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新时期社区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近年来,嵊州市加强了社区教育工作,采取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建立社区教育的运行体制,形成社区教育的培训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建立了一支适应社区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逐步形成了有嵊州特色的社区教育,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学习的比率,培育了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型居民,进一步促进了社区的稳定与发展。但是,也存在新时期社区教育的基本思路与工作目标不明确、体制运行机制不健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资源利用不充分、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平台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正视现实,与时俱进,着重落实八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以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区教育;现状分析;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3-0067-04
  【收稿日期】2013-11-24
  【作者简介】陈炜(1980-),男,浙江嵊州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农村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
  嵊州市地处浙江东部,是有名的越剧之乡、领带之乡、茶叶之乡、围棋之乡、竹编之乡和根艺之乡。全市总面积1784平方公里,现辖4个街道、11个镇、6个乡、1个开发区、463个行政村,全市常住人口67.98万,其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41万人,占总人口的49.15%。属全国第一批经济开放(县)市、全国百强县(市)。2008年被批准为浙江省社区教育实验区。近年来,嵊州市按照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社区教育,每年累计培训人次达23.8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5%,初步形成了具有嵊州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格局,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主要做法和发展现状
  1.加强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建立社区教育的运行体制
  (1)充分认识社区教育的意义
  嵊州市委、市政府对社区教育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社区教育是城市的细胞,加强社区教育是政府转变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对加强城乡结合,提升社区品位,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区教育工作纳入党政议事日程,党政领导每年研究和参加社区教育工作不少于2次。
  (2)实施社区教育的各项措施
  为切实加强社区教育的领导,嵊州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挂帅,教体局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社区教育领导机构,统筹、管理社区教育工作。组建了16个城市社区,各街道、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在全市农村也建立了社区教育组织。制定了发展社区教育的培训规划、年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组织实施。
  (3)认真落实社区教育发展规划
  发展社区教育不但纳入到全市教育发展规划,而且纳入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社区建设规划。目前,已确定龙会社区、越秀社区、工农社区、东南社区、仙湖社区等5个社区为"四星级"社区。在此基础上,计划通过三年努力,创建3个省级、5个绍兴市级、8个嵊州市级"五星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2.充分开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社区教育的培训网络
  (1)以市社区学院为龙头,面向城市居民开展教育
  嵊州市建立了市社区学院1个,街道、乡镇建立社区教育中心(市民学校)共22个,村级社区教育学校370个。市社区学院在嵊州城区建立了三个校区,占地20亩,建筑面积6739.8平方米,教职员工56名。近三年累计培训90204人次,其中2012年参加各类教育培训30181次,占辖区总人口的35.6%,因此,当年被评为浙江省社区教育示范中心。
  (2)以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面向农村干部开展教育
  将全市17个乡镇划分为长乐、甘霖、崇仁、黄泽、三界等四个区域性社区教育中心,各区域社区教育中心分别管辖3—5个乡镇。全市各乡镇都成立了集乡镇成人学校、党校、农函大、社区青少年培训中心于一体的社区教育中心。教育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全体党员、机关干部、村三委会成员、专业户、重点户、示范户,以及辖区内的广大青少年。
  (3)以村社区教育学校为基础,面向农村居民开展教育
  嵊州市463个村级社区,80%以上建有社区教育学校,建有社区教育宣传栏、社区教育图书室、社区教育培训站。例如:金庭镇坎头村社区教育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嵊州市农民培训学校",学校从山区办到城区,学员从金庭招到全国,每年累计培训人次超1万,成为全省有名的村级社区教育学校。
  3.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
  (1)在城市社区,侧重于提升市民素质
  各社区都建立了市民学校,有计划组织市民开展政治、法律、文化、卫生、科技、安全、生活、文明礼仪、青春健康等学习教育活动。以学习型机关、家庭、社区创建为重点,以"浙商论坛"等高端讲坛为引领,在全市发起了"书香运动",推进了学习型城市建设,引导市民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建立健全诚信约束机制,开展诚信单位(店、户)评选活动,积极倡导诚信立身、诚信立家、诚信旺商、诚信兴企的良好风尚。每个社区成立了文体艺术队伍,建立社区文体活动辅导队伍,指导居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努力满足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老年人群社会文化活动、弱势人群提高生存技能培训、外来人群适应城区社会生活培训等各类人群的学习需求。
  (2)在农村社区,侧重于缩小城乡差距
