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海康威视打破百亿营收上行之困


  在创立海康威视之前,龚虹嘉还投资了许多科技型企业,且无一例外,都是具有成为"隐形冠军"潜质的企业,如广州德生、握奇数据等,但最成功的仍是海康威视。随着公司股价一路上扬,龚虹嘉夫妇以330.2亿元荣登"201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23位。
  2015年第四季度我国GDP增速下调至6.8%,社会经济迈入新常态。无疑,到从经济规模来看,当今中国已进入华夏历史上最富裕的盛世年代。显然,随着GDP基数的不断膨胀,其增速必然遭遇上行之困,中国经济迎来新常态。
  107.46 亿元、172.33亿元、253.28亿元,公司营收增长率超过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7亿元、46.65亿元、58.43亿元—这是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威视")2013~2015年生猛的业绩表现。自公司成立以来,其年营收增速连续15年超过50%,更难能可贵的是其增速在跨入百亿级行列后仍不减当年,打破了营收的上行之困。
  业之初:垄断下一代板卡市场
  谈及海康威视,不得不谈及主要创始人龚虹嘉以及其控股股东海康信息。海康信息最初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家电控制器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但其后台十分强大。海康信息的控股股东是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而中电海康正是大型央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但作为"曾孙辈"的海康威视,在知名度上并不输给母公司中国电科。
  龚虹嘉是一名专业的天使投资人,长期关注各类编解码算法标准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各类算法的应用性开发进行投资。龚虹嘉出于对H.26L算法的认识,在2001年前通过资助研发方式,帮助独立软件开发专家王刚开发基于H.26L标准的可在DSP上运行的视音频压缩和解压缩软件,并锁定了该项技术成果在2006年12月31日前的独家经营权。
  2001年,海康信息与龚虹嘉双方对在视频监控行业采用DSP芯片及H.26L算法的技术路线前景达成共识。考虑到在新的技术路线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会有极大的技术及产品风险,为了控制企业经营风险,海康信息决定与龚虹嘉双方采用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来研发新一代的数字视频监控产品,而龚虹嘉将上述基于H.26L标准可在DSP上运行的视音频压缩和解压缩软件在数字监控与可视电话应用领域的独家使用权授予合资公司。
  成立的这家合资公司正是海康威视,其中龚虹嘉出资245万元,占股49%。
  与此同时,海康信息也开始从事视音频编解码卡的生产销售,其产品技术相当传统:硬件采用ASIC芯片(专用集成电路),而编解码算法则采用MPEG-1标准,该业务约占海康信息当年销售收入的10%左右。
  最初,海康威视仅有28人,以研发人员为主,在营销方面完全依赖于海康信息。基于市场的强烈呼求,在2012年,海康威视率先推出基于MPEG4视频压缩板卡,狂销50000套,当年实现营收3240万元。2003年推出基于H.264技术标准的压缩板卡,成为国内第一家将该技术产品化的公司,尤其在高端主流压缩板卡市场,海康威视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全年营收超过1.6亿元。
  营销的成功来源于核心技术的突破。截至2003年9月,软件开发专家王刚从海康威视获得的软件许可费用、软件移植费就高达480万元。
  然而,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其发展必定不可持续,H.264算法无疑就是海康威视当年的"命门"所在。2003年7月,H.264算法的国家标准正式推出,海康威视在原有算法上进行二次改良,拥有了自己在算法領域的知识产权,并由此获得发展的主动权。
  随后,海康威视在安防市场继续"野蛮生长":2005年海康威视成为国内最大DVR供应商,并发布第一代网络产品,推动视频监控网络化进程;2007年推出摄像机产品,产品线完善扩充;2008年承担奥运会安保项目,全国唯一获奖的安防企业~~
  龚虹嘉:"隐形冠军"制造者
  作为海康威视的大股东,龚虹嘉在1986年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先后在广州和香港等地从事电子产品的外贸业务,并于1992年嘉移民香港。在创立海康威视之前,龚虹嘉还投资、组建了许多科技型企业,且无一例外,都是具有成为"隐形冠军"潜质的企业。
