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金融约束理论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现路径


  【摘 要】随着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潜在和现实的经济增长率出现下降,经济增长动力也处于转换之中。能否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即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向依靠创新驱动的高效增长方式转变,同时使中国三次产业更加协调地发展,并提升高端制造业比重,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关系到中国经济跨跃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与否。以上都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金融约束理论;利率市场化;传导机制;市场监管
  一、金融约束理论与利率市场化的概述
  (一)金融约束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政策主张
  1.金融约束理论的基本思想
  金融约束论的理论基础是信息不对称理论。金融约束理论是由Hellman和Stieglitz最先提出的,总的来说,金融约束理论就是在私人部门中创造了有利于租金产生的条件,通过采取经济自由化的措施来实现经济信息学是这个理论主要的研究方法
  2.金融约束理论的政策主张
  金融约束理论的政策主张:一是对于存贷款利率的控制是其首要的主张。二是限制竞争。三是限制资产替代。
  金融约束理论的作用机制描述
  (二)利率市场化的内容
  1.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包括利率的传导、管理、结构、决定四个方面的,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决定利率市场化的主导因素。
  2.利率市场化的意义
  利率市场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引导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过程,以达到最终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对于金融体制的建设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关注的风险因素
  (一)主要的几种风险
  1、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2、影子银行业迅速膨胀
  3、资产泡沫扩大,对实体经形成抽血效应
  4、收入分配不公加剧
  5、价格定价带来金融腐败风险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路径存在风险的原因
  1、政府主导的利率市场化存在路径依赖
  2、中国金融市场高度垄断
  3、金融管理部门对风险问题的担忧
  三、中国利率市场化路径选择对策
  (一)将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分开
  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是中国一直以来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所采用的。所以说政府一直是改革的主力军,因此改革还是面临的问题是效率低、阻力大。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就是转变政府的职能。首先,做到政企分离是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调整政府在市场中的地位,仅仅靠从形式上放开利率管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的任务应该是为市场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可以利于市场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环境,而不是对市场进行行政干预,因此应该将其力量从市场中撤离。对于非国有金融部门,政府应该大力支持,这样可以有效的进行资金的配置,使资金流入到那些效益好、具有增长潜力的部门,尤其是非国有企业。第二,政府的又一个任务是对大型商业银行的治理,大型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是在行政体制上采用行政层次而非公司治理结构,因此很难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政府有必要对大型商业银行进行产权上的改革,建立起内部激励机制,并使其有较强的竞争盈利能力和风险防御能力,这样才能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想达到以市场力量代替行政力量推动改革,减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阻力,就应该做到政企分开。
  (二)消除垄断
  竞争机制包含增加金融市场上市场主体的数量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两个方面,而消除在金融市场上垄断力量的主要方法就是引进競争机制。第一,降低金融市场准入的门槛是政府或者监管当局的首要任务,此外,还要鼓励民间的资本涌入资金市场,这样可以有更多的金融机构为金融市场提供服务,参与竞争。第二,政府监管机构的第二个任务就是消除不公,减少干预。消除不公主要指消除对民间的金融机构的不公和歧视,减少干预指的是减少行政干预,去除对国有银行的支持,可以通过存款保险制度来建立对国有银行的隐性担保。第三,建立反垄断法律法规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有效地保护金融市场的新生力量,禁止大的金融机构对其不正当的排挤。第四,防止垄断和寻租行为的发生也是很有必要的。综上所述,只有保证以上政策的有效实施,才能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以竞争机制代替垄断。
  (三)强化金融市场抗风险的能力
  强化金融市场抗风险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有效监管
  要想做到有效地监管,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审慎角度分析。宏观审慎的监管主要是对金融系统的安全和稳健性的监管,在分业监管的背景下,要提高监管的协调效率,这样可以在体制方面降低道德风险的发生。在进行微观审慎的时候需注意:第一,加强对银行风险定价能力的监督和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及时对所要发生的风险进行提示和制止。第二,利率市场化的实施下,商业银行更加对估值模型依赖,因此对于模型的监管也是很重要的。
  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纵观全球,国际上的许多国家都先与我国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因此我们要汲取经验,其中一个主要的经验就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对于基层金融体系的完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丰富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微企业以及农户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中小金融机构太少,以至于基层的产品和服务不足。存款保险机制的建立可以通过降低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为私人资本设立金融机构创造了条件。货币当局也降低了对于风险的担忧,原因是其可以提供有效地市场退出机制,从而可以实现对风险的及时有效地处置。由私人资金创建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增多不仅能够丰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微观主体,还可以改善农户和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
  3.充分发展债券市场
  对于健全利率调控框架和理顺利率传导渠道我们可以通过充分发展债券市场来实现。以目前的情况来看,Shibor的报价已经具备一年期以内市场基准利率的条件,基准利率收益曲线在中长端的的构建需要有成熟、发达的债券市场才能实现。因此丰富债券市场的产品期限结构,扩大流通规模,达到使其提供经济行为主题需要的定价信息。其次,要想使传导机制更加完善需要债券市场的发展。只有一个流动性强的、价格信息反馈有效地债券市场是顺畅的传导机制必备的一个条件。建立一个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核心的统一的债券市场需要完成两个任务,第一,丰富债券品种,其中包括企业、地方和金融债等,以及进一步扩展市场广度;第二,逐步推进债券的期限结构,使交易的规模扩大,从而促进债券深度的扩大。
  【参考文献】
  [1]罗纳德·L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2]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3]Age-nor P R,Khan M S.Foreign currency deposits and the demand for mone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6(50)101—118.
  [4]托马斯·赫尔曼,凯文·穆尔多克,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金融约束:一个新的分析框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5]李庚寅,徐少华.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4).
  [6]孔德刚.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模式及风险评估[J].财经政法资讯,2007(2):13—19.
  [7]王晋斌,于春海.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可能路径[J].金融研究,2007(12):79—87.
  [8]黄老金.利率市场化悄然前行[J].国际金融,2011(11):3-9.
  [9]周小川.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J].西部金融,2011(2):4-6.
  [10]郭媛嬡.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J].中国统计,2005(7).
网站目录投稿:傲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