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更多顶部 Ŀ¼ 第一篇: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第二篇:对新经济下互联网企业文化的思考 4500 第三篇: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第四篇:走出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困境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互联网企业的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ժҪ 企业文化是一个信念、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等内容的复合体,是一种精神力量,用于调动、激发目标对象作出贡献。作为互联网企业应当建立何种企业文化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关心互联网健康发、每一个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管理者和员工需要考虑的严峻课题。 因为企业文化的沉淀、积累远远低于其他传统型企业,在缺乏同类型企业文化借鉴的环境下,使得很多互联网型缺乏统一的企业文化作为指引。 搜狐首席执行官张朝阳曾经这样评价搜狐的企业文化,“搜狐的企业文化是搜狐发展、创新、品牌等一切的基础,是万物之源,正是这种文化的凝聚力、文化的精神激励搜狐的员工充满激情地工作”。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说出来总是显得有点空洞、虚幻,但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第一章绪论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一批经营管理咨询公司等研究机构都对此进行了专项研究,特别是针对一段时间经营业绩持续增长的日本公司和面临激烈竞争的美国公司,以及一些困难重重的公司,并把这些公司分成三种类型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和企业经营业绩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当市场竞争激烈的时候更是如此,这种文化的影响甚至大于企业管理研究和经营策略研究的文献中经常出现的那些作用因素——经营策略、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体制、企业财务分析手段以及企业管理领导艺术等。美国、日本企业界的最优秀的总经理们总是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营造、维护自己的优秀企业文化,他们从企业文化的实践中捞到不少好处,对企业文化情有独钟。东芝公司前董事长土光敏夫用通俗而形象的语言来阐述企业文化,“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企业,必定有他的理想。正是这个理想,向未来显示出这个企业存在于社会的意义,正是从 这里,人们感受到生活的意义。”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都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随着环境的变化,行业竞争的加剧和物质性资源在企业间竞争优势的缩小,为增强和提升综合实力,许多企业将目光转向企业文化,以期通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感染力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增强企业的软实力来消解竞争风险,使企业处于有利的发展地位。 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使得互联网企业迅速发展。这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组织方式,与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存在很大的区别。作为互联网企业应当建立何种企业文化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关心互联网健康发展、每一个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管理者和员工需要思考的严峻课题。 第二章 互联网企业的文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企业文化建设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 现在,没有什么产业比互联网产业更有活力,it行业的技术发展很快,在加上资金的大量投入,互联网公司不断涌现。在中国,互联网产业实际上是从1996年开始萌芽,2014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国内的互联网产业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除传统的新浪、搜狐、网易这三大门户意外,新的互联网公司包括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盛大等又创造了新的神话。 企业迅速扩展的必要条件就是大量补充人员,不管是新成立的公司还是需新增团队的老公司,一般总愿意在同行中挖人,但各个公司的文化氛围不同,加上公司整天忙于业务而无暇顾及管理机制及文化理念的梳理,所以新团队更是难以形成新的企业文化。 2、企业员工整体偏年轻化,基层员工难管理,中、基层领导者管理能力欠缺。 互联网企业从业人员普遍都是80后出生,个性鲜明,独立性强。传统职业观念认为,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形式多样的福利及工作保障,员工应始终如一地忠诚、效力于企业。而80后员工则持有善变的职业观念,他们渴望尝试不同的职业领域以及同一职业领域内不同级别的工作。80后员工讲究公开、公平,与前辈相比,更有市场精神——公开表明自己的利益,不委曲求全,在他们看来,时逢乱世,君择臣,臣亦择君。他们等级观念不强,不会因为职务级别而尊重自己的上司,甚至有时会藐视权威。