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美容与养生尽在这里 「反射区」就是指人体的各组织器官、五脏六腑,在其足、手、耳等部位均有相对应的解剖位置。「穴位」亦称腧穴,是针灸施术之处,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当一个人的某个组织器官或五脏六腑发生病理变化时,将在人体的足、手、耳等相对应的反射区上产生组织变异,刺激这些有组织变异的部位就会有疼痛感,也叫作压痛反应。 有病变的反射区除表现压痛反应外,触摸这些有病变的部位时,可感觉到像砂粒感、条索状、块状物等组织变异的情况,这些变化对疾病诊断、疾病治疗都十分重要。因此,反射区既是疾病诊断的部位,也是疾病治疗的部位。 以中医为理论基础,以反射学原理为依据,当人体某一部位或器官出现病态时,如果对反射区等特定部位进行刮痧丶按摩丶拔罐丶针灸丶敲打等刺激,就能获得治疗能量,继而通过经络传递,使之透过皮肤直达经脉,穿入体内,直达病源,进而调整和激发身体的免疫力,调节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提高疗效,使患者早日康复。 这篇将人身脏腑丶肢节丶经络的全息反映配图精华版都整理出来了,想学经络穴位的必须收藏! 全息元是针灸按摩之精髓 以肘膝为脐,腕踝为颈,手足为头的"一级全息元"。 以腕踝为脐,手掌、足掌为胸,手指、脚趾为头的"二级全息元"。 头部全息元 ●●●●● 上下肢相应部位的穴位功效类似。 人体上下轴对称关系。 人体前后对应关系。 人体纵向对应规律。 上肢部一级全息元 ●●●●● (a)上肢阴面合拢,阳面向外的体表投影图 (b)上肢阴面打开的内脏投影图 大骨空相应于眼。 二间、三间等穴相应于咽喉。 劳宫相应于心胸。 鱼际相应于胃。 内关相应于小腹。 二白相应于肛门。 下肢部一级全息元 ●●●●● (a)下肢阴面打开的内脏投影图 (b)下肢阴面合拢,阳面向外的体表投影图 足相应于头,太冲相应于目,临泣、地五会相应于耳,照海相应于咽喉。 三阴交相应于胸。 阳陵泉相应于胁肋。 足三里相应于胃。 曲泉相应于脐。 委中相应于腰。 血海、伏兔相应于小腹。 手三里和足三里:都有调理肠胃的功能。 上巨虚与上廉:治疗胃肠病功效类似。 膝部委中穴和肘部曲池穴:都可治疗腰痛。 委中和尺泽、曲池:都可治疗膝部疾病。 神门和大钟:都能"去心性之呆痴"。 阴郗和复溜:都可以治疗盗汗。 承山和二白:都可治疗痔疮。 少泽和至阴:前者治疗乳疾,后者纠胎催产,两者都与妇产科疾病有关。 鱼际和公孙:前者治疗小儿疳积,后者治疗"胃心胸"疾病。 人体各部全息图 头部全息图 ●●●●● 面部全息图 ●●●●● 眼睛全息图 ●●●●● 耳部全息图 ●●●●● 手部全息图 ●●●●● 手掌骨全息图 ●●●●● 腹部全息图 ●●●●● 脊椎全息图 ●●●●● 自律神经系统 足部全息图 ●●●●● 足部反射区按摩,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它运用不同的手法,刺激人体双足的反射区,产生神经反射作用,来调节身体内环境的平衡,发挥身体各组织器官潜在的原动力,进而产生调节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内分泌功能,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 身体穴位治疗口诀 头痛左右太阳穴,风池风府一样攻, 连捏带按十余次,须臾头上即觉轻。 双目昏暗视不明,按觅睛明运目框。 鼻塞无闻香与臭,通利鼻窍按迎香。 耳聋浑沌不闻声,耳旁各穴均能听。 口眼歪斜而不正,面部诸穴皆可用。 肩臂痿痹不能举,肩禺按之效无疑。 两肘挛痛动艰难,按罢曲池将肘牵。 头面手足诸般症,合谷一按可收功。 按定人迎有动脉,二七呼吸臂上通。 锁骨窝内按缺盆,呼吸二七臂上行。 云门肩头巨骨下,按定动脉在内生。 此乃要摧肺中气,二十一度气要行。 极泉腋窝心脉始,按定此穴心窍清。 乳旁期门是肝脉,重按腹内亦有声。 大包穴在乳筋内,此是脾经脉络通, 斜按能调五脏气,心胸之病往下冲。 两手齐拢胸膈骨,大指深按巨阙中, 指下气动即是病,随手重切向下攻。 上中下脘俱按到,呼吸二七把手松, 两腿宛如火来烤,热气走到两脚中。 左右有动石关穴,此是积聚在内横, 一样按法往下送,淤气下降病觉轻。 肓俞穴动肾气走,抬手热气散如风, 一样按摩三五次,腹中轻快病无踪, 是寒是火随气降,七疝原来是肾经。 盘脐有块聚是气,按住犹如石块形, 重按轻揉在指下,朝夕按摩要费功, 按来按去气血散,脏腑调和病不生。 脐下二指名气海,按之有动气脉横, 丹田不通生百病,体衰身懈气力空。 小腹不宜按摩法,曲骨动脉明气冲, 一连按动数十次,小腹淤气往下行。 阴股动脉通五里,伸手摩脉抓大筋, 能调五脏阴阳气,疼痛难忍方为真。 阴陵穴在麦辅骨,手指振动筋有声, 正面按摩通到底,肚腹之中气自通。 胸腹按摩手法尽,再从背後一程行, 君若试探劳心记,胸腹疾病定扫清。 平肩大筋真气聚,捏此开通气血行, 脊骨旁边一寸五,此是太阳膀胱经, 两条大筋伸手捏,上下抓著筋有声, 内连五脏与六腑,风寒暑湿尽皆通。 伸手抓到肾俞穴,按之大痛穴为真, 此穴善治下寒病,腰痛之病立见功。 若要不痛拿至痛,此乃仙术定非轻, 肾旁左右名带脉,大筋揪起痛更憎, 能降胁下阴阳气,六脉调和甚分明。 胞肓脊骨第十九,去脊三寸在两旁, 伸手连揉数十次,背气相通到腿上。 承扶闭结用脚踩,此穴阴股绾中央, 腿上酸麻气血降,患者不觉细参详。 阳陵泉在膝外侧,振动小筋痛难当。 承山能治五脏病,伸手摸捏痛非常。 踝上大筋著力起,疼痛难言不要忙, 此穴能调周身气,寒火腹痛立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