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索拉孔会战经过索拉孔会战对拜占庭有什么意义


  在公园6世纪末期,原本积怨极深的拜占庭和萨珊波斯易经保持了多年的和平状态。但是长期以来的相安无事并没有让这两个强大的政权消除彼此之间的刻骨敌意,反而是因为周边各种琐碎小事和事态而不断积怨更深,最终便演变成为了习以为常的兵戎相见。不过,与过去的历次交锋不同,蜕变中的罗马军队居然选择以全骑兵阵容出场,并在堪称大乱斗的索拉孔会战获得大胜。
  △拜占庭骑兵
  △拒绝再用贡金贿赂波斯的 查士丁二世
  早在公元572年,由于皇帝查士丁二世拒绝缴纳年度贡金,立刻引起波斯方面的极为不满。这主要是因为万王之王的私人产业比较有限,无法对帝国全境的基层实施垂直征税。因此,来自罗马的固定收益,就成为其供养王室军队的重要保障。经过几任统治者的不断效仿,进而演变为历代君主的一份外交成绩单。以至于当对方不愿继续提供,自己在国内贵族圈中的脸面也会受到损伤。
  △屡次成为两国交锋中心的 达拉要塞
  不过,亚美尼亚人的大规模叛乱,还是严重大乱了萨珊王朝的军事部署。对此异常关注的拜占庭势力,也开始同中亚腹地的突厥汗国取得联系,完全有可能构建起一个针对波斯的国际联盟。这迫使霍尔木兹四世采取强硬手段,主动对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拜占庭城镇发起进攻。甚至很好利用了对方的麻痹大意,将始终挡在自己前进路线前的达拉要塞占领。此后,双方的交锋便趋于停滞,并且都不愿意就此接受眼前的现实。
  △公元6世纪的拜占庭军队 几乎完全依赖骑兵决胜
  到了公元582年,莫里斯一世靠兵变登上东罗马皇位,随即便开始着手应付边境问题。在前期的和谈尝试无果后,派自己的妹夫菲利库克斯担任前敌指挥,准备对波斯军队展开大规模反击。后者为追求战术突然性,选择放弃行动迟缓而战力每况愈下的步兵,只以纯粹的骑兵分队执行骚扰任务。很快就给两河平原与亚美尼亚山区的敌军都造成巨大压力,并引来对方主力的针对性报复。
  △萨珊波斯人的精锐具装骑兵
  于是在公元586年春季,波斯大将卡尔达里干率领越1-2万人的部队出发,由北方的高加索山区进入两河平原。途径有本方步兵驻屯的达拉要塞,准备对附近的罗马对手实施突然打击。但菲利库克斯早已预料到他们的可能前进线路,始终停留在城市南部的阿尔扎蒙河边活动,借机阻止萨珊人靠近区域内的最大水源。手下斥候更是抓捕到为波斯人引路的阿拉伯附庸,从而掌握了强敌接下去的大部分行动轨迹。
  △经常在两国间来回的阿拉伯附庸部落
  另一方面,卡尔达里干也非常渴望与罗马人进行大规模会战。即便清楚对方已控制住水源,也不惜带全军穿过干旱的东叙利亚沙漠。为此,他动员了向萨珊王朝效忠的阿拉伯部落,用对方提供的驼队转运补给。这才勉强满足了麾下那支骑兵大军的最基本供应,并在毗邻河道的索拉孔平原上与之相遇。当然,这种艰苦行军也不允许波斯人带上数量庞大的步兵。索拉孔会战就成为双方唯一只动用骑兵的大规模碰撞。
  △一名萨珊波斯军队的旗手
  由于知晓敌方的大致抵达时间,菲利库克斯提前在自己精心挑选的高地位置上部署战阵。来自帝国各省份的骑兵力量,被非常有针对性的整编为三部,且都包括了使用骑枪的重骑兵与更擅长射艺的轻骑兵。其中数量最多的中路分队,由日后执掌迦太基并辅保护儿子登基的赫拉克利乌斯指挥。攻击力最强的右翼部分,则交给维塔鲁斯负责引领。左翼的腓尼基骑兵虽然相对较弱,但有边上的丘陵地形提供掩护。指挥官埃利弗达斯麾下还有一些规划的匈人后裔,被特意安排在后面充当特殊部队使用。最后还有主帅本人的少量雇佣侍从,在后方的第二线充当总预备队。