80后比以住的任何一代同龄人更具有自己的意见,更强调表现自己能彰显自我价值,他们厌恶传统的层级制度,更习惯民主、协商的沟通模式。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说,如果你是刻板与停滞的权威,那么你将失去80后。 中、基层领导一般为有较长工作年限的80后,因为企业业务迅速扩张被提拔。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够施展个人才华,同时也希望自己能迅速地在企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不断提升自己。但由于自身没经验、没资历、没威信,偶尔遭遇下属的不协调、不配合,很容易导致工作进程大大落后。80后领导往往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高高在上,摆着架子指点江山,另外一种则是接下所有下属的问题,埋头苦干,弄得自己憔悴不堪。 3、企业认同度低,人员流动性大。 在在高额利润吸引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迅速发展故事在业内广泛传播的情况下,涌现大量新互联网企业,同时也有大批的互联网企业也在不断消亡和被兼并,行业内人员合理流动及被迫流动变得比传统企业更为频繁,互联网企业已经连续多年员工流动率较高的行业之一。 正因为互联网企业的多变性,更需要企业及早找到明确企业始终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坚持的原则是什么,持续强化员工对企业基本价值观的认同。否则,将导致整个组织的成员在发展道路上失去目标而感到迷茫,最后导致大规模的人员流失。 第三章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1、树立正确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与商业模式是企业得以存在的基础,二者不可偏废。没有良好的商业模式,企业无法盈利;仅有商业模式没有良好的企业价值观,企业难以壮大,也无法做长久。这一点对互联网企业也不例外。 企业价值观必须是明确的、可执行的,她必须是你所能控制的。例如很多企业价值观中有“尊重”,这样才能算是“尊重”?让人捉摸不定,无所适从。一定要用明确的规则使得“尊重”这类虚泛的词易操作、执行,同时明确是“被尊重”还是“互相尊重”。例如搜房网企业文化里有一条“业绩优先,数字说话”,指“搜房网所有员工的升降级考核完全由工作业绩完成情况确定”,这就是明确可行的行动纲领,易操作、易考核。 2、建立、扩大团队共同价值观 若将企业文化视为组织知识一部分,同时认为其为组织竞争优势之一时,建立企业文化应是刻意且有结构式的推动。首要任务应该是透过企业文化宣告将之变成组织成员刻意分享或遵循的文字叙述。这些组织成员的间的内隐价值、理念、信念和规范要将之文字化。 一个人只能被自己的价值观所推动,当一个人的价值观被满足时,他就会有开心、成就、幸福等正面的情感,对工作产生更大的推动力。企业文化如果仅是维护了企业家的利益,却 不符合员工的价值观就对员工没有推动力,这就是大多数企业文化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一个全体员工都认同的价值观才真正有利于企业目标达成。企业共同价值观是企业推崇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由此形成一种共同的境界和愿景,使企业不断地为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愿景而努力。 人力资源部在企业文化倡导过程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企业可以利用人力资源相关设计,如甄选、训练、薪资和福利、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等功能,与组织文化建立时的推行相互搭配。同时结合宣传海报、标语口号等方式加深组织内部成员的接受度和认同感。 3、将企业文化融入人力资源规划 在进行招募和甄选、训练与发展、薪资和福利、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等等人力资源工作时,应注意与企业文化相互搭配,才能使得组织文化在推动上事半功倍。 招聘时从应征者中选择符合企业文化特质的员工。将企业文化导入培训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员工接受它。以企业文化作为员工在日常工作绩效考核标准,同时把员工做出的杰出贡献作为起晋升条件之一。举办福利活动的时候,以企业文化为活动主题可以提升企业成员对企业文化的认知。 选择员工最容易接受的推广方式进行,比如文化墙、bbs论坛、优秀员工评选等形式。 参考文献 (1)耿怡,《互联网企业的文化建设与建议研究(本文来自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2014(03) (2)苌卫东,《80后员工特点与管理艺术》,2014(04) (3)卢领,《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研究》,2014(12) (4)李丽君,《对新经济下互联网企业文化的思考》,2014(10) 第二篇:对新经济下互联网企业文化的思考 4500 对新经济下互联网企业文化的思考 摘要: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新经济与互联网企业逐步兴起。在我国,互联网企业在原有的传统产业下快速发展,并呈现出强劲的势头,但是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也要清楚的看到网络市场泡沫的存在。所以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里,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未来还有待我们去更好的了解与研究。 关键词:新经济;互联网企业;企业文化 前言:在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时代里,我国的互联网企业在国际同行业的发展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由于我国自身经济的特点还是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在新经济影响下,互联网企业有别于传统产业,这就要求互联网企业在发展期间,要革新思想、与时俱进,树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努力在全球化经济中脱颖而出。 