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替夫顶罪七春游


  在何家受难期间,班上同学老师暗中关心帮助,明里暗里探监,何平母子铭记在心。为了表达对老师同学的感恩之情,何平在母亲支持下,邀请全班同学进行一次春游,何平妈、玉兰随行。
  星期六下午同学们到南山寺春游。
  南山寺在县城南边,离城七八里路,不用半个时辰就能到达,比起北山寺,东山寺和西山寺,南山寺的风景更为秀丽,寺庙更加宽广宏伟,香火更旺,游人最多。天天都有人去游玩,时时都有人去烧香,尤其初一十五,寺内香烟缭绕,路上人头攒动,很热闹!
  山坡上是一片栗树林:白栗树、黄栗树、麻栗树和毛栗树……树高树大,树干上长出了只有百年老树才有的白胡须,当地人叫树花,可以做菜吃,走在树下的路上,就感到是走在神山庙岭之中,一片幽深。
  同学们沿着之字形的石级而上,大概三百级吧,才到寺门。进入寺门,四大金刚龇牙咧嘴的迎接着大家,接着是慈祥的观音菩萨望着你,大肚弥勒佛对你笑哈哈,大雄宝殿内挂满了善男信女敬献的红色和黄色的帐幔旗幡。关帝庙内,高大的关公,红红的脸,长长的须,坐在中间,左边是黑须的张飞,右边是年轻英俊的赵子龙。
  同学们都一一虔诚的磕了头,敬了香,向功德箱里敬了钱,默声祷告,祈祷佛爷保佑平安,无灾无难,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将来有个好前程。
  从关帝庙的一道小门出去,便南山山脉的小箐,箐两边各一座小山。东山顶上是一座九层的四方石塔,名曰南塔,与城北白塔村三座石塔相望,好似兄弟三人远去开拓疆土,为保卫家园而屹立不倒。塔的周围树木之中,是无数座圆形的和尚碑塔,南山寺里历代高僧圆寂之后,就在此安家。西面山头上,是一片松树,大的要两人合围,小的也要一人合抱,能做柱梁,地上铺了厚厚的松叶地毯,当地人叫松毛地毯,人们可以在松毛地毯坐或者睡,半山腰的一片栗树下,有一个小水塘,让人觉得好奇,在这四边是坡的小山上,怎么会冒出水来?清凉甘甜,一年四季不会枯竭,够南山寺生活之用。这水池人们也叫仙池,池水叫仙水,凡是来到池边的人,都会拿起池边石头上的瓢,舀起喝,有的人自带工具,把水背回家去泡茶。
  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到南塔下听风铃,到和尚碑前看碑文,到大松树下睡松叶地毯,闭上眼睛,听着松涛声,晒着太阳,说着悄悄话,享受大自然的恩惠,感受人间美好。身上热乎乎的,心上暖融融的,一些同学还从来没有这样享受过,他们也到仙池边,舀些水喝,一个时辰早过了,同学们才高高兴兴回到关帝庙的院子中。
  更高兴的是,回到院子中,就得到一份礼物:一张或两张自己的照片,是何平与吴军给拍照的。照片拍得朴素自然,没有做作,没有娇气,大家都非常高兴,几个女同学便问:"多少钱?"并准备掏钱。
  "不收钱"何平回答:"我只买了胶卷,花了点时间,照片是吴军拿回去冲洗的,收什么钱!"
