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气道功能指标及意义 在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中,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指标主要有流速-容积曲线上的FEF50%、FEF75%和时间-容积曲线上的FEF25%-75%[用力呼出肺活量25%~75%之间的平均流量,也称为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MMEF)],用于评价小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 FEF50%和FEF75%分别是呼出50%和7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主要受远端小气道的影响。FEF25%-75%不仅能够反应气道阻塞,也是小气道功能的重要指标。 当三者出现下降(<65%预计值),尤其是FEF25%-75%下降,同时流速-容积曲线出现凹陷性改变时,提示小气道功能下降、发生阻塞。另外,FEF25%-75%与FEV1/FVC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当小气道发生阻塞时二者常同时降低,但并非线性关系。 FEF25%-75%与气道高反应性及临床病情的相关性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FEF25%-75%等指标可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早期改变,且与哮喘患儿的气道高反应性、临床病情等密切相关。Ciprandi等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患儿的FEF25%-75%均与气道高反应性有良好相关性,且在过敏性鼻炎患儿中的相关性高于哮喘患儿,提示FEF25%-75%是小气道改变的早期表现。而且在有症状或无症状的哮喘患者中,FEF25%-75%的改变均提前于其他常规肺功能指标,对气道阻塞更为敏感。 一项长达2年的FEV1 正常的哮喘患儿的随访研究表明,与FEF25%-75%正常者相比,FEF25%-75%降低者的病情更重、急性发作次数更多、气道可逆性更高,提示哮喘控制不佳,Sharma 等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另外,当以FEF25%-75%改善30%作为舒张试验阳性指标时,可显著提高舒张试验对儿童哮喘诊断的敏感性。因此,在儿童常规通气功能检查中,应注意小气道功能指标的评价,这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价值。 临床应用中的问题 目前这三个指标的检测及临床应用仍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三个指标的变异性相对较大,一方面FEF25%-75%缺乏正常值,虽然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儿童<65%预计值为异常,但是尚有争议;另一方面,FEF25%-75%兼具流速和流量两种特性,故受FVC影响较大。若FVC下降,即使无气道阻塞,FEF25%-75%也会随之下降,因此有学者提出只有当FVC正常时,其解读才更有意义。亦有推荐使用FVC对其进行校正,以FEF25%-75%/FVC反映小气道功能更为可靠,但该指标的应用研究较少。 另外,FEF25%-75%虽然被认为是反应小气道气流受限的一个良好指标,但有学者认为FEF25%-75%并不能确切地区分大小气道。Shi等对儿童哮喘研究表明,FEF25%-75%与R5 和R20 的相关性较R5-R20 和X5好,提示虽然FEF25%-75%较其他常规肺功能参数更好的反应小气道功能,但它仍是一个大气道和小气道的综合指标。 此外,FEF25%-75%主要反映小气道的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与气道陷闭和气体潴留相关性较差。因此,虽然FEF25%- 75% 、FEF50% 、FEF75%很容易获得,也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小气道功能评价指标,但是应谨慎解读、结合临床病情综合分析评价。(资料来源于《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6年 12月第31卷第12期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