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基层单位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及生产过程中决定安全的基本因素,并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方法进行了阐述,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安全生产 当前企业的安全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基层单位的干部和职工,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从安全工作管理措施和方法上不断探索创新,必须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安全文化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一、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 (一)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 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当人身安全与经济利益或其他的安全发生冲突时要无条件地服从人的生命,劳动者的劳动条件的改善、职业疾病的防治、生产环境的优化、生产工具设备的技术进步、确保人员安全的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都应当是安全工作部门的职责,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使之能正常生产,保护生产关系,这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教育意识是安全管理的前提 基层安全教育工作要求真务实,防止搞形势、走过场。基层安全工作首先从领导干部做起,从思想意识上引起足够重视。其次是抓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是先导,职工是做好安全工作纽带。安全教育要有形象化,克服形势化,在进行职工安全教育学习中,要联系工作实际对一些重大事故案例进行举一反三,分析原因、帮助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等,这样的安全教育才能在职工思想意识上扎根。安全教育要因人,因事而异,突出重点,有针对性、有启发生、有时效性。应真正从员工思想意识上解决根本问题。 (三)防范意识是安全管理的保证 事故在于防范,防范胜于于救灾,未"亡羊"先"补牢",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保证。防范意识既有领导干部的一面,又有员工的一面,二者是群策群防的主体,也是"以人为本"的主体,设备机器或工具是安全工作的实体,只有整体发挥作用,才能有效。防范意识关键是增强对事故隐患的假设能力。当生产设备正常运转时,要超前想到可能导致的事故隐患,当汽车行驶到拐弯处时要想到前面可能有车驶过来,超前做好防碰撞的预防等等。基层单位领导要在每一项施工任务开始前对可能发生事故进行识别,基层站队长要超前做好防范工作的准备,安全员要到施工作业现场监察,岗位工人要准确识别事故隐患并积极进行整改。防范意识增强了,安全工作才有保证。 (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安全管理的核心 可通过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间接实践是通过理论、规范、标准的学习而获得管理知识。因此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认真学习来自于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与经验教训相结合的规章制度。直接实践是要从事故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因为事故是人们违背客观规律受到的惩罚;是对各项工作进行的最公正检查;是强迫人们接受的最真实的科学实践。 二、管理者如何抓好安全生产 (一)抓干部的安全教育,树立正确的安全观 干部处于决策地位,是执行决策的决定因素,是同事故作斗争的核心。干部要把研究本单位(部门)安全生产基本特征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例如组织安全员积极参加公司级及厂级开展的各类HSE知识培训班,深刻吸取集团公司及公司级通报的事故教训,为事故应急救护做好准备。 (二)安全生产管理三原则 1.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是企业兴亡的基石,是企业的生命线、效益的前提,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吸引人才和劳动力的磁石。 2.技术:用高科技、新技术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也保证不发生事故、即使设备有缺陷也要保证不发生事故。 3.结果:保证安全生产的必备条件(人员、设备及管理),时刻在最佳状态。 (三)安全生产工作方法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式方法,对影响安全生产的人员素质、设备和管理等基本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使之达到"可控和在控"。 1.解决认识问题,突出安全工作的基础地位。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突出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如果失去安全生产基础的支持,企业效益就无从谈起。 2.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 3.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使之充分发挥作用。 4.积极开展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工作。 5.积极推行设备状态检修,提高设备可靠性。状态检修实行设备点检定修制,在许多工程技术处得到了应用。 6.加强安全生产风险公告管理。在易燃易爆区域、有毒有害作业场所、高温高压油气管道及注汽管线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安装自动监测报警设施、配备职业健康防护设施。 三、结论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发展需要安全,生产需要安全。面对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工艺研究所将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这些工作如何进行才