  待同学们到齐之后,活动便进入下一个仪程:照集体相。同学一年多了,大家还会没在一起相聚过,更没有机会照集体照,今天的集体照,是三年同窗的写照,日后相见无期的回忆,或者说生死与共的存单。中学毕业后,大家都各奔东西,相见无时了,能够厮守的寥寥无几,所以大家很兴奋,很庄重,很认真。以女同学为中心排起队,女的在前,男的在后,矮的在前,高的在后,前面坐着,后面站着。自然的笑容,随意的姿态,让何平用相机,拍下了同学们的倩影。
  拍照完毕即将散时,一个女同学高声叫了起来,等等,之后便起身,夺下何平手中的相机交给吴军。然后把何平拉到自己身边,意思是也要让何平的身影留在她们身边,也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同学也高叫,等等,然后跑到饭堂那边的院字里,拉出一个人来,安插在何平身边,原来是何平的妻子玉兰,随何平来帮忙,在院中走动,被女同学看见,被"抓"了过来。
  这位被同学们称为何夫人,何大嫂,何大姐的人,真名叫什么,谁也不知道,只听人们叫她玉姐,很多同学都认识,在南街铁货铺里被偷看,被考察后认识的。虽然大家未与她四眼相对,也没有面对面说过话,但大家心里都承认,她是班上同学的亲人,何平同学的玉姐。
  今天的玉姐,瓜子形的脸特别红润,左腮上那浅浅的魇窝让人看了着迷,长长的眉毛,大而双的眼睛会说话,能看出你想说什么,也知道怎么回答你。适中的鼻子,微微闭着的薄嘴唇,把那雪白的牙齿隐藏起来。又黑又粗的大辫子,一直拖到半腰上,大辫子上扎着一个红蝴蝶,蝴蝶飞在左边胸前的衣襟上,腰肢虽不是很粗壮,也不是小马蜂腰,匀称,那双修长的脚微微的站着,穿着黑色的长裤盖住了脚背,两只裤管上绣着一朵小小的兰花,对称好看,她也像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学生。
  玉兰的到来,使同学们兴奋又好奇,就像迎亲队迎回了新娘,也像动物园,孔雀开屏。当然更主要的原因,他是同学的亲人,亲人即使是个芝麻脸,也是最好看的。看着玉兰,同学们羡慕、嫉妒,女同学羡慕的是玉兰漂亮美丽,有一个好婆婆,有一个好家庭,嫉妒的是她早早成婚,何平也一往情深。男同学羡慕的是何平有一个好妻子,嫉妒的是自己以后哪里去找这样贤淑善良的女子。
  同学们都感慨,那日她从监牢里出来,一朵盛开的玫瑰被暴雨打得落花流水,满脸憔悴,全身疲惫。今天却似朝露下的花朵,璀璨晶莹。更可贵的是,她有一颗金子一样的心,争着为丈夫去坐牢,替丈夫去吃苦,替丈夫去受罪。
  玉兰的出现,把同学们的游玩兴致推向了高潮。特别是女同学叽叽喳喳把她和何平拉到队伍中间,两人坐在一起,跟大家一起照集体照之后,女同学们又拉着她合照,有的扶着她的肩、有的搂着她的腰、有的贴着她的脸、有的抱着她的脖子,多姿多彩,好不热闹。天底下没有比这更开心的了,整个院子都充满了笑声。
  玉兰从小到大,没有同这么多的年轻人在一起玩耍过,热闹过,她特别开心,但她不会像女同学们那样哈哈大笑,拳打脚踢,而是笑不露齿,把笑声留到脸上,把喜悦留在心里。她也不扭捏,略显落落大方,毕竟结婚五年了,俗话说,老夫老妻,没有什么害羞的。
  照相毕,吴军讲话了:"同学们,我给大家讲个故事,要不要听?"
  "要"同学们异口同声答道。
  "有两个放牛娃打赌,胖牛娃对瘦牛娃说,不出半个月,我叫你向我磕头,你信不信?"
  "瘦牛娃说:你又不是我爹,头生在我脖子上,我才不会向你磕头!"
  "磕了呢?你输了呢?请我去饭馆吃饭!"
  "我没那么多钱,再说了饭馆在那里?我也不知道?我的压岁钱,只够吃烧粑粑,就请你这个,那你输了呢?"
  "也请你吃烧粑粑。"
  吴军大声问:"大家说,是哪个放牛娃赢?哪个放牛娃输?"
