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涵博心理咨询公司郭国旗——Psy525.cn 我在学习心理学和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最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人们在评价心理咨询时常说到的:"助人自助"。这句话的表面意思就是说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你自己也会受到帮助。第二层的意思是人如何的受到帮助呢?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没有具体的下文了。 这种情况使得我在反思中,又发现了一个于中国人最常见的现象,中国人很满足于一个合理的解释,就不愿意追根求底了,中国文化里有太多的成语智慧,不管你从哪个角度你都可以找出许多相互冲突的拿来做自我安慰。而根本不去界定具体的情况下应当如何做?比如说"弄巧成拙"不管它的真实意义如何,但实际运用起来就让人不要去用心用计的设计某些事物,因为那样是不好的。这种经常习惯式的曲解造就不太喜欢动脑子的善辩而务虚的民族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把中国文化的智慧也割裂成一堆有害的逃避托词了。 久而久之,这也可能使得中国文化形成了一种只讲求写意而不重写实的观念。"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而科学研究也就归属于劳力者之列,而商人行为更归于下贱之列。所以中国画的写意达到了极高的精致,但太局限从而失却了许多生命的创造力,正如同你再伟大,只在一个框架内展示,也就没有了生命的广度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幸好中国人不讲写实观,否则依着中国五千年的连续历史,重写意又重写实,中国早就变成了世界之国,或者是统一了全世界。 话拉回来说,如果做心理咨询工作者也只是写意而不会写实,那么对人的帮助不仅有限而且还有害。更不要说对自己有助了,其实也是有害的,看似"助人之助"的行为其本质变异为了"害人害己"。而且这还是在无意识的范围内,这才是最可怕的。 我在这里做一个连结游戏:"助人自助"达到了某种程度,然后接着"自助者天助之",你就真的可以借着心理咨询这个阶梯进入一种天堂境界了。可现实的情况却常常相反的可笑,让外界评价起来,许多搞心理的人"神神叨叨的""神经兮兮的""装的跟神似的"……,而我做为行业内人,看到的情况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可能这也是我想写点务实的文章的最大原因吧! "为什么帮助别人可以自助呢?"我对自己探索的结果提炼了五个点,写下以供有心之人参考商榷交流。 第一点是对反馈信息的重视:有效帮助别人的前提是了解别人的真实需求,而且是一种深层的变动着的需求。并且你有一种技术让别人感觉到你懂得他这种需求。所以这就要求你不得不去关注他现时刻给你发出的各种信息,从而让你从自己的固定的思维框架中走出来,让你触碰到共情实质感觉,而不是停留唇际边的共情。 否则,你会得到一种真切的反馈:好心不得好报的挫伤感觉,是别人不懂你的好意还是你不懂别人的心呢?说白了是你不了解别人的心,这就是一种反馈给我们的自我意识"我为何不懂得别人的心呢?"由此问题伸延开去,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关注模式是"关注自己而不是关注别人",知道了如此,我们如何调整关注的比例和方法,不正是提升了我们自己,从而达到自助了吗?而且在我们转变的同时,我们也会明白"知道别人的心意本身就是一种体贴相知"。 第二点是知道了"漠视"的存在:因为我们帮别人时,是为了自己得到安慰或按自己的意志和需求去做,未必是别人真正需要的。所以常会碰到别人不接受我们的"好心好意",而不接受的背后,隐藏的就是我们的漠视他人的心理,有一句话说的很好"真相就在谎言背后"我们的谎言就是"我们给予别人的就是别人想要的"。 实际的反馈信息是他们不需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顺着这个问号走下去,我们会发现我们其实不了解别人的需求,也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我们所依据的是按照脑际中的自己的想当然,而根本不知道真正需求的规律。