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遗珍·丝路精神】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在汉长安城未央宫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迈出了联通西域的第一步,13年后,张骞历尽艰辛和磨难,只身返回长安;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在汉长安城未央宫第二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这一次,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携带牛羊、金帛等物品到了西域诸国,贯通了这条承载中西物质和文化交流的"天路"——丝绸之路。 6月16日,记者再次踏上这片千年前的王土——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这片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市中心区西北部的宫殿遗址,是现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统一帝国的都城遗址。 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的200多年间,这块土地作为帝国的政令、权力中心,承载着一个伟大王朝的文治武力。西汉以后,又有九个朝代在此建都,作为都城的历史长达360年,前后使用近800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 "汉长安城遗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古遗址和世界文化遗址,更是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珍贵实物见证。"汉长安城遗址管委会席正赢副书记感慨地说。 据工作人员介绍,汉长安城遗址城垣面积36平方公里,城内有未央宫、长乐宫、桂宫、北宫等大型宫殿,商业繁荣兴盛的东市、西市。未央宫是汉长安城的皇宫,位于汉长安城的西南最高处。 汉长安城共有城门12座,每面3座。东面为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南面为覆盎门、安门、西安门,西面为章城门、直城门、雍门,北面为横门、厨城门、洛城门。西安门因位于汉长安城安门以西,故得名西安门。门址两侧的城墙保留较为完整,顶上已被各类郁郁葱葱杂草树木覆盖。上前细看,可以清楚地看到高约10厘米的夯土层整齐排列着,那笔直划一的层夯线条向两侧延伸,中间并没有因沉降而出现弯曲、断裂的迹象。据考古勘探资料显示,汉长安城城墙为黄土版筑,东、南、西、北城墙基址均保留完好,总长为25014米;城墙原基宽12~16米,高度在12米以上,现存最高约10米。#p#分页标题#e# 步入西安门,沿着用青灰色沙石标识的汉代道路,经未央宫南宫门遗址一路步行,约10分钟便来到一座气势宏伟的高台基址面前。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的核心建筑——未央宫前殿遗址。它坐北朝南,是"斩龙首而营之"建成的一组高台建筑,有前、中、后三大殿,现存夯土台基残高15米,南北长415米,东西宽165米。登临前殿遗址最高处,整个未央宫格局尽收眼底。未央宫宫城近似正方形,面积4.8平方公里,宫城四面开宫门,宫内两条横贯东西的道路将未央宫分为南、中、北三个区域。大朝正殿,前殿居中,前殿北侧为椒房殿,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更北处建有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天禄阁、最早的国家档案馆——石渠阁;前殿西侧建有中央官署、少府等皇室官署;前殿西南侧为皇宫池苑区,建有沧池、渐台等。这种主要宫殿居中、居高,辅助宫殿居后及两侧的建筑配置,成为后世皇宫布局的典范。 1956年,中国社科院组建汉长安城考古队进驻遗址开始考古工作直到今天。1961年,汉长安城遗址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汉长安城遗址列入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2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启动"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跨国申遗项目。国家文物局会同陕西省人民政府、西安市人民政府积极组建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及特区管委会,对这一属于全体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珍贵遗产进行最大力度的保护展示。 作为"丝绸之路"的历史起点,汉长安城这个烙铸在华夏大地上的金色印记,在历史长河中见证了华夏民族薪尽火传、自强不息、兼容并蓄、开放奋进的不朽精神。今天,随着丝绸之路申遗,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这座辉煌的都城遗址上。这座沉睡千年的伟大都城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