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代价


  今日话题 ~
  "长远规划能力"
  01:
  很多人恐怕都有借钱或赶工作任务的经历。   下周就要还信用卡账单了,可还没到发工资的日子,怎么办?   借!   于是一番手忙脚乱的找短借钱平台,也顾不上什么利息了,先借来再说。   可重要的是这样的状态不会因为临时借贷而有转机,绝大部分情况下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在《稀缺》这本书中,有这样一组数据:   2006年,全美共有23000多家工薪日贷款的分支机构,比全部麦当劳和星巴克加在一起还要多。所有工薪日贷款的3/4都来自延期偿付,最终形成了每年高达35亿美元的手续费。   这些借贷的人们有3/4会延期偿付,致使每年产生35亿美元的手续费,这个数据统计只是来自2006年。   看来真是一笔不小的生意。   02:
  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去借钱呢?   为什么这么多人青睐短期借贷呢?   这里有一个概念我们来理解一下:借用。   什么是借用?   当人们面临资源稀缺时,就会通过借用相应的时间或金钱来应对突发事件。从长远来看,借用会进一步加剧稀缺。   从眼前来看,借用确实能缓解部分问题。   但从长远来看,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为什么会这样?   《稀缺》的作者告诉我们:   明天的稀缺注定无法像今天的稀缺一样俘获你的注意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带宽负担——当下的一切会自动加载在你身上,但未来却不然。若想关注未来,则需要带宽,而稀缺已经占据了带宽中很大的一部分。当稀缺成为带宽负担时,我们会对当下更加关注。   03:
  当面对明天的稀缺时,人们常采取的做法是忽略。   明天的稀缺不会对眼下产生即时的影响,于是自动屏蔽相关信息。   只有今天的稀缺才会俘获人们的注意力,由此形成带宽负担。   今天的稀缺占据了大部分带宽,致使没有带宽思考明天,忽略了管子之外的重要事项,使自己专注在管子之内。   当稀缺成为带宽负担时,我们关注当下,产生借用行为。   借用金钱,借用时间,或借用其他资源。   对于更远一点日子才需交付,但极有可能更重要的工作,我们选择先放下,没有准确的完成日期,着手迫在眉睫的工作任务上。   于是便出现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境。   04:
  这里有一个案例:   两位组织研究专家用钢丝制造商的故事来说明了这一点。   机器的运行时间非常重要,公司鼓励维修工程师对故障尽快采取措施。尽管如此,总体业绩还是没有得到提高。后来,公司改变了以人为单位的做法,开始以机器为单位进行日常工作的记录和分析,才意识到问题出在了哪里。工程师会在匆忙中随便修理,然后就赶赴下一台机器。每次机器故障都至少要维修3次才行。   开始时,是以人为单位进行工作记录和考核,于是工程师们追求"效率",每次机器出现故障时,草草维修一下了事,每次机器故障都反复维修3次才行。   这个过程必然会生出很多隐形成本,使团队工作绩效低下。   后来改变了方式,改为以机器为单位进行日常工作的记录和分析,情况便得到了大大改善。   05:
  对此,《稀缺》的作者告诉我们:   与高息贷款一样,从"管子"视野中看出去,匆忙维修的解决办法非常具有吸引力。这种办法会对未来产生更严重的影响,却能为现在节省一些资源。而到了未来,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会变得更多,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会变得更多,需要我们支付的账单会变得更多。匆忙修补与借用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在当下不能投入足够的资源去解决问题。   看看身边,这样的情况有很多。   匆匆解决眼前的问题,甚至不惜向未来借贷,借贷时间、借贷金钱、借贷资源等。   至于未来有什么负面影响,人们常常刻意回避,好像问题永远不会出现一样。   但真的到了"未来"的时刻,便体会到了透支所带来的极大负担。   如此陷入恶性循环。   我们总是在当下没有能力,或没有意愿投入足够的资源去解决问题。   只谋求表面上的缓解,只求解决眼下的问题,便一次一次付出沉重的代价。   06:
  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常被人们轻视。   很多人偏好做救火队员,从中获得成就感。   而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物则被搁置一旁。   这便是带宽负担的本质。   也是使工作、生活陷入茫乱、低效循环的根本原因。   要想拓展自己的带宽,获得更主动的人生,必须学会用足够的资源去彻底解决一些重要的问题。   而不是泛泛的蜻蜓点水般的浅尝辄止。   07:
  只忙于眼前事务的人,无力做规划。   这便产生一个明显的特征:短视。   短视,是大部分人无法获得自己理想中生活的起源。   在《稀缺》这本书中,作者说到:   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研究显示,规划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问题,而稀缺则令这一问题变得更为严峻。   不做规划,没有足够的带宽做规划,会令问题变的更为复杂和严峻。   只有当认知能力有余闲时,人们才会具有向前看的能力。   08:
  关于规划、关于短视,穷人和富人的应对方式则完全不同。   在《稀缺》这本书中,作者写到:   预览的确会有所帮助。说得更准确些,是会对"富人"有所帮助。他们向前看,利用提前给出的信息,获得了更多的分数。而"穷人"就算在有预览的情况下,也不会表现得更好——他们太过专注于当前进行的这轮游戏,无法投入向前看所需要的心智资源。可见,稀缺会令"穷人"拘泥于当下,以致他们不能从未来的信息中获益。   "富人"向前看,具有全景思维,有战略目标。   "穷人"则拘泥于当下,只专注眼前的事项,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富"企业与"穷"企业亦是如此。   "富"企业的领导者在发现了问题后,往往能退后一步看,尽力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力求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并消弭同类问题再发生的可能性。   而"穷"企业的领导者更乐衷"解决"眼前的问题,期待有什么妙招,三板斧,尽快将眼前的问题解决掉。   至于以后再出现同类问题怎么办,那是"以后"的事,他们不想花精力思考。   于是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团队每天奔赴各个地方担任救火队员,疲惫不堪,进入低效循环。   09:
  稀缺,便会着眼于当下,形成管窥负担,人们带着短视的眼光做人做事。   这便是穷人与富人的分界线。   穷人因为短视,无力规划,陷入管窥,带宽匮乏。   富人因为认知能力有余,有足够的带宽思考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项,能对未来进行规划,做人做事更有远见,更懂得顾全战略目标,具长远的眼光。   于是,穷人越来越忙,却极有可能会继续陷入贫穷。   而富人则越来越"闲",却变得更加富有。
网站目录投稿: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