一、新经济中不断壮大的互联网产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新一轮持续高增长现象,在这轮经济高增长中,美国经济增长所呈现出来的趋势与传统经济增长有所不同。并且这种经济高增长使美国避免了像亚洲金融危机与通货膨胀的影响,更令人欣慰的是这种经济的增长使美国的失业率问题得到了缓解,而这种与传统经济扩张理论不相符的经济增长被美国学者称为“新经济”。这种新经济的驱动力是以高科技产业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其核心是以数字化与网络化为主要标志的互联网产业。有数据表明,美国的互联网经济增长率比整个国内同期增长率高出两倍多,并且这种增长趋势有一定的持续性。 而今,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已经推向新经济的引擎地带,同时,对传统的理论模型和经济模式起到了颠覆性的影响。因此,互联网企业因其系统竞争力和平台竞争力,在新经济中必将占领未来经济。而在我国新经济的增长点还处于发展中的状态,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对新经济的转变没有过多的包袱,所以在产业转型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并且在未来的十年里,我国对新经济的投入的比重将增加,所从事本行业的企业与人员也将增加,这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商机无限——互联网企业 互联网让很多在传统经济中无法实现的运营模式得以实现,这得力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商务服务中的使用。互联网是全球性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市场服务性的平台,它有着丰富的网络接口与服务平台,可以系统的将全球性可用资源,用于营销、物流、配给、服务等。在这巨大的商机面前,互联网企业应运而生。 互联网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的实体化,它更加低成本、差异化、专业化,而且可以汇集互联网资源,多样化的对市场信息进行选择与分析,为客户需找最优化的服务。互联网企业是与虚拟网络相对应,因此互联网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服务平台,这大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在这一市场的诱导下,新经济正快速的发展起来。互联网经济有其不可逆转的特性,不仅会给互联网本身企业提供与互联网有关联的产品、信息和服务,而且传统企业看到它的优势也会接受,并逐步的与其互补,良性的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每一个互联网企业都是企业网络的一部份,它们从资源到服务都需要其它企业间的合作。传统企业向互联网企业转型,向新的盈利模式转型已经成为必然。为了获取最大利益,互联网企业之间结合也已经成为趋势。互联网企业是创立在网络平台,它可以为远端的客户提供服务,采用虚拟手段进行交易,使得商务更加便捷。正是由于互联网的虚拟化,它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网络经济的泡沫化,网络虚拟交易与实体交易的差别化等,这些不利因素都会影响到以互联网为主的新经济的发展。 三、正确看待网络“泡沫”,抓住新经济增长点 近些年来,新经济在全球快速发展的同时,新经济发源地美国多家互联网公司的经济效益正在下降,甚至像.com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也一家一家的倒闭,而这一现象势必将影响到整个的新经济。有学者猜测这是由于网络泡沫造成新经济的虚假繁荣,使得整个新经济依存在一个没有地基的高楼中,当网络泡沫破裂时,所有新经济产生出的繁荣都会烟消云散。但实际上,对于新经济而言网络泡沫并不是网络本身所产生的,正如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于人们在生产中没有规划,使得生产过剩,最终市场供过于求而产生了经济危机。在新经济中,互联网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虚拟性的服务平台,只有那些急功近利的互联网公司才会制造网络泡沫,并且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中逐步的被淘汰掉,而网络泡沫的破裂正是新经济 重新回归于价值的体现。有学者认为,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互联网企业的股市波动是正常的现象,但是所产生的过度经济泡沫就是非正常现象。对于这种现象的产生,许多的互联网企业领导人都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在应对网络泡沫的波动,也将对it、网络运营等领域的投资更为冷静。可以说,虽然网络泡沫对新经济下的互联网企业的冲击较大,但是这些企业在生产率的提升中依旧保持着强有力的作用,而网络带给人类社会的方便与快捷将不会因为新经济泡沫的冲击而被抹杀掉。 互联网运用的今天,它将深刻的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在与发达的欧美国家进行赶超时,发展网络信息产业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所以我们要正确的看待网络泡沫现象,理性的对待新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的时代里,我国正在逐步的赶超欧美国家。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传统产业,尤其是重工业与高新产业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这并不影响我国发展新经济,甚至可以说我国也有能力有条件去发展新经济,其原因是我国的企业没有像欧美国家的企业有那么多沉重的工业包袱,所以我国的企业走向互联网更有优势。最好的两个例子是印度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韩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在工业基础没有中国好的前提下,印度突出的发展信息产业,并且其互联网企业经营良好,在2014年度的国内总产量增长了7%-8%,是十年来首次超过中国。