  大家都不知道谁赢谁输,七嘴八舌的没有定论。吴军拿出宋小石结婚时,三拜高堂的照片给大家看,多数同学看不出名堂,可有一个女同学立即醒悟了,就高声喊道:"宋小石,瘦牛娃输了,宋小石请客。"
  "对对,宋小石请客。"吴军笑着说:"大家看,这个瘦牛娃不是正向何平胖牛娃磕头吗?瘦牛娃该请客了,不过这个瘦牛娃的压岁钱,被老婆没收了,不能请了。怎么办,叫胖牛娃请,走,吃胖牛娃的烧粑粑去,大家狠狠的吃,吃个够,把胖牛娃吃哭吃穷。"
  于是同学们就在玉兰的引导下,闹着笑着,唱着跳着去吃烧粑粑。同学们进入另一个偏院,是寺庙里做饭的厨房和露天饭堂。地方宽大,虽然地面是泥土,不平整干净,院边还有几棵大树,树下可以乘凉。桌椅板凳齐全,可以容纳上百人,停车也够。饭桌上早摆了箩筐,里面装有饵块和糍粑。左边火盆里的木炭已经烧红,玉兰就为同学们烧粑粑。她右手拿着火扇煽火,左手不停的翻着粑粑。顿时饵块喷出了香味,粑粑鼓的胀气,同学们就各取所需,想吃啥就拿啥,各自品尝,各自享受。你起我坐,你走我站。吃的吃,笑的笑,很快活,都是中学生了,还你争我夺,像一群孩子在院子里嬉闹。
  大家虽然在山上喝了些水,可正值春天,红日高照,又吃了些烧粑粑,有点口干舌燥。就在同学们要找水喝时,玉兰掏出碗筷,揭开桶盖,给大家泡米凉虾。一人一大碗,真是久旱逢甘露,瞌睡遇枕头,又甜又解腻,好爽!一大碗没吃够,望了望桶里,还有,再吃,玉兰准备的很多,要让大家吃饱吃够,同学们都望着玉兰,又高兴又感激。称赞她手艺好,做的米凉虾好吃,感谢她想的周到,送来及时雨。
  同学们入学一年多了,在一个教室里听同一个老师讲课,在一个球场上玩球,天天见面。可是一下课就各走各的,还没有过像今天相聚在一起,睡在松叶地毯上,晒晒太阳,听听松涛,说说知心话,喝同一池水,对着山岭大声呼叫。能在一个院里,嚼着粑粑,喝着池水,一起欢声笑语,那样的开心,那样的融洽,大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分男女,不分贫富,平等自在,真诚相待。同学这词,多么真实,多么珍贵,多么永恒。
  同学们玩得开心,也吃得高兴,说明这次活动的筹办是成功的,不少同学提出再次游玩的建议,下山回程时,同学们都一一向玉兰大姐告别,女同学更是对她依依不舍。
  今天的游玩大家都很尽兴,但也有一人不高兴,他就是王。他接到何平的邀请之后,本不想来的,可他又想看何平耍什么把戏,也就来了。进了山也拜了佛,捐了功德烧香,爬了山喝了些山泉水。也接到何平的礼物——自己的照片,感到景取得真实自然而且清晰。吃了米凉虾,感到清凉甘甜,看到何平夫妇的态度真诚,没有因陷害而对他嫉恨,他心里有一丝歉意。可当他看到同学们对何平那样友好,对玉兰那样亲近,他心中又产生了嫉恨。你何平借游玩照相,来收买人心,与我作对,让同学来孤立我,还用粑粑、饵块、米凉虾等垃圾食品,来哄同学们的嘴,用老婆来施美人计,你真是欠揍!