为什么呢?因为了解别人太费力太痛苦,而想当然是轻松自在,忽视别人或曲解别人的反馈又让我们在漠视的基础上更加漠视,我们会说别人"不识抬举""好心不得好报""世人不了解我的好心"……,从而让自己的漠视深藏而不自知。进而会发生什么呢?正如同柏恩在沟通理论中所谈及的漠视三角现象:我们把自己变成拯救者,当别人反馈不需要我们所给予的时候,我们不去了解他为什么不要,而是不由自主的变成迫害者,打着诸如爱的名义,或着他有防御等千奇百怪的理由,去强迫别人接受,最终的结果是别人不堪忍受而攻击我们,让我们成了受害者的角色。可以借用著名的俄国作家陀耶陀斯夫思基的一本书名《谁之罪》来描述这个现象。所以说当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用心倾听他的反馈,我们尊重他同我一样是个有价值的生命体,我们就会很快的觉察出我们的"漠视"盲点的存在,我们修正漠视,我们所帮助的人马上就会给我们新的反馈,所以说帮助是个相互的过程,只是程度通道的暂时交错而已。 第三点是关注自我的存在:当你有了了解自我的觉察,你会更清楚的认识自我。觉察是转变的第一步,当我们突然发觉我们以往和别人交往时总是以自己为中心,而无知觉中漠视了别人,从而让我们发现我们看世界的视角是偏窄的,我们会进而来面对这个视角偏窄的个体,进而开始真正的关注自己内心成长的微弱声音,从而让它也有一展歌喉的机会,觉察打开了我们自己的心门,打开了我们的防御之门,迎接着阳光的照射,嗅吸着阳光甜甜的味道。 别人是我们的镜子,当别人在我们的面前那么固执的坚守着明显的内在冲突而视而不见,会让我们震撼到颤抖到不得不看到自己也是如此的。我们不想或不愿去触碰的地方,因了别人的不愿让我们看到我们的行为逃避和恐惧。正如同一件事情,当我们毫无知觉的时候,我们会心安理得,但一旦我们知觉,我们就不可能再让自己自欺的心安理得了,也让我们从别人的过度防御中看到了自己的胆怯。于是我们也就是在这种重新恢复内心宁静之过程中,再度提升自己。 第四点是了解自己的有限性:人的成长是由神的感觉而走向人的感觉,这一点精神分析给了我们很多,在我们的早年,我们有全能的感觉,但随着人的成长渐渐地认识到了人自己的有限性,这种有限包括生命的有限,能力的有限,认知的有限……。但也有很多人不愿意成长,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有限性,而在现实的世界里,处处都提醒着他来面对,他只有自己创造一个虚幻的世界,和现实冲突的一个世界。毕竟他不是神,最后的结局都是陷入了精神的沼泽中,正如同一个医生说的:"美好的东西通常在通往真理的路上引诱我们,而固着的陈腐令我们陷入沼泽地"。 有限性让我们知道世界宇宙中有可控的事物和不可控的事物,当我们的求助者用尽了一生的心血来对抗这种规律的时候,你是无法忘记那种惨痛的焦虑和不安,我们怎么还会固守自己的幼稚而不愿感受生命呢?这种直面痛苦,也许正是认识自我的一个最好办法,它让我们知道了自己能力的上下限,我们就不会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而悲伤了。当我们不在浮燥地对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的心一下子宁静了下来。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情突然就这样的因了一念之差就来到了我们的面前。这个一念之中的重要因素就是"有限性"。 第五点是清楚了事物的边界:有限性让我们知道了事物的界限在哪里。知道自己在宇宙中的定位,既不缈小也不伟大。边界一有我们就学会了有效的运用我们手中的资源,不管是生命资源还是时间资源,我们知道了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知道了意义来自哪里,我们也知道了我们的价值在哪里,我们的爱在哪里,我们的幸福的路径在哪里……,世界一下子变得明亮了,我们渴求的来世的天堂就在眼前。这让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正如同自由出生于禁锢之中,而我们生命的意义正是来自这种边界中的复活。 作者简介: 陈蓉 已帮助过 657人 入驻年限 6.9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