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中秋,家人同聚,食饼赏月,岂不美哉? 外婆每年中秋都要蒸月饼、摆供品来敬供神明。老人礼数周全,每逢节日均要上香摆供。既是中秋,蒸月饼自然是一个重要环节。外婆做的月饼皮薄馅多,其中白糖芝麻月饼最受家人欢迎,甜而不腻。吃月饼的历史由来已久,苏轼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可见自宋代起,就已有吃月饼的习俗。一家人聚在一处,于院落中支起两张小茶桌并在一处,摆上茶具、点心,便是一个闲暇的夜晚。 红色的海碗与六粒骰子被一同取出,红木桌早已被收拾得干净利落。大人们围桌而立,未学会走路的婴儿被抱在手中憨态可掬,大一些的孩子们则挤到大人跟前或身边,个个摩掌擦拳,跃跃欲试。博饼由年岁最高的外公开始,老人的手虽已布满皱纹,却仍苍劲有力。手指一握,六粒骰子已然掌中,随手一掷,三粒四点朝上——周围自是一阵惊叹赞赏之声。第二个是刚满周岁的表弟,看到家人们欢呼、激动,自己也要试上一试——两只小 手一合,只扣住了四粒骰子,舅妈又从碗中捞上剩余两粒放在表弟掌心。"当啷啷!"骰子与碗底接触,渐渐滚出一粒四点朝上,表弟咧嘴一笑,接过一张五元在手中把玩,倒也十分开心。家人们轮流掷出骰子,有惊喜的欢呼,有差点博中对堂只缺一个点数的惋惜,也有孩子握起骰子时向掌中吹气祈祷好运。一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吃过晚饭,孩子们一窝蜂似的冲出院门,到公园玩去了。大人们将茶具、月饼和其它果品点心换到桌上,准备聊天品茗赏月。一待程仪完毕,便喊孩子们回来。那些在白天敬完神后的香甜月饼,终于能吃了;小孩们一手一个拿着就啃,碎饼撒得到处都是。大人们酌着小杯的铁观音,就着月饼,聊着孩子学业进退、旅行见闻和生活新得,赏着似银盘一般的圆月。——一切便真正有了中秋佳节的意味。 月,皎洁而明亮,既知上面布有大小不一的环形坑,远远望去,思索着小时听到的神话故事,猜测着不示于人的月之暗面。 慢慢地,夜,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