  农村社区教育,随着农村的社会结构、人员成分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民群众对就业、医疗、养老、社会救助和保障、职业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嵊州市先后在近郊农村仙岩镇西鲍村、剡湖街道八里洋村、集镇农村、崇仁镇张家村和富四村,以及边远农村三界镇八郑村进行了社区教育试点。围绕农村居民生产生活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综合利用、便民利民的原则,创建社区服务中心。然后,在市内大多数行政村建立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结合村民生产、生活中对文化科学知识的需求,组织农技大师和专家面对面地开展劳动技能、生产生活科学知识等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素养和劳动技能。endprint
  4.采取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保障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
  农村社区教育经费要充分发挥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社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坚持政府扶持为主,按照社区常住人口人均不少于1.5元的标准,落实社区教育经费。社区内各类企业认真落实关于职工工资总额1.5%-2.5%用于职工培训的规定,积极开展在职人员培训。近年来,嵊州市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加大了社区教育资金扶持力度,将社区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社区教育专项奖励基金,每年安排不少于200万元,加大对社区工作经费的投入,并做到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广开各界资助渠道,积极鼓励驻区单位和社会各界对社区教育资助、捐赠。
  二、主要成绩和工作成果
  1.实行专职和兼职相结合,建立了一支适应社区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嵊州市制定了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规范,不断加强了社区教育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由300多名专兼职人员组成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专职人员主要在现有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中统筹安排解决,街道和乡镇有专人分管社区教育工作。嵊州市努力解决社区教育师资的待遇问题,在社区教师的职务、职称、工资和进修等方面与其他教育工作者一视同仁。其他兼职教师都是由各行各业的职业技能人员担任。嵊州市积极推行了"农技大师"制度。所谓农技大师,是指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特点,按照产业分类,将全部农技服务资源做出有效整合,一个产业培养一名农技大师,并以此为总的牵头人,充分发挥其整体优势,更好地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每个产业设置农技大师一名,由技术过硬的农技人员担任,其他则为责任农技师。每年给予前5名大师分别奖励1万元至3万元,对于12大主导产业中考核第一名的大师奖励人民币1万元和价值5000元的奖品。
  2.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逐步形成了有嵊州特色的社区教育
  不断加强了社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总结推广各地发展社区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借鉴国内外开展社区教育的有益经验和成功的做法,积极搭建平台,设计活动载体,逐步形成有嵊州特色的社区教育。其中《基于社区教育的培训体系构建》、《远程教育在农民技能培训中的实践和探索》等5篇论文分别发表在省级刊物上;《构建社区教育培训体系的实践与思考》获得省论文评比三等奖;《多途径提高居民就业能力的实验》被命名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合格项目;《家政服务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模式研究》被认定为2013年省级重点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今年7月浙江工人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越乡嫂"成为"香饽饽"》;8月浙江省教育报第二版长篇通讯《为群众致富插上技术的翅膀》对嵊州开展家政服务人才培养的做法与成效进行了专题报道。今年9月《嵊州市铸就"越乡嫂"家政服务品牌搭建社会就业"金桥"》的长篇信息,被省政府办公厅《浙江政务信息(专报信息)》第37期采用,副省长郑继伟还进行了专门的批示。
  3.拓宽教育服务社会的渠道和内容,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学习的比率
  根据社区内不同类型组织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学习型组织基本要求和标准,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街道、学习型居委会、学习型楼组、学习型家庭等学习型组织,积极开展评估促进工作。目前嵊州市各类学习型组织已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在城市社区,90%以上的街道社区干部每年接受各类教育培训,参加教育不少于40学时。城镇80%以上各类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继续教育每年不少于50学时,城镇失业人员通过培训掌握1-2项适合再就业的生产技能。在农村社区,嵊州市以"文明在农家"为载体,紧紧围绕"乡风文明",全市各级政府组织共评出"三户"近两万户。80%以上的村干部和农民党员劳动力每年接受科技培训,90%以上的乡镇(乡镇企业)干部每年接受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占35%。全市有12所中学、15所小学命名为科普特色学校,每年至少组织2次以上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在校中小学生参与率达到86%。
  4.各类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的深入开展,培育了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型居民
  2009年至今,嵊州市政府已出资800多万元,组织农民一边学习职业技能,一边学习高中文化知识,累计免费培训"双证制"农民8561名,为受训农民就业或更好地创业就业夯实了的基础。大力实施"越乡嫂"家政服务品牌战略,培养了一大批家政服务人才。至今,已免费举办家政服务培训班66期,累计培训3295人,结业学员就业率达到90%以上。单是月嫂专业就举办了9期,结业学员438名。我们积极探索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社区教育模式,近三年累计培训30.5万人次。其中专业技能培训3.5万人,转移就业培训2.5万人,岗位技能培训3.6万人,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2761人;获得各类培训证书8.9万人,培训后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人数3.1万人。如棠头溪村领带培训班学员沈幼华雇佣了五六十人从事领带来料加工,每天要加工1500支领带,每年有三五万的收入。
