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葬 同事说起一场在农村举行的葬礼,她是带着新奇和好玩的心态的。怎么说呢,农村的葬礼虽然带着些迷信色彩,但井井有条的程序和每个程序里蕴含的意义又像是一种回归的传统,仔细想来,每场完整的送葬都是个很好的故事,有头有尾,有情感发泄有故意的表演。 我小时候经常跟着送葬队伍看热闹。农村的送葬,虽然各地风俗不一样,但是却少不了庄重的大场面。送葬队伍一般都很长,在我家乡里,队伍最前面要抬一个方桌,上面摆三碗米,每只碗上插三柱香,寓意活在另世界的西去之人能够吃饱饭吧。之后是一匹纸糊的高头大马,家中长子走在前面背身由人搀扶前进,手里握着把缠满白色纸条的扫帚,这当是扫魂用的。紧接着的应该是女儿,我记不太清了,好像长女执灯立于马头下,作为引路人,要不时用手中的棍子在地上划十字,像是暗号一般。其他子女则分列后面的纸车两旁,反正一场葬礼绝对能凸显家族的人丁情况。农村人讲究多子多福,更要子女双全,从葬礼上看是不无道理的。生前可能活得凄苦,若死了以后送葬队伍里连个招魂照路的人都没有,当真是不能死得其所了。 送葬队伍中,儿女要带重孝,叫做披麻戴孝,媳妇作为自家人当然也必须是重孝的,需要全身披白,其他人,只给个帽子和腰带就可以了。我家那边得孝帽很特别,叠成如矿工的安全帽一样的东西,前方突出的部分像探照灯。一支送葬队伍拉得很长,男人站一排,女人站一排,行驶得特别缓慢鼓乐喧天吹吹打打,儿女不时哭泣的声音,搅得天地都变了颜色似的,作为局外人看的便是这个热闹。 送葬队伍通常要绕着村子走一圈,生于斯长于斯,亲亲的故土醇醇的乡气。队伍路过一家门前时,那家人要提前把从灶坑里取出的灰撒到门口,划一条线。我想那条灰线的作用等同于孙悟空为唐僧用金箍棒划的圈吧。不管人死后有没有灵魂,世界上有没有鬼,祖辈们这样传下来大家便都照做,一般家里的小孩子特别喜欢这份差事,像是来之不易的工作般对待。 还有个说法是,老死的称为喜丧,何为喜丧呢?人总有一死,活到80岁往上自然死亡的就叫喜丧。人的一生何其短暂,但能无病无灾的活到终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活到自然死便成为了一种理想。如果有迎亲队伍碰到送葬队伍,尤其是喜丧的,新郎要赶紧过来跪拜,红白事碰撞,白事一方接受跪拜,之后要打赏,当场给新郎官包个百八十元,新郎便满意的离去,钱不在多少,主要是讨个彩头。主白事者也不会气恼,做这种善事也是为自己积德接福。 整个送葬过程大约要持续个把钟头吧,如果请的是对台鼓乐,可能时间会更长些。什么叫对台鼓乐呢?就是两伙各自独立的鼓乐队。这种情况,在送葬进行到一半时,双方会有一次接近道士斗法般的比赛。一支鼓乐队吹个曲子,另一支鼓乐队要赶紧接上,两支鼓乐来来往往,有时还会两出点杂耍给大家看,大概是送葬环节中最吸引小孩子的项目了。 送葬的目的地在村西头的小河套。农村几乎每家都有祖坟,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从祖坟的规模来讲,死去的农村人貌似比城市人幸福。尽管没有装修完美的墓地,但前后左右都是族人,地下也就皆大欢喜了。纸糊的车马到了河套就要烧掉了。看着灰飞烟灭的场景,那一刻真让人感叹生命的缥缈,竟如同这车马被烧掉后的灰烟一样,魂飞魄散的无处可寻了。亲人们开始放声大哭,这个时候必须最大限度的表示悲痛,送葬的讲究很多,要适时的痛哭更要适时的停止痛哭,一切都由掌事的操控,一个掌事能决定一场葬礼的完美度。我们村里的掌事,是个很有组织能力的老爷子,我小时候他已经50多岁,算起来他现在也有80多岁了,大概早不干这行当了。 守灵 我记忆中送葬后是守灵,也可能守灵在前,一直持续到送葬后,这段记忆比较混淆。送葬可能代表着送走逝者的灵魂,将灵魂集到一把扫帚上带出去。从前只知道扫帚是清洁工具,再也就是女巫的交通工具,原来还有这个功用。守灵则是真切的守护逝者,现在都是火化,人死之后即刻被拉到火葬场,回来后就变成了个小盒子。即便如此,守灵的习俗依然存在,大的棺椁摆在堂前,由亲人守护,夜晚掌灯,照得内外通明,使寂静黑暗的村庄变得不一样起来。 守灵的夜晚特别喧闹,如果人生是一场修行,那走到生命尽头之时,寿终正寝便是功德圆满,像是值得庆祝的一件事,于是通常都是丧事喜办,白事红办,一扫送葬时凄凄惨惨的气氛。这也是城市人不能理解的地方,对于人死去的悲哀如何可以这么迅速的切换呢?简直让人猝不及防。除了传统观念外,还有就是他们把生死看得很淡,说起自己的死和亲人的死理所当然,他们不逃避死亡。年过七旬的老人通常会提前给自己准备寿衣,做好了整整齐齐压在箱子底。谁也说不出死亡是种什么感觉,但是好像村里的每个人都能看透生死。仿佛越是文化水平高越容易纠缠于生死,反而无法洒脱。 守灵夜有鼓乐表演,和白天的送葬不同,锣鼓唢呐轮番上阵,来上一段《哭妻关》的唱段,全村的人过来看热闹,墙上门前院子里满是人,更像是一场集会。一个人的离开用热闹的场面来做终结很不错,只是近年来农村的守灵节目变得有点三俗,常常会有些不堪入目不忍听闻的黄段子出现,让人有世风日下,文明日落西山的感觉。在这样一种场合里,说些下流话,做不雅的动作,不仅让左右周围的男男女女尴尬万分,也是对死者的大不敬。现在可能情况有所好转吧,有一年回家偏巧赶上有一家为死者守灵,过去看热闹却不得不中场退出。怎么说呢,有种二人转的野戏台子的即视感,当众耍流氓一般。 守灵夜一般不会超过三天。我们那里有七不出八不臟的规矩,赶上阴历的日期尾数是七和八的话就要多停在家里,所以,有时候为了避开这两个数字,会赶在之前完成一切,很仓促。 现代文明里,农村葬礼大概尽是糟粕,我听说湘西地区有一种活动叫赶尸,现在倒成了招徕游客的旅游项目,不知道我们乡下这种旧俗在文明的召唤下能否旧貌换新颜,化身成旅游项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