  回家的路上,宋小石也感到后悔,后悔没有把妻子带来,让她帮玉姐的忙,也跟玉姐学习学习。你看玉姐大大方方,不扭捏扭捏,不躲躲闪闪,说话自信,不多一句,也不少半句。做事手脚麻利,干干脆脆,不拖泥带水。看她烧饵块的样子,就知道做家务一定是个好手,田地的活样样会,真是一个好妻子。
  今天的春游,班主任黄老师没参加,李丽同学缺席,何平感到有点遗憾。李丽总是星期六就回家了,不参加同学们的活动。黄老师对学生们最好,是学校里最受学生尊重的老师。晚上要去查夜,叫学生不要讲小话,早点入睡,早上要来监督学生上早自习,即使没有他的课,也要来教室看看,学生们是否自觉学习。有时候吃饭端着碗,来和学生们坐在一起,边吃饭边聊天。但他是最严厉的老师,大事小事休想逃出他的眼睛,他能面带笑容,语气平和的训斥学生,让学生心痛流泪,认真悔改。
  何平记得那天早上早操跑步时,黄老师加快脚步,跑上前来何他说话:"跑了几圈了?还要跑几圈?"
  "三圈,不跑了。"何平喘着气回答。
  "不够,再跑两圈,我都跑五圈了,像你这样的年轻人,跑十圈都不多!"
  黄老师五十来岁,还每天清晨绕操场跑五圈,身体健壮。
  他接着说:"真羡慕你呀,有一个能干的妈妈,还有一位贤淑的妻子。可是他们助长了你的依赖性或者说惰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十五六岁回家,还要妻子为你脱鞋洗脚,不好吧!你将来要走出家门,独立工作,独立生活的,总不能拿根裤带子,把妻子拴在你身上,天天为你服务,要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你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天赋很好,为什么每次考试成绩都是二三名,不是第一名呢?你呀,就是粗心,语文不是有错别字,就是词不达意,不能得满分。数学嘛,计算是正确的,答案是肯定的,可有时候题目都没看清楚就做,又不检查,弄得答非所问,成绩不稳定,细心点,认真检查一下,争取拿个一百分。"
  黄老师语重心长的给自己指出存在的问题。是的,每次考试总是做完题,忙着交卷,没有认真检查,看是否存在错误或遗漏,平时做作业,因为不认真,教别人的对了,自己做的却错了,生活上的确过于依赖妈妈和玉兰,将来真的到了什么地方工作,恐怕会饭都煮不熟吃,饿肚子的。黄老师像父亲和兄长一样,关心教育自己。
  何平想到这里,对黄老师充满了尊敬和感激。学生的根本任务就是读书,考试是检验你读书的一把尺子。没有好成绩,就是对不住老师、爹妈和玉姐。
  今天黄老师要是能来和大家一起游玩,同学们一定很高兴。他会为同学们讲公关的趣事;讲南塔的悲欢历史;讲仙池为什么会出水;讲那棵松树有多几岁;讲些寓言笑话,讲些民间故事,让同学们笑声不绝。今天黄老师没参加春游,减少了同学们的欢悦。
  何平感到今天完成了一个心愿,但另一个心愿还在脑海中徘徊,还在想念一个人。听杨老师的同学警察队长说,王员外之所以撤诉,不再对何家进行追查,让何家过安稳日子,是王员外家的一个丫鬟出来作证,证明王员外未过门的儿子媳妇,是被路边受惊的马闯倒,跌在石头上受的伤,并不是被人用刀砍伤。因为流血多了,头昏了,说昏话而报的案,何平丢失的一双鞋子,是在河埂上捡到的。
  这个丫鬟的证词,彻底解决了何平家的困难,何平一家就对这个丫鬟感恩戴德,打听她,寻找她,几个月来,何平母子都在想这个丫鬟,又不能到王员外家打探,多么希望能够见到她。
  到达路口时,突然一声"表哥"打破了何平的宋小石,只见一个背着菜篮的小媳妇,拉着吴军喊"表哥。"
  大家都惊呆了,吴军还生气的甩开了她的手:"你是谁?要干什么?"
  "表哥,我是小秀呀!"
  什么表哥,吴军哪来什么表妹!什么小秀,吴军不认识。吴军见小秀时,她是个姑娘,而面前站着的是个新媳妇,吴军认不出来,呆呆的看着她。
  "我是王员外家王发少爷的丫鬟小秀呀!"小秀解释道。
  "哦"吴军想起来了:"你结婚了,做了新媳妇,认不出来了。"
  "是的,结婚了,家在黄坝村。找你找了好几个月了,今天总算遇到你,无论如何今天一定要到我家坐坐。"小秀指了指黄坝村。
  小秀真诚的邀请,哪能够拒绝,吴军便带着何平、宋小石与玉兰,向小秀家走去。
  原来,王员外兑现了承诺,能不兑现吗?
