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加强政策引导让教师流动与教育均衡得兼


  教师流动,站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自是希望优秀的教师主动补充到教育发展薄弱地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然而站在教师的角度,每个人都想向着条件更优越、平台更宽大的区域流动。进城抑或下乡,两者之间的矛盾似乎不可调和,然而根据我市多年来选调教师进城的做法来看,本人认为通过政策引导,可以让教师流动做到公私兼顾。
  每年暑期,《浏阳市教育局关于选调教师到城区中小学任教的公告》都会如期出现在市教育网站首页。较之以前,政策连续性强,选调门槛降低:同时满足45周岁以下、学历合格、从教3年以上、年度考核称职四个条件即可报考。方法也更简单:无需面试,以百分制试卷笔试成绩为主,其中新课程理念及应用题目约占50%;教育学、心理学约占30%;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约占20%,额外的优惠加分一般在四五分左右。
  对于是否应该选调乡村教师进城,往往反对意见居多。其实,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较之于农村学校,城市学校的软硬件水平整体较高,部分教师通过选调进城任教,实现自我提升并无可厚非,而以道德的名义要求乡村教师就只能乡村任教,城镇教师却可终生任教城镇学校才是最大的不公。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乡村教师或已将家安在了城内,或者夫妻双方已有一方在城内工作,他们有就近工作与家人团聚的合理诉求,公开选调有助于他们实现愿望,也体现了教师队伍管理的人文关怀。
  反对选调教师进城,其实并不是反对所有教师进城,只不过是反对畸形地筛选优秀乡村教师进城的机制而已。因为如此下来,本来就比较薄弱的乡村师资队伍将变得更加薄弱,进而让本来就比较贫瘠的乡村教育变得更加贫瘠。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制约教育均衡发展。而遍观《浏阳市教育局关于选调教师到城区中小学任教的公告》之后,本人认为该方案很好地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
  首先,谁可进城,谁不可进城,并非领导与教师私下商定,而是通过公开考试的方法确定,尊重所有教师的意愿,加之在具体操作中减少优惠加分,避开面试"猫腻",实为公平公正公开之举。
  其次,考试内容以笔试为主,表面上看似乎是难以选出优秀教师,其实正是兼顾教育均衡发展的高明之处。选调考试不应该是选拔优秀教师的考试,但可以是选拔勤奋向上者的渠道。如此,乡村教师队伍的部分优秀师资得以保留。而能通过考试的佼佼者,必能很好地适应城市教育教学岗位,如此双赢,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坚守农村还是谋求更大的平台,教师个人自有各自的见解,但在尊重教师意愿的同时又能兼顾到师资均衡,体现的却是决策者的智慧。出台科学合理的政策并发挥其引导作用,是促进教师合理流动最迅捷高效的途径。
网站目录投稿:寄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