韩国是另一个例子,它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最早复苏经济的国家,这要依赖它的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所以在新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时,我国的互联网企业要抓住这次机会。 四、发展互联网企业要依据文化性 我国的互联网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具有卓越的发展潜能,但是现实生活中我国的互联网企业还是有很多经营不善而关闭的,这就给我们一定的启示。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它经营的好坏不仅仅要看它的技术有多新,还要看它在整个市场中占有多少份额,并且它所衍生出的产品有多少会被市场所吸收,这是一个关键。而在企业内部来看,是要强调企业拥有自己的文化性,在经济全球化中能够形成自己企业独有的企业风格,这有利于我国互联网企业的良性发展,要想做到这些就要注意培养企业的文化性。构造互联网企业的适应性文化 所谓的适应性文化是指可以优化行为的目标和价值;企业员工对高层的信 任;客户对企业的重视;积极创新与新领域的开拓等。这一文化性将打破原有的模式与价值体系,它在最大程度上对原有的状态进行积极的引导与改变。所以当企业选择这一文化性时,企业的工作方法、工作重心的部署、工作业绩与企业文化都息息相关。这些具体表现主要分一下几点:第一点,互联网企业的目标与价值内在化。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拥有自己的一套行动目标和自己的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文化特性当中,企业的员工要时刻的了解到自己的行为目标与自己工作的素质培养,并且始终为企业的终极目标与价值体现而积极的努力着。通过实践证明有两种方法可以促使企业员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工作热情,一种是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企业的终极目标相关联,然后在企业工作总结时进行评价;另一种是企业管理高层将企业的目标与价值观,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做一个榜样展示给员工,使其成为一种标榜的效果。第二点,互联网企业要重视文化沟通。在许多的研究文献中,很多的企业员工都十分的信任自己的高层主管,其原因就在于员工了解并十分欣赏企业的目标与价值观。而适应性文化的一个突出性特点就在于企业的领导层对员工保持有效而清晰的交流与企业文化沟通,企业通过这种有效的沟通,逐步的构建起一个行之有效的文化脉络,使其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得以贯彻执行。第三点,互联网企业的沟通主体在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许多的企业都非常重视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从而忽视了对客户的沟通,并且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管理人员更多的强调于生产秩序、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保守的发展企业。但是在近些年里企业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原因在于网络将地域与时间尽可能的缩小,使得这个的市场呈现出全球化,这就打破了传统企业中所面临的时空约束,而竞争对手将不仅仅局限于地方性,而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同行业的竞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就成为互联网企业争取的焦点。从另一个侧面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开展企业内部合作、组建自己的协作团队一同在外开拓市场,服务客户。第四点,互联网企业要有创新精神与文化氛围。保守型的文化氛围将不利于企业员工的创新性,由于在传统的公司制度中对于冒险型的员工有一定的惩罚性,所以很多的企业员工恐惧于失败与受到惩罚,所以在企业中就缺少了冒险性元素,从而也就没有企业创新精神这一说。而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中,越来越多的看重于打破原有的生产模式,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最优化的竞争条件。在这一前提下,互联网企业中适应型文化就要求 员工拥有敢于冒险创新的精神。因此,在互联网企业中,要求自身的产品开发、销售与客服等领域都要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在服务中始终保持对客户的亲和力,并且在整个经营方式中有所突破与创新,只有这样互联网企业才能在整个的行业竞争中保持领先的位置。 结语:在新经济影响下,我国的互联网企业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竞争激烈的经济全球化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企业管理中单凭技术的优势难以在竞争中胜出,经营和管理作为科学应得到真正的尊重,只有建立起适合互联网企业的企业文化,才能为我国的互联网企业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大显身手奠定基础,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新经济,并不断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纪昌,阮征.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动因、效应及策略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07(15):12-20. [2]喻平,蒋宝珠.