  5.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进一步促进了社区的稳定与发展
  以创建"学习型城市"活动为总抓手,组织开展了"全民读书月"活动,评选产生"五十佳"学习型组织,在全社会营造起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以"三大论坛"为平台,干部群众理论学习扎实有效,通过倡导文明行为塑造市民文明形象。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市级媒体开设文明礼仪教育专题专栏,营造了"大家学"的社会氛围。组织开展"感动嵊州"年度人和事评选等活动,创设"大家评"的活动载体,选树先进典型,引领与激励市民共树文明形象。通过真切关爱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优化育人环境、形成关爱合力、抓好四项教育上下功夫。在教育内容上,加强公民道德、责任义务、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的教育。重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会闲散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积极探索"亲情电话"、"孝心考场"等一些好载体、好举措,有关做法得到了中央文明办的高度关注。endprint
  三、今后目标和对策措施
  嵊州市社区教育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及特色,但仍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新时期社区教育的基本思路与工作目标需进一步明确;体制运行机制不健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资源利用不充分;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平台不完善;社区教育研究工作滞后等。针对当前这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现提出促进嵊州市社区教育发展的相关对策。
  1.基本思路
  社区教育要以十八大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教育现代化思想、终身教育原则,充分利用、开发社区内的各类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建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终身教育体系,立足改革和创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全面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工作目标
  社区成员年接受教育培训和学习的比例达40%;老年人接受教育的比例达40%;下岗(失业)职工培训率达90%以上;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比例达40%;外来流动人员接受教育的比例达40%;外来流动人员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达95%。社区内有一定比例的单位和家庭成为学习型组织;社区教育与服务的志愿者占社区总人数的1%;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开放率100%。社区共建活动成效显著。
  3.对策措施
  一要大力发展婴幼儿早期教育。新建嵊州市早期教育实验中心,新增1-2个社区早教指导站,大力开展灵活多样的科学育儿指导活动,满足0-3岁婴幼儿和家长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二要积极拓展青少年校外教育。以市青少年社会劳动实践基地为龙头,积极筹建市青少年宫,积极开展青少年社区教育系列活动,构建富有社区特色、内容丰富、形式多种的社区青少年教育新格局,提高他们文化艺术素质。三要继续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拓展市社区学院校舍,发挥各社区教育中心培训网络作用,根据市民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四要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力度,吸引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和其他成员加入,建立和推广社区志愿者注册和签约制度、"社区居民积分卡"制度等。五要深入开展五类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今年通过"学习共建、活动联搞、培训合办、资源共享、和谐同创",继续开展"五类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在学习型社区创建的基础上,年末推出6-7个社区教育精品社区,积极争创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六要加强社区学校软硬件建设。嵊州市各乡镇要报道宣传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社区教育中心。要参照"浙江省标准化乡镇成校"建设标准,加强资金投入,把握办学方向,在师资配备、校舍建设、教育经费、教学管理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完善。七要推进社区教育"数字化"进程。创建"嵊州市社区教育网",积极开辟网上课堂,把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小常识、法律常识等放到网上,让社区居民随时点播学习,让网上教育成为社区教育的有益补充。八是完善各类考核评估标准。在原有乡镇社区教育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出台学习型示范社区标准、学习型团队评估标准、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评估标准、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标准等,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考核评估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的指导与激励作用,使社区教育成为学习型城区建设的重要载体。
  总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迈向学习化社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潮流,而社区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新时期开展社区教育要以全体社区成员为服务对象,大力拓展社区教育的功能和内容,把再就业培训、法制教育、闲暇教育、特殊群体的帮助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作为重中之重,抓好落实,体现社区教育的全民性、多元性、时代性。
  【参考文献】
  [1]生永明.江苏省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2]祁海芹.我国社区教育运行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3]吴薇.对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5).
  [4]卞玉宁.关于中国社区教育的论述[J].才智,2010,(9).
网站目录投稿: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