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人生杂感一七三


  ■我们自觉不自觉过多关注和认可了书本上的知识才是知识,而很少关注和细细品味来自生活、社会大舞台给我们的教导和启示。于是,书,可能没少念,时间上,一直在读,数量上,只追求了速度。由于思维的懒惰和对现实实践风险的担心,我们学得的书本知识,要么停留在死记硬背;要么学得的东西不知道不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你说到底书本重要,还是社会学校关键,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不可偏废,但是实践毕竟还是更为关键和起着决定作用。因为知识不仅源于实践,而且最终也要服从和服务于实践。
     遗憾的是,念书的人,不仅不谙世事、实践中常到处碰壁甚至寸步难行,而且对实践的高手又满是不屑和躲进自我小的天地自命清高和自我陶醉。当然在社会实践舞台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的主儿,又难免市侩、务实因而狭隘和冷酷。反正上天好坏,叫人无论怎么挣命甚或修炼,都永远达不到圆满。在出世入世间、在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追求间、在快感和快乐间,都需要一个平衡。因为,物极必反,所谓圆满,一定是不圆满的开始。正如不圆满中,也一定能找到圆满。
  ■人,无论男女、高低贵贱,只要活着,就一定要努力自食其力。这是做人的一个底线,既然是底线,突破了或者说失陷了,人,就基本没有了做人的尊严。当下的时代,不可思议的是,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啃老到了理直气壮,甚至把父母往死里逼的节奏。我们的孩子寄生到了不要脸的地步,我们寄生的孩子整日里浑浑噩噩、行尸走肉般和畜生基本无异。这是父母教育的失败,当然也是全家人的悲剧。不但此生操心不断,而且下界恐怕也不得安生。
  ■教育,实际上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好习惯的养成。所谓身教胜于言教,施教者说到做不到,教育的效果更差。说孩子没教育好,主责在父母,原因是孩子身上的毛病确是在父母身上都存在或深或浅的影子。父母的示范作用绝不是装出来的。西方上流社会讲究贵族气质,对我们很有启示。作为父母者,不要认为我是过来人,不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了;也不要认为只给孩子做做样子、自己随便爱咋咋地就能教育好孩子了;有个词儿叫心照不宣,其实你骨子里怎么样,孩子是有感应的并且是自觉不自觉认可和模仿的。有感于此,本着后半生尽可能少操心最好死能瞑目的目的,教育孩子,首先从规范自己做起。让男人的坚毅、女人的优雅成为各自内在散发无穷魅力的良好习惯和品质。
  ■生活没过好、事业没成功的人的共同特点:说的多,做得少;抱怨多,办法少;野心大,胆量小;计较多,眼界小;被动多,主动少;尝试多,竟业少;追逐多,专注少;求全多,和事佬。
网站目录投稿:沛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