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4,12(20):20-30. [3]陈志军.浅议集团公司内原有产业与新经济产业协调发展[j].东岳论丛,2014,05(12):30-40. [4]张丽红.对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点思考[c].第六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4. [5]赵慧茹.新竞争形势下的互联网企业人才战略[j].经营管理者,2014,05(12):13-20. [6]林涵武.走出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困境[j].人力资源,2014,12(15):20-30. [7]周文跃,聂祖卿.走自己的路,创信息时代新理念——与中国互联网一同腾飞的广州市飞华电信工程有限公司[j].广东科技,2014,06(24):20-23. [8]杜燕青.浅谈新经济形势下如何发展企业文化[j].企业经济,2014,12(20):13-30. [9]姜岩.互联网企业的战略定位[j].天津经济,2014,08(02):20-30. [10]陈剑莎.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4. 第三篇: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4-06-20作者:魏文雯推荐 rss订阅 腾讯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功打造了腾讯qq、腾讯游戏、qq空间、财付通等国内领先的网络服务平台,其业务范畴几乎涵盖所有互联网行业相关业务。时至今日,腾讯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和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龙头企业的地位为腾讯带来财富与荣誉的同时,也带来更大的责任与挑战。腾讯将“成为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作为企业的发展愿景,也反映出腾讯发挥行业表率作用,成为互联网企业榜样的愿望。为此,腾讯公司不断升级其企业文化,力求用文化的力量对此愿景予以支撑。 一、行业发展对互联网企业的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1、用户至上,重视客户价值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潜力巨大,网民数量和互联网普及率正逐年攀升,国民经济和政策的环境保持良好,为行业发展继续创造良好机遇。随着用户群体的特征日趋复杂,其需求深度逐渐提升,需求种类也变得五花八门。一般来说,互联网企业的营利模式是“以为99%用户提供免费服务为基础,以1%增值服务为主要收入”,因此保证规模稳定的客户群体以及客户粘性是互联网企业营利的关键。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重视主流用户价值是互联网企业商业行为需关注的核心。这就要求互联网企业充分重视用户体验,时刻关注和理解客户需求,不断以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2、持续创新,提供顺应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我国互联网企业虽不乏一些口碑较好的产品,但大部分公司都在或多或少复刻和模仿国外公司的相关产品,许多企业的“创新模式”都是在国外成功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良。同时,虽然各种产品看似名目繁多,但雷同现象严重,新的产品问世就难免出现不同的模仿者。总体来看,缺乏创新是国内互联网企业的通病,而且这一问题日益突出。虽然“山寨”是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对于腾讯这样相对成熟的行业领军者,则应该走出“山寨”的泥沼,带头营造创新氛围,维护行业的良性竞争。因此,互联网企业需要秉持创新的价值理念,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与服务,以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3、以人为本,重视员工发展 相对于其他行业,互联网行业一直存在员工流失率偏高、归属感不强的问题。这是由于互联网企业的员工多为知识型员工,这一群体普遍较年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自主意识较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对自我价值十分看重。也正是这些特点导致员工与企业的磨合难度增大,当其个人价值取向与企业文化或运行管理机制不能很好契合时,就容易导致员工流失。同时,互联网行业变化快、机会多,也直接影响员工的稳定性。因此,互联网企业的文化建设也应该充分考虑到知识型员工的管理问题,应当注意给予员工充分的尊重和认可,重视员工个人发展并注重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 互联网行业的特点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文化特征,现阶段互联网企业的文化理念应当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实现企业文化对管理的辅助作用,并推动行业整体文化环境的建设。 二、“文化落地难”问题在互联网行业尤为突出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先从行为提炼出理念,再将理念落实到行动的过程。文化理念的提炼必须做到准确、务实,并且突出企业特色。但与之相比,更难的是如何使文化理念成功地引导员工行为,让企业文化做到真正“落地”。 曾有学者指出,基于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国的企业应该不乏优秀的文化理念,但往往缺少的是对文化持之以恒的信仰和追求。忽视文化理念的践行,则容易造成“文化悬空”现象,许多企业的文化变成了“贴在墙上,挂在嘴上,体现不在行动上”的空谈,无法落实在生产、经营、管理的具体实践中,也起不到辅助管理和指导员工行为的作用。 文化落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普遍难题,而对于我国互联网企业来说,行业的特殊性更是增加了文化落 地的难度。 