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时代新使命 突出文化品牌创新文联工作推动文艺新发展 近五年来,长宁县文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七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重要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在市文联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文联联系党和艺术家的桥梁与纽带这个组织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践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以文艺联万家、文艺惠万家、文艺兴万家,努力促进长宁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突出文化品牌建设,提升软实力 近年来,长宁县突出本土文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以打造"谷雨听雨"文人雅集活动为重点,注重开展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传承本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长宁的文化软实力。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打造"谷雨听雨"文化品牌。从1995年开始,一年一度的清河园"谷雨听雨"文人雅集活动连续举办二十三届,成为长宁乃至宜宾的一大特色文化品牌。累计收集书画名家百余幅墨宝,现场创作500余件书画作品。二是举办系列活动,打造节庆活动品牌。梨花节、春笋节、蜀南花海节等已成为长宁的品牌节日。三是挖掘民间民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承本土优秀民间民俗文化,每年举办元宵节、龙舟节、香宝节等民俗文化活动,把川南特色民俗文化融入时代新风,深受群众喜爱。目前龙舟节、香宝节已成为在全市有影响的文化品牌,列入宜宾市群众文化艺术季系列活动。县文化馆正在将传统香宝节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注重文化创作成果,推动文艺繁荣 县文联以繁荣艺术创作、培养人才作为己任,投身文艺发展第一线,积极实施精品战略,鼓励出人才、出作品、出精品,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文学人才队伍。 一是编辑出版文艺期刊,创作成果丰硕。2013年编辑出版《长宁生态文明之路》《诗竹长宁――中国当代诗人诗意境像》、《长宁地方语言集》,均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2015年编辑出版《绿竹风吟》长宁作家协会十年精品集、《唱响长宁舞动竹海》歌曲舞蹈集和《竹乡写意》书法美术集三本文化丛书,促进长宁文化的对外交流。2016年编辑出版《最美长宁人故事选编》,作为乡贤文化的乡土教材。近两年,县作协邓崇德出版散文集《清点心灵》;伍荣祥出版《伍荣祥诗选》;周小平出版散文诗集《我在元素周期表中,寻找自我》,列入由著名散文诗选家王幅明主编的"21世纪散文诗"丛书第五辑;梁炳青出版散文集《后窗》;卢汉文出版两部长篇小说《浴火》《生死天地劫》;周华聪出版诗集《听得见的雨声》。摄影家协会邱正江出版个人摄影专辑《灵秀竹海大美长宁》。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周洪谟年谱》已发行。二是作品入选、入集、获奖呈现上升趋势。我县周小平、伍荣祥、夏梦的散文诗连续8年入选《中国年度散文诗》"年度选本",在这种群体再度亮相国内权威性"年度选本"在省内区县尚属先例。他们的作品先后发表在《诗刊》《诗潮》《散文诗》《星星》等刊物。在2016年市文联出版的《宜宾文化丛书》中,我县有12位作者创作的17件作品入选。3位摄协会员的5幅摄影作品获国家级不同奖项;县摄影家协会成功举办了长宁县国际文化旅游月摄影作品展;2位音协会员作品两年均获国家级金奖;西班牙舞蹈获中国大众音协群文杯舞蹈银奖。积极组织优秀文艺家作品参加宜宾市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阳翰笙文艺奖",获一件金奖、四件银奖和十二件铜奖。完善基层文联优秀文艺作品以奖代补制度。两年一届的"竹海文艺奖"近三届共评选出文学、书法、美术、音乐、曲艺、摄影、民间文艺类获奖作品169件。我县继2014年制作拍摄了《谁言寸草心》和《卖氧计划》两部微电影后,2015年新拍摄两部微电影《最美长宁人》和《梦想加速度》,点击量上50万人次以上。同时,制作以宣传竹文化、着力展现长宁优美人文风景的《最美长宁人》、《长宁之歌》、《请在竹海等我》、《西部竹石林》等10首原创歌曲MV。在长宁电视台、各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场所的LED大屏幕展播。微电影《卖氧计划》和歌曲《最美长宁人》获宜宾市首届"五个一工程奖"。 三、深化文化惠民服务,创新文联机制 一是文艺惠民深得人心。坚持以文化为引领、以活动为载体、以文化扶贫为抓手,统筹各方力量,组成文艺小分队,深入基层,使"送文化下乡"活动成为暖民心、顺民意、惠民生、聚力量的文化新品牌。