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展到极端,被迫害狂就是一种精神疾病。有些人幻觉他人企图杀害自己,囚禁自己,或者施以其它方式的侵害。由于想要保护自己免遭幻觉中迫害者的侵害,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暴力行动,因此,对他们的自由应该给予一定的限制。不过这里我不想讨论这种极端的形式,这是精神病学家的事情。我要考察的是一些比较温和的形式,它们往往是一个人不幸的根源。它们还没有发展为明显的精神病症状,只要有这种毛病的人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认识到其根源在于自身,而不是想象中他人的敌意所致,就有可能消除这种心理状态。 我们对这种有着被迫害狂心理的人还是比较熟悉的:据他们自己说,他人都是冷酷无情、不讲诚信、忘恩负义的,而他们成了他人的牺牲品。刚开始同这种人相处时,我们会对他们的讲述抱以同情。他们说的每一件事,单独来看都可能是真实的,有时我们都会碰到类似的情况,但合起来看,就可能引起我们的怀疑:他们的运气怎会这么坏,所以的坏人坏事都让他们给赶上了。按照概率理论所说,人们在一生中遇到的倒霉事是大致相当的;而按照他们自己所说,他们总是碰到比别人多得多的不公正待遇,其原因可能就在他们自己身上:或者是有些侵害出自他们的想象,实际上并未发生;或者其行为在无意之间激起他人的恼怒。这样我们很可能对他们的说法表示怀疑,而在他们看来,这种怀疑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表现,因此其被迫害的心理状态又进一步加剧。实际上这一问题很难解决:因为无论是表示同情还是不表示同情都会让其被迫害心理状态加深。有被迫害狂倾向的人如果能找到一个愿意相信其说法的人,就会夸大事实,甚至无中生有,弄到后来让人实在无法相信。如果他发现别人不相信其说法,就会又一次认为他人是冷酷无情的。要消除这种毛病,只有通过理解,让有毛病者知道事情的真相。消除被迫害狂心理状态是获得幸福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觉得人人都在迫害自己,那是不可能感到幸福的。 被迫害狂的根源是过于夸大自我价值。如果他是一个剧作家,他会说,他是当今最优秀的剧作家,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他的作品很少上演,即使上演也不怎么成功,这种现象怎样解释呢?他说,是那些剧院经理、演员和剧评家联合在一起反对他。他认为就是这个原因,并进一步解释说:他从不向那些演艺界大腕们低头,从不讨好那些剧评家;他的剧本反映了真理,而攻击它的人就是那些容不得真理的人;于是他的天才得不到人们的承认。 如果他是一个发明家,他会说,他的发明之所以未能得到承认,是因为没有人来考察其发明成果;企业老板不愿意搞技术革新,还是按照老的一套生产;在科学发明界有一个小圈子拒不接纳他这个天才;出版社的人要么把他的手稿弄丢了,要么看都不看就退回其手稿,总之,不予出版;他关于自己发明专利的申请,不知何故,就是得不到任何回答。他总结说,这个社会有一个小圈子,其内部成员关系密切,而对外是一律拒斥,所有的发明成果都被他们垄断了,而他的申请没有任何人理睬。 还有一些慈善家也属于这种被迫害狂者,他们做好事,却违背了他人的意愿;如果没有人向他们表示感谢,他们就有一种受到伤害的感觉。其实人们做善事的动机不一定是像他们自己想象的那么纯洁。热衷于权力的欲望其实有多种形式,有时候假装是为他人做好事从而获得快乐。但这种"为他人做好事"往往意味着剥夺他人的某种快乐,例如禁止他人喝酒、赌钱、娱乐等等。有些做好事的人其实是出于一种对"犯罪者"的嫉妒心理,他们为了让朋友尊重自己而不得不克制自己不要去犯那些"罪",例如,那些提出禁烟法的人自己显然是不抽烟的,他人从抽烟中获得的乐趣构成了他们的痛苦之源。如果那些烟民真的戒了烟,来向他们表示感谢,他们反而有一种失落感。如果那些戒了烟的人不来感谢他们,他们就想,自己所作所为是为社会做奉献,而那些最应该感激他们的人却不领情,这样就有一种被牺牲的满足感。 过去我们往往可以在家庭主妇身上发现类似的情况,她们自以为对家中的女佣负有保护其道德的责任。而现在这样的情况很少见,因为主人和佣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变得十分尖锐,佣人根本就不买主人的账。 在政界也有类似的情况。政治家逐渐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他们自以为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而牺牲了个人享受,在公共舞台上为大众服务,最后却发现大众群起而反对之,他们认为公共大众是以怨报德,不知好歹。他们从未反省过,自己除了为大众服务外,是否还有别的动机;也没有想过,在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他们自己也被激发了生命力,获得许多乐趣。在他们看来,在大会讲坛上的发言,在公开报刊上发表的言论,就是事情的真相,就是自己真正的动机。这样,在遭到公众反对时,他们就认为自己是费力不讨好,感到十分愤恨和绝望。 以上这些事例说明,要预防被迫害狂心理的产生,应该按照以下4个方面去做,或者说,应该遵守以下4条原则:一、要记住,你的行为动机并不是像你所想象的那样,始终是大公无私的;二、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优长之处;三、不要以为别人都跟你一样,对你这个人是那么感兴趣;四、不要猜想有许多人会专门盯上你和想法迫害你。 ——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