首先,互联网企业发展速度快,文化建设容易滞后于企业发展。我国互联网行业仍处于高速成长期,在良好的行业大背景下,互联网企业的业务规模和业务种类的膨胀速度很快,容易出现企业重视业务发展,而忽视文化建设和实施的现象,难免造成企业文化跟不上行业和企业发展步伐,或者员工行为与企业文化不相符的“文化两张皮”现象。 其次,互联网企业的员工稳定性低,文化理念渗透难度较大。员工的高流动性使互联网企业难以维持长期稳定的员工群体,大量新进员工难免冲淡既已形成的文化氛围,这就增加了企业文化渗透的难度。因此,如何建立符合行业员工特点的企业文化,并成功使文化较快地被员工普遍接受,也是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克服的一大瓶颈。 互联网行业的上述特点要求互联网企业要更加重视文化建设的执行,必须通过更合理、更高效的手段保证文化的成功落地。 三、腾讯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总结 如何满足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对企业文化的要求,使文化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同时保证企业文化落地的成效,腾讯于2014年初与正略钧策合作进行的企业文化升级的案例,可以为国内互联网企业提供很好的借鉴。 1、文化理念紧扣行业要求 对比互联网行业对企业文化的要求,腾讯的文化理念与之充分契合。腾讯将“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作为其始终坚持的经营理念,将“创新”则作为其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而“关心员工成长“则成为其管理理念的核心。 腾讯ceo马化腾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升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领袖作用。马化腾自身非常重视用户体验,他曾在致员工的信中提到“只有当我们漠视用户体验时,才会遇到真正的危机”。重视用户体验为腾讯带来的直接价值就是稳定的用户群体和用户黏性,这也是腾讯能够度过3q大战危机的重要筹码。在人才问题上,马化腾始终认为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腾讯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和忠诚度,3q事件过程中腾讯员工表现出的强大凝聚力也从侧面反映出腾讯人本文化的成功影响。 2、文化理念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 2014年底开始,腾讯提出并逐步落实“平台开放”战略,有步骤地构造合作产业链。但“开放“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转变,更是企业呈现出的一种态度、一种理念和一份行业责任,因此企业精神与文化的转变更加至关重要。腾讯战略的转型需要为其企业文化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因此“共享“成为文化理念升级后腾讯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而腾讯提出的”共享“不仅仅是员工间知识与经验的共享、部门间成果与贡献的共享,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一种与行业伙伴分享的心态,与业内同行共享行业的成长。 3、充分重视和强化文化的落地 在进行文化升级之前,腾讯的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员工对部分文化理念的熟悉程度低、对理念的理解没有形成高度统一、部分行为与文化两张皮现象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文化在企业内部的传播,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同时通过一系列文化落地措施帮助员工将企业文化理念转化为行动。 文化落地的实施,应遵循一个从制定实施规划、到具体执行、再到反馈执行效果、最终根据反馈结果调整实施计划的动态过程,这样可以及时反馈文化落地的效果,第一时间发觉问题和矛盾,并有的放矢地调整文化落地的实施策略。 腾讯在文化落地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给予管理支撑,同时以制度来明确实施的原则、任务、计划、职责,通过组织宣传、培训及特色文化活动等手段进行文化理念的深入传播,并将文化理念与部门工作和现有制度有机结合。这种系统化的文化落地实施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文化落地的成效。 腾讯的企业文化升级无论是文化理念的先进性以及文化落地的实操性都对国内其他互联网企业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腾讯很好地把握了行业发展脉搏并使企业文化建设方向与企业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重视文化落地这一难点,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进行文化落地的实施,真正在企业内部做到“知行合一“,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2014年,腾讯的业绩继续实现稳步增长,其营业收入由2014年的人民币196.46亿元增长到284.96亿元,股票市值总体保持增长态势。行业的利好环境无疑是腾讯继续实现飞跃的良好基础,但文化升级对企业发展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成功要素。 第四篇:走出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困境 走出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困境 字号:小中大| 打印 发布: 2014-4-10 15:55作者: 林涵武来源: 北大纵横查看: 0次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是企业的灵魂,能够引导员工的行为,使员工朝着企业希望的发展方向前进;优秀的企业文化还能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从而吸引、留住人才。