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微信用户突破三亿人次。有眼光敏锐者捕捉到了微信带来的商机,有的为微信提供个性化增值产品,有的通过微信发布广告,敢为天下先,抢饮头啖汤。 ■大学生创业利用公众平台 当很多人还在尝试和体验微信时,安徽财经大学2010级学生胡刘剑已经将微信当作自己的创业"利器"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商业广告,这个90后男生拥有每月两万元的稳定收入。 微信营销与微博营销相似,也是依靠粉丝的数量来作为广告费用的报价依据。一些专业公司会在网上搜索,并选择有影响力的微信账号合作,为某个品牌发布各种形式的宣传内容。比如向一万名粉丝定向发送一条广告可获得100元,若粉丝数量达到20万人,那么,一条广告就可以赚2000~3000元。 令胡刘剑记忆最深的是他的第一笔订单,当时他的粉丝数量是4500名。一家旅游在线公司希望他帮助做宣传,支付的费用是45元。尽管只有45元,胡刘剑也欣然接受。经过七个月的努力,胡刘剑的团队如今已经有了七个微信公众平台账号,粉丝总数超过25万名。 ■移动社交平台风生水起 微信开放平台正式向外界开放AppID注册后,迅速吸引到众多开发者。 在上海创业的钟志育,工作起来没有白天黑夜之分,一日三餐也从来没有一个正常的时间。有一天,忙完了手头的一项工作后,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钟志育才发现自己还没有吃午饭,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快餐了,他又不清楚附近哪里有外卖。饿着肚子的钟志育想,如果发送一个信息,手机上就能显示周边一公里所有的餐饮商家这该多好啊!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目的,2012年11月5日,钟志育推出了一个微信账号waimainet(外卖网络)。饿了的时候,你只要发送当前位置,它就会每次自动为你奉上周边一公里15家左右的商家信息,包括商家编号、名称、距离。你只要回复商家编号,它就会自动发回商家的联系电话和所有菜品信息。你看中了哪个菜,只要拿起电话订购即可。 2012年初,北京聚核众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王炜建匆匆从办公室出来,他要赶着去中关村参加一个会议。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出租车的影子,偶尔来了一辆也载有乘客,这让王炜建心急如焚,却徒叹奈何。 那次会议,王炜建迟到了半个多小时。痛定思痛,他想,如果通过手机就能呼叫到出租车,这样就不会误事了。2012年3月23日,他推出了"摇摇招车"。如今,"摇摇招车"每天有三万名出租车司机同时在线服务。 ■公众平台催热微信运营市场 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引来了互联网营销的创新革命,微信一对一的精准营销,让各大品牌、众多明星、新浪草根大博主纷纷进入,迅速占领微信粉丝市场。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火热,微信公众平台导航新型网站油然而生。 2012年8月,"小微客"诞生,它是一个致力于微信公众号发布、微信二维码、微信交友等功能为一体的微信媒体社区。用户可通过"小微客"分享自己的微信号和微信二维码,获得更多的用户关注,同时在这里能找到自己喜爱的品牌、明星、阅读。"小微客"成为中国第一家以微信为主题的导航媒体。 其后,"微库"瞄准了满大街的公众账号,推出了一款基于微信的互动营销管理平台,而"微信加"则是专门针对微信公众账号提供的辅助管理平台,"微信聚"是以发布、展示及微信用户订阅为目标,集导航、轻微信、图文管理、互推等功能于一体的微信导航网站。 ■区域化和行业细分趋势 2012年,李志飞从谷歌公司美国总部辞职,回国创办了上海羽扇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有一次,李志飞赶着去北京见一个客户,他在网上搜索了从上海到北京的航班信息,将其记载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可当他搭乘出租车到虹口机场时,才发现那个笔记本遗忘在办公室了。 这份尴尬的经历,让李志飞决定打造新一代移动语音搜索产品,对着手机,说出自己需要去的地方,手机上就能精确地显示自己需要的信息。 2013年3月,"出门问问"上线。这是一个线下生活信息的搜索引擎应用软件,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接受语音输入,通过分析用户的意图来给出精准的搜索结果。 2013年7月,"出门问问"被推选为"十大微信公共账号"之一。这些产品还有"约饭""逛"等。"约饭"是好豆网"去哪吃"的手机应用,在寻找和发现美食的基础上,为大家组织饭局、邀请好友吃饭而特别推出的新功能和新体验。而用户向"逛"的账号发送"鞋子"等商品信息,"逛"就会自动回复三条图文并茂的鞋子信息给用户,单击可直接进入"逛"的移动版页面。 未来可以想象的空间还会更大。比如有个与58同城类似的网站,上面有各种家政等上门服务,但是展现的不再是电话预约,而直接是一个二维码,扫描一下,对这个账号说句话即可,你觉得如何?另外,微信账号如此之多,能不能做分类导航? 只要你敢想,就没有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