  1994年,龚虹嘉投资100万元与他人合资成立了东莞市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成为我国市场份额最大的收音机品牌厂商。1995年,龚虹嘉与他人合作在杭州成立了浙江德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手机实时计费软件研发及生产,之后该公司与Asiainfo(亚信)进行股权置换,亚信于2000年3月在Nasdaq上市。
  此外,龚虹嘉还陆续投资了从事手机流媒体软件开发的广州富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芯片设计的上海富瀚微电子有限公司、从事智能卡应用解决方案的北京握奇数据系统公司等。在各自业内,这些公司都凭借技术优势而盛名在外。
  当然,在龚虹嘉的投资生涯中,最成功的仍是海康威视。随着公司估值和股价一路上扬,2015年龚虹嘉夫妇以330.2亿元荣登中国富豪榜,排名第23位。紧随其后的则是碧桂园的杨惠妍以及世茂集团的许荣茂。
  与现在用半天甚至两小时就拍板某项目的风投不同,龚虹嘉在做投资选择时显然做了大量、持久的准备工作:一是对未来科技与市场方向的把握;二是主导技术、资本、营销渠道、管理团队的资源整合;三是赋予新公司重视科研的创新基因。其中,对管理人员,他更青睐有激情、够坚持,同时在所在领域有深厚积淀的企业家,比如海康威视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宗年、总经理胡扬忠等。据资料显示,陈、胡均有多年技术研发经验,同为龚虹嘉的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校友。
  2015:全球第二、亚洲第一
  新技术频繁的迭代周期与日益严峻的公共安全问题,催生了体量巨大的安防产业,视频监控是其中最大子类,占据总份额的半壁江山。
  海康威视在视频监控行业中堪称执牛耳者,其主要产品包括前端的视音频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如监控摄像机、视频服务器等)、后端数据存储及处理设备(如DVR、视音频编解码卡等),业务覆盖公安、交通、金融、楼宇、司法、文教卫、能源七大主要行业。由于安防产品均为电子类产品,其生命周期较短,一般在3~5年,且下一代产品与上一代产品具有一段重叠期,实际有效生命周期更短。因此,新技术及市场需求的每一次迭代,都会影响现有行业的财富分配。
  为巩固技术、市场的双重领导地位,海康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可说是相当慷慨。据其官网显示,海康威视是全球安防行业中拥有最大研发团队的公司之一,人数达4569人(截止2013年底);专利(含专利申请)626项,软件著作权258项(截止2014年底);研发费用占企业销售额7%以上,绝对数额占据业内前茅。
  2015年11月,全球知名的工业媒体《安全自动化》(MFNE法兰克福新时代传媒)发布2015年度全球安防50强榜单。海康威视凭借卓越的成績,跃居"全球安防50强"第二名,仅次于美国的霍尼韦尔公司,并蝉联亚洲第一名。国内另一家安防巨头大华股份排名全球第五,实力不容小觑。
  海康PK大华
  由于产品与市场战略甚至品牌定位与知名度几乎雷同,海康大华历来被并列称呼,两大品牌双双进入全球安防前五名之列,实力应在伯仲之间。每当其中之一挑起价格战,另一方也绝不含糊,业界随即腥风血雨哀鸿遍地。但是《经理人》发现,即便如此,两者的市值仍然相差悬殊:海康威视1318亿元,大华股份392亿元。在企业市值上,海康威视可以说是完胜。
  由于海康威视的实际控股股东为中电集团,因此常被冠之以"央企"之名,大华则拥有纯正的民营血统。从2010年至2015年的年营收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对比发现,两家公司的营收都在按各自经济体量在倍增,但是大华在产品的利润率方面长期偏低,直接影响了其年营收后续的增长速度。大华如不迅速提升产品利润率,两者的财务指标会相差更为悬殊。此外,从2013年开始至2015年,两者营收均出现较大幅度的持续性增长,实现数量上的倍增。2013年的营收增速得益于当年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的公布,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极大拓展了行业市场需求。
  近年来,由于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海康威视与相关运营商、第三方应用商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建立了自己的互联网朋友圈。2013年初,海康威视推出全新民用安防品牌"萤石(ezviz)"及萤石云(视频7)服务平台,同时与乐视展开智能电视内容的合作,在微信平台上实现萤石云视频在好友、讨论群、朋友圈中的直播视频和视频录像的分享等。在为BAT、乐视等提供视频内容来源之外,海康威视也借此带动了互联网摄像机、跨界视频盒子及报警盒子等消费类产品的销售。随后,大华股份也与阿里巴巴共同推出与之类似的"乐橙"品牌。
  除了基于视频内容的互联网服务之外,海康威视也布局了包括机器视觉、虚拟现实、无人机在内的黑科技,现正在极力寻找安防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网站目录投稿:翠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