然而很多商业模式不错的互联网企业还没有做大就因为缺乏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导致内乱而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浮躁、缺乏文化积淀一直使互联网企业饱受诟病,年轻的它们更加需要企业文化来指引方向。只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困境重重…… 发现困境所在 互联网企业的文化建设常常难以开展或效果不佳,为什么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寻找原因: 企业发展速度困境 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新兴行业,丑小鸭变天鹅的神话在业内时有发生。这类企业成立的时间也普遍不长,不过一旦产品对路,市场环境顺利的话,企业的业务发展速度会很快,员工规模也会迅速扩张。比如阿里巴巴在2014年召开员工大会时只用杭州招商宾馆的一个多功能厅就能容纳,而到了2014年2月开年会时,集团不得不租用杭州市最大的一个室内场所——杭州体育馆。业务规模的迅速膨胀使得公司整日忙于业务而无暇顾及管理机制及文化理念的梳理,因此企业文化塑造的难度远高于成熟的行业。没有统一的企业文化作为指引,众多背景与想法各异的新人难以迅速转化成符合企业使命与愿景要求的人才。如何让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跟上企业发展的速度,是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困境,也是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 人员流动困境 百度、阿里巴巴、盛大等互联网精英企业的神奇故事在业内广泛传播的同时,大批的互联网企业也在不断地消亡。互联网企业的组织变革也时有发生,行业变化快,机会多,不稳定是互联网企业,特别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标签。因此业内人员短期行为突出,机会主义盛行。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美世咨询发布的2014年中国互联网行业薪酬调研报告显示,互联网行业是员工流动率较高的行业之一,2014年行业自愿离职率为15.9%。统计数据表明,互联网行业的员工在公司服务的平均年限小于3年。然而文化建设需要时间,阿里巴巴的掌门人马云不止一次这样强调:“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阿里人,至少需要三年。”因此员 工的高速流动将使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瓶颈,如何快速将企业的价值观融入员工的头脑中,是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又一巨大挑战。 员工特点困境 互联网企业的员工普遍较为年轻,“80后”占绝大多数。学历层次较高、自主意识较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追求时尚等,是互联网企业大部分员工的特点。一般而言,员工的个人价值取向和预期与企业文化及管理运行机制间要经历一个磨合匹配的过程,当不能很好地契合时,就很容易导致员工离职。如何建立符合员工特点并容易被员工普遍接受的企业文化,也是互联网公司需要克服的一大瓶颈。 企业规模困境 尽管互联网企业发展速度快,但规模迅速扩张的还是少数,绝大部分目前还都是自主创业的中小企业,规模也相对较小。几乎所有民营中小企业在创业之初,老板都无暇顾及企业文化建设问题,认为它是国有企业或较大型民营企业考虑的范畴。老板们风风火火地揽生意、忙赚钱,与员工的雇佣关系相当明确,而员工之间的合作、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员工的情感世界是企业很少考虑的。很难想象在这样一种氛围里的员工能产生一种团队精神,能与老板同舟共济把企业做强做大。因此,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要么积累不够,要么不被重视,没有专人负责,很难建立起来。如何克服企业规模劣势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同样是互联网企业必须应对的挑战。 探索突破之道 虽然互联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以上诸多困境,但并非不能克服。为了使企业文化建设不流于形式化,可尝试以下手段: 同时确立企业价值观与商业模式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与商业模式是企业得以存在的基础,二者不可偏废。没有良好的商业模式,企业无法盈利;仅有商业模式没有良好的企业价值观,企业难以壮大,也无法做长久。这一点对互联网企业也不例外。因而一个好的互联网企业,在确立商业模式的同时就应该确立企业的价值观,如果等到规模扩大时再去寻找价值观可能为时已晚。在浙江举办的“2014新经济高峰论坛”上,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宝石控股集团董事长阮小明的发言尤其引人注目,“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是他们关注的两个焦点。 树立既与业务模式相适应又与员工的主流需求相适的企业价值观 然而,企业价值观并不是企业领导者或创始人随随便便提出来的。百度的李彦宏认为,“企业的工作环境应该始终处于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而这种氛围背后所支撑的是一种符合企业所属行业特征的文化气息,并且应该是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文化。”不与业务模式相适应,不能推动企业盈利的价值观难以被企业领导者所接受。不同的盈利模式,企业文化也会不同。例如阿里巴巴集团目前子公司的文化特征各有不同:阿里公司讲求踏实和效率;淘宝的文化更年轻活泼,更贴近草根;支付宝、雅虎和阿里软件则对专业要求更高,更接近精英文化。正如雅虎中国总裁曾鸣所评价的“最好的文化,应该是和企业的客户、其所生存的环境相匹配的。” 