开展慰问演出、座谈、书画摄影展、笔会、文艺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服务活动,受益群众达10万人次。二是文艺乐民氛围浓厚。元旦定为长宁读书日,举行全民阅读交流会;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佳节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家庭文化节暨传统香宝节,洪谟文化校园艺术节、四川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走进长宁中学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专场音乐会等文艺活动,形成"大型活动季季有、节庆活动月月办,群众自娱自乐活动不断线"格局,每年全县举办有规模、有影响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近100场次,观众人数达15万人次以上。三是文化扶贫提振"精气神"。充分发挥文艺感召力作用,深入开展文艺扶贫工作,组建了文艺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到贫困村演出,开展一系列文艺扶贫工作。同时,把长宁拍摄的《最美长宁人》、《梦想加速度》两部微电影、十首本土歌曲MTV拷贝入播放器,送到一些贫困户手中,让具有正能量、接地气的文艺作品走入贫困村、走进贫困户,起到以文艺鼓舞贫困村群众、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的积极作用。 四、加强文化交流发展,唱响主旋律 一是文艺交流广泛深入。县文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的交流互动原则,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县作协邀请《星星诗刊》、重庆《大风》诗歌杂志社编辑老师到长宁指导诗歌文学创作。2018年举办的第二十三届"谷雨听雨"文人雅集活动中,邀请省作协副主席罗伟章作"红色文学轻骑兵"公益文学讲座。在举办四川省第九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期间,邀请省、市知名作家、摄影家走进长宁采风创作,共同见证竹乡振兴。9月,邀请省音协"到人民中去"音乐大讲堂走进长宁。同时开展"结对子,种文化"到基层开展培训、讲座活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由县文联组织书协、美协、音协以及文化馆的艺术老师们到县武警消防大队开展军民文化联谊活动。县书法家协会组织书法老师们深入乡镇学校开展书法支教、书法讲座。二是文化旅游高瞻定位。依托生态旅游优势,着力打造养生文化品牌,举办佛来山梨花节、梅白樱花节、蜀南竹海春笋节等节庆文化活动,以节促旅,形成"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着力打造竹生态养生旅游文化。三是精品文艺提档升级。深度挖掘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苏济川"虫虫歌》、《四川车灯》民俗文化题材,传承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精品文艺作品。我县创作编排的曲艺节目《竹宴》以省级非遗项目"苏济川虫虫歌"为载体,结合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川竹琴,巧妙的将曲艺、舞蹈、童谣三种艺术表现形式与地方民俗文化与竹文化融合在一起。《竹宴》作为四川省唯一代表节目选送,参加第八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获好评。2017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小型舞台剧(节)目和作品创作资助,作为蜀南竹海景区文化品牌节目定点演出。 五、着眼文化创新载体,推进文艺落地 一是以出版文化丛书为载体,推进文艺创作出精品。长宁县组建文化资源收集整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编撰委员会和编审组,对我县竹文化、盐文化、酒文化、家文化、红色文化、乡贤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逸闻传说等九大类文化资源开展挖掘、收集、整理工作,编辑出版18个乡镇乡土教材和长宁文化资源丛书,让优秀的本土传统文化进学校、进机关、进家庭,做到家喻户晓。二是积极培育文化新乡贤,培树乡贤文化。成立了周洪谟文化研究会,弘扬历代文人乡贤保家卫国、教化乡里、造福一方的善举精髓。以培树身边"最美长宁人""最美家德家风家训"为重点,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引领示范作用。挖掘乡土文化人才,让新乡贤自觉主动服务在基层,传播优秀的乡土文化,引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建设文明乡风的行列中,将乡风文明建设推向更高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