  △非常类同的两军布阵模式
  萨珊军队的布阵与罗马人大体相当。卡尔达里干亲自坐镇中路,指挥来自波斯本土和亚美尼亚的骑兵力量。右翼指挥官是来自苏伦家族的梅博德斯。由于该家族长期在偏远的锡斯坦地区经营,所以士卒也基本是来自东方的塞种游牧民后裔。左翼将领阿佛拉特也是主帅的侄子,属下多半是来自米底等里海沿岸平原省份。尽管没有安排第二线预备兵力,但波斯人后方还存在有不少阿拉伯驼队。靠他们构成的临时营地,保护着整支部队的军饷与全部私人财产。
  △拜占庭的右翼很早就形成了突破
  战斗开始后,萨珊方面的三路人选择马齐头并进,还派大量骑射手用弓箭替重装精英们开道。由于许多波斯低阶贵族都按规定配有头盔和锁子甲,因此在理论上要胜于罗马人的普通轻骑兵同行。但拜占庭士兵已早早的据有高地,使自己的箭矢射程要稍稍超出对方,丝毫没有因装备劣势而直接落入下风。等到敌方终于靠近上坡位置,才允许让蓄势待发的重骑兵们俯冲而下。特别是充当先锋位置的右翼分队,直接将处于艰难爬坡中的波斯左翼击破。
  △公元6世纪的拜占庭骑兵
  然而,波斯骑兵大都来自有深厚骑马传统的武士阶层。所以在充当真正主力的中央分队赶上后,还是与同步抵达的拜占庭中央军形成相持态势。哪怕罗马人的重甲早已不输给自己,也没法靠简单的地形便利就占据绝对优势。更要命的是,许多在右翼获胜的拜占庭骑兵没能及时迂回协助,反而直冲有大量财物的驼队营地而去。结果不仅是没能将负责看守物资的阿拉伯人逼退,还给稍稍后撤的萨珊左翼留下了喘息之际。好在身居高地观察形势的菲利库克斯提,也及时目睹了这种自杀行为,并立即派部下赶往现场维持秩序。这才避免了战线强侧位置的乐极生悲。
  △拜占庭与波斯骑兵的厮杀
  同时,强悍的萨珊中路骑兵已逐步向上推进,大有从正面直接形成突破的可怕架势。菲利库克斯提也审时度势的下令采取特殊办法,让重骑兵们全部下马组成步兵方阵,用手中的盾牌和骑枪硬抗波斯具装。已经及时撤退回来的轻装弓骑兵,则借机向停滞不前的敌军射出密集箭矢,成功将对手的孤注一掷给化解为无形。
  △拜占庭军队的左右两翼合围
  当然,真正左右战局发展的转机,还是来自实力相对最弱的拜占庭左翼。虽然腓尼基骑兵是最晚同当面的锡斯坦人展开交锋,却马上因战力不及而自动向后撤退。但忙于推进的萨珊部队也没精力关心边上的丘陵情况。一直隐藏在山地后方的匈人部队,趁机从高处策动侧翼强袭,成功帮整个左翼部队扭转乾坤。加之右翼人马在恢复秩序后也重回压制状态,逐步将更多的波斯人都驱赶到中路位置。面对三面受敌的不利状况,许多萨珊骑手还因奋力仰攻而消耗了更多体能。最后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动摇,纷纷调头朝着下坡位置溃逃而去。罗马人则乘势掀起全线追击,将许多挤在一起的波斯人都斩落马下。
  △获胜后打扫战场的拜占庭军队
  卡尔达里干侥幸从合围圈中逃出,带着少数残部跑到附近的另一座小山上据守起来。菲利库克斯也曾下令对那里发起过几轮试探性进攻,还是因不清楚对方的具体身份而选择放弃。但凭借自己先前的成功指挥,他已暂时消除了萨珊波斯的全局进攻能力。哪怕战争还将时断时续的再进行数年时间,整个叙利亚边境却得以暂时解除大部分危机。
网站目录投稿:半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