企业价值观仅与业务模式相适应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价值观最终是通过人来起作用,因此必须考虑行业特征,符合业内人的特点,满足他们的主流需求。由于员工受到行业环境的烙印更为突出,因此只有满足业内主流人员需求的企业价值观才容易被员工迅速接受。 建立文化建设责任体系 企业价值观需要通过人来传播。一般而言,企业文化的传播责任分三层,最高领导是企业文化传播的领导者,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是文化传播的组织者,各级管理者是文化传播的执行者。小型企业,企业领导者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所以企业文化的领导组织职能都需要由企业领导者承担。认为文化传播是职能人员的事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只有企业老板深深地认同企业文化,并身体力行地负起领导与组织责任,各级管理者在老板的带动下担负起文化推广的责任,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够顺利开展。 在招聘时严格考察价值取向 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职能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从招聘做起,在员工的招聘选拔条件中有所体现。笔者所熟悉的某互联网公司在招人时总喜欢问这么一个问题:“你是否愿意在我公司做三年?”他这样问一是为了让应聘者感受到这是一个想长期发展的公司,二是通过员工的回答初步判断员工作决策的方式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因此,互联网公司在人才选拔时应该采取科学的测评手段,增加价值观的考核,与其等应聘者进入公司后再改造其价值观,不如直接招聘符合公司文化的员工。 将文化建设寓于考核激励中 虽然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必定是个强势得可以改变员工行为习惯的文化,但员工习惯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进行强化;而强化手段中堪称刀斧的手段就是考核激励,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考核激励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因此,员工对企业文化最深刻的认识往往来源于企业对其的考核激励,这也是让企业文化落地的重要方式。企业需要在考核指标设置上, 激励手段处理上加入文化塑造因素。在这一点上阿里巴巴集团最能品出其中滋味。每个季度,每位阿里员工要接受来自主管的考核,内容包括两部分:业绩和价值观,比重各占50%。用最容易接受的手段进行推广 互联网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手段需要与员工的特点相适应,应采取最容易使其接受的手段。电子邮件、bbs、msn、qq等工具的使用在互联网公司已习以为常,也最容易让员工接受。笔者熟识的一位互联网公司老总常常用msn与其下属聊天,因此其所辖团队的思想动态很容易被他掌握,通过交流也很容易将组织文化融入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心中。公司的bbs往往是另一个企业文化宣扬的绝佳场所。一方面员工通过bbs上的畅所欲言,匿名发泄对企业的不满,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bbs发布相关消息,传播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传播还需要适应时尚的要求。例如马云通过武侠的形式包装其文化理念,就很容易让员工接受。公司每个部门名称旁会挂着另一个牌子,上书“武当派”或“华山派”等字样。“桃花岛”、“星宿海”指的是会议室,而看到“光明顶”就应该想到这是最高决策之地。大部分员工桌面上的名牌都印着两个名字,一个是真名,另一个是昵称,后者大多取自武侠人物。“郭靖”、 “一刀”这样的称呼使用的频率远远高于员工的真名,甚至连公司价值观的名称也被他归纳为《天龙八部》中多情公子段誉使用的 “六脉神剑”——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和敬业。 注重榜样的力量 树典型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常用的手法。通过对典型人物的褒奖与宣传,达到教育其他员工的目的,进而推动企业文化理念在员工心中生根发芽。树典型的手法在国企与政府单位经常见到,曾经收到不错的效果,因而被众多民企所借鉴,互联网公司也不例外。据媒体报道,2014年年底,雅虎hr主管戴珊和同事们精心策划了一场年会,评选了8名“优秀员工”,年会的颁奖仪式上,获奖员工的父母突然出现在现场,说出了他们对自己孩子工作的支持和感想,在场的获奖者甚至一些观众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个年度表彰会实际上就是雅虎企业文化塑造活动的一部分,通过获奖者与观众的感动将企业所需要树立的理念深深地烙在广大员工心中。 然而负面的典型同样会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企业领导者容忍破坏企业文化的行为不受到惩罚,或带头破坏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难以建设的重要原因。笔者曾见过许多互联网企业的文化价值观看上去非常具有吸引力,但这只是老板忽悠员工的口号。试想整天将诚信挂在嘴边的领导经常做一些不诚信的事情,又怎能让员工接受公司里的诚信文化呢? 当然,一个好的组织文化、气氛、态度、行为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培育过程。只要互联网企业经营者首先在思想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集腋成裘的耐心和勇气,充分考虑互联网行业业务和员工的特点,就一定能逐渐克服种种困难,走出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困境。 向您推荐更多相关文章: 安秋明:用互联网思维重新思考企业文化的建设方略 从google facebook等优秀的互联网公司解读其先进的企业文化 3互联网文化 什么是互联网文化活动 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