不用智慧吗?天门时开时闭,能够没有雌性吗?了解了前因后果,还能保持无为吗?
  【评析】
  老子着重阐述古人对人体生命结构的认识,通过这种阐述,意在揭示个人修养与大道运行的关系,进而鼓励人们悟道、体道、修道,进入与大道运行相和谐的境界。本章旨在阐明修真养性。人有七情六欲,难免为之痛苦烦恼。无欲无为,顺应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方是道的高深德性。再次颂扬‘道’精神的伟大。讲解了‘道’载营魄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览、爱国治民的自然行为;讲诉了‘道’生育万物,畜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施泽万物而不具功,它是万物之主而不主宰万物的恩德。学习道德经就是要自我修身,将自己的举止行为合乎‘道’,同于‘道’,这样就能够修于己身,身体康健;修于己家,家庭和谐;修于国,国盛民安;修于世,世界大同。能达到天门开阖,自然能够叶落归根,回归于道而生生不息。
  精气神常抱一团,任何事不能打搅,体内河车自然运转,元神自然不惑,身体自然康健,外邪自然难侵。精气神常抱一团,人体内河车自然运转,阴阳就自然融合,化成甘露神水,滋润一身百脉,真气流行,运转周身,一心安和,四肢酥软,就像婴儿之体,像缕缕棉絮,达到专气至柔的境界。有用功之士,能在以上基础上涤除玄览,去知去识,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灵虚空,能达到如《清净经》云:"心无其心,物无其物。空无所空,无无亦无,湛然常寂"的状态,这时候一念也都没有了,你说你的欲念从什么地方产生呢?找不着这个欲念了。这时候也就是进入禅定的状态了,自然就会生出无量的自在功德,无量的神通妙用,一切一切都是不可思议的。佛称为禅定,道称为金丹,意思相同。
  【学习札记】
  三魂七魄附一身,聚精会神安炉鼎。形神合一结真丹,分崩离析难养生。
  修道保真存本性,厚德博爱不贪嗔。明白四达顺民情,涵养玄德获美称。
网站目录投稿: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