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伤寒论的奥秘第五章少阴为枢四逆朱鸟


  少阴篇是《伤寒论》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章节,著名的四逆汤即是此篇章的正治,衍生而出的白通汤、通脉四逆汤、真武汤、桂枝加附子汤、附子理中汤等,卢门的四逆法亦是由此演化而出。由一方而演变为法,由一法而诞生一派,实在是令人赞叹不已。遥想郑钦安祖师、卢铸之太老师之风姿卓越,目前中医各大流派还没有哪一个像火神派这样,代代出英杰,辈辈出人才,被冠以"某火神"、"某附子"名声的医者如此之多。故明悟少阴病篇,是学习火神扶阳医学的关键。
  一、少阴君火
  少阴为二阴,何以配属君火?道理如下:首先,手少阴心、足少阴肾,心为南方,肾为北方,故少阴同为水火之脏。少阴居北,君火居南,为两大经位,其名玄武,坐北朝南,俯瞰天下。
  其次,《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阳、太阴从本;太阳、少阴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从运气学说来看,三阴三阳为本,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为标。少阴为二阴,从标的话,即是从六气,故为君火。
  二、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从五运六气看,少阴君火为3月21日—5月21日,横跨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五个节气。这个时间段,阳气逐渐升发,天渐渐地高远。清明过后,看天越来越高,山川大地一片清朗,天清地明,故曰清明。但这时的特点是,虽然阳光普照,却不是很热,这就是"明"的意思,就是光热落不到大地上,这就像君王的意志,虽统治天下,却不亲自出手。
  过了5月21日,运气转到少阳相火,这时光热才落到大地,才开始觉得很热,这就是"位"的意思,就像君王的意志要颁布下来,靠的是宰相来出面宣读。当然,这里面还要有"膻中"这一个臣使之官,来"喜乐出焉",才轮到宰相来出面。这也是"君、相"的真实本意。
  三、少阴为枢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这个枢机非常重要,它既是三阴的枢,又是水火同调的枢纽。要说清这个道理,必须要从卦象而言。先天八卦北方为坤卦,南方为乾卦,东方为离卦,西方为坎卦。乾坤交媾后,产生六子,其中,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由乾统帅于西北之地;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由坤统帅于西南之地。坎、离得乾、坤的不偏不倚之气,人亦为天地正气所生,故人以坎离立命。
  老子曰:"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乾坤遂退位居于西南、西北,转由中男坎卦居北方,中女离卦居南方。坎为水,但其中爻却为阳爻,此阳爻是先天乾卦之精落于坤卦所产生,是先天之本,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是人体的能量库所在。此能量库不断释放能量,则人体由婴儿、幼儿、少年、青年、壮年逐渐长大。但能量总有枯竭的时候,一直如此释放,必致早夭,故壮年后能量库中释放逐渐减少。
  太阴打开后,能量转入收藏蓄养,经过少阴的转枢,再通过厥阴结束这个蓄养状态,太阳打开,转入新一轮的生发。少阴居北方,属寒,但一阳却在此时初生。所谓"冬至一阳生",阳气并不是在初春才开始生,而是在最寒冷的冬季,这就是阴中求阳,阴中有阳的道理。所以,少阴处在太阴、厥阴之间,如果出了问题,要不就是偏见厥阴的郁热,要不就是偏见太阴的虚寒。另一层意思,少阴出了问题,要不就是见离火不降,要不就是见少阴虚寒。这就是少阴的枢。
  四、少阴病欲解时
  《伤寒论》曰:"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就是子、丑、寅三个时辰,即是23:00—05:00点这个时段。这个时间段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是子时,子时为胆经主令,胆经为少阳经,为一阳,是阳气开始初生的时候,配合64卦就是"复卦",就是阳气来复的意思。丑寅两个时辰已经逐渐向凌晨了,就是《内经》说的:"阴中之阳,合夜至鸡鸣"的时段。
  五、少阴之为病
  《伤寒论》少阴病篇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这里需要注意两点:1、脉微细:讲的是少阴病是里、虚、寒的病,脉象是关键。我们卢门用不用附子,也是要看脉象来定。《伤寒论》中只有太阳、少阴两篇的提纲讲到了脉。太阳病讲的是"脉浮",所以,只要是浮脉,原则上来说都可以用桂枝法(特殊情况除外);少阴病讲的是脉微细,"微"是模模糊糊摸起来不太清楚。"细"就是成了一根细线,两者在一起反映的是肾气不足甚至欲绝的一个象,所以少阴病多死证。
  2、但欲寐:这一点跟南离之火有关,里虚寒逼迫阳气浮越在外,离火不降,阳不入阴,阳气不得潜藏,故想睡而睡不着。甚至表现出一派火热的象,有的人不止是睡不着,还会出现戴阳证,头面部上火,出现眼睛红、流鼻血、口腔溃疡、长痘痘、冒油、咽喉痛,这时候就是看医者水平的时候了。不懂的就"滋阴降火、杀人无算"(郑钦安语)。其实祖师爷早就给出了诊断方法和用药:方法就是号脉,脉沉细微细一派寒象,不管他有多上火的症状,用四逆汤、白通汤、潜阳丹都能解决,或者黄连阿胶汤。
  六、四逆汤
  四逆汤有三味药,附子、干姜、炙甘草。其实《伤寒论》里面炙甘草是放在第一,干姜第二,附子第三。仲景的方子有一个原则,君药都放在第一,再是臣药、佐使药。那么这样排序有什么意义呢?
  1、伏火:烧过煤炉或者炭火的人都知道,晚上要睡觉了,火力想要持久燃烧,要留火种,就要在炭火上面盖点灰或者煤炉封上盖子只留一点缝,这样就可以维持一晚上火不灭,第二天扒开再加点新鲜的煤炭,就可以继续燃烧了。炙甘草就起这个灰的作用。
  2、中焦:干姜是温中焦脾胃的药,我们知道,当中焦虚寒不能运化的时候,去用补药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会上火,出现虚不受补。还有,干姜是补中焦,附子暖下焦,一个先天之本,一个后天之本。
  3、附子:《伤寒论》用附子1枚,为什么不用"多少两"呢?首先在洛书中"戴九履一",一正好是在北方,其数就有北方之象。其次在河图"天一生水",也是北方水数。虽然附子是阳药,却用水数,暗喻阳中有阴、阳行阴令的意思。阳行阴令,就是用阳药行收藏之令的意思。
  四逆汤,是医圣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学习中医只有一条路,就是"继承、创新",对仲景思想研究得越深,继承得越多,就越能向医圣的境界靠拢,也才能谈创新。中医的创新不是做点科研、总结点经验这么简单,要想流芳百世、泽被后代,还需努力。
网站目录投稿: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