  就在吴军、黄老师离开王家后几天的下午,老管家就把小秀叫去,告诉她:"小秀,王员外说,前些天你表哥替你向王员外求情,说你许配了人家,你夫家再三催促你回家结婚,请求王员外开恩,王员外还答应免了你三年的债。你现在就收拾收拾你的东西,我送你出门"。老管家接着又说:"今天天色晚了点,你回不到家了,去城里你表哥家住一晚吧。明天我的事情多,怕把你的事忘掉,你还是现在就走。"
  小秀自到王家当丫鬟,主人或管家对她说话从来只答"是",不能多说话。今天事情尽管突然,还有许多不明白,也仍然回答"是",收拾自己的东西由老管家送出王家大门。
  能够回家,免除丫鬟之苦,小秀很高兴,真是磕头碰着天,老天睁了眼。不要说现在太阳还没有落山,就是深更半夜能离开王家,离开王发那哭丧的脸,去蹲墙角,也是喜不自禁的。可真离开了王家大门之后,小秀又犯愁了,城里哪有表哥,只知道前些天,城里来了少爷的老师和同学,其他来了些什么人,她哪里知道,到底去哪里落脚?于是她想起了黄坝村的周大妈,黄坝村在城的东南边,离城五六里路,半个多时辰就能走到,是个蔬菜种植村,周大妈常到王员外家卖菜,小秀认识她。
  小秀到周大妈家求宿,周大妈当然高兴,热情的接待了她。小秀告知周大妈,老管家的话和家里的情况。周大妈喜欢小秀为人老实勤快,长得清秀,欲娶为儿媳,小秀爹妈也怕王员外变卦反悔,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小秀能离开王员外家,免去三年丫鬟之苦。接着又找到如意人家,苦日子熬出了头,是做梦也想不到的,肯定是有人帮助她。那么,是谁帮助了她呢?想遍了亲戚和熟人,都没有人当官做事,没有能力帮助家。但感恩之心,使她不能放下寻找恩人的念头,脑子里总是想着,那个救助过她的人。想来想去,她想起相馆老板的话:去看王发的人,就是帮助你解脱苦难的人。于是她到相馆询问,吴老板却告诉她,他也不知道,并告诫说:"你看,隔壁就是警察局,让警察看到,要惹祸的,你以后不能再来找人了,别给相馆找麻烦。"
  小秀怎只好每次到城里卖菜,就到相馆附近,看看、听听、问问。有一天她终于看到了吴军熟悉的身影,虽然只见过一面,吴军的面孔,却是牢牢记住了,就是那天去看王发的同学。一打听是吴老板的儿子,叫吴军,在中学读书,小秀明白了:就是吴老板派他的儿子扮成他的表哥去救她,她多么高兴!可是吴军一直没有走出相馆,整整等了半天,不见人影,又不能进相馆去问,老板要责骂的。或许吴军已出门,回学校了,她也不敢到中学去问,怕遇到王发少爷,惹是生非。但她相信总有一天,会遇到吴军的,找到吴军,叫一声恩人!
  小秀寻人的心不死,今天如愿以偿,遇到恩人吴军了。
  太阳落山了,何平离开小秀家,回城回家。路上,吴军告诉何平,小秀就是他要找的那个丫鬟。至于小秀怎么拿出鞋子帮助破案,逼迫王家撤诉,吴军又怎么成了表哥,却只字不提,就是何平再三追问,吴军也笑而不答,尽管他们两个十分相好,吴军也要信守对王员外的承诺。一个人的信用,比千金还重。至于救小秀,只是顺水推舟的事,因为小秀已不能再留在王员外家,这一切呀,小秀也是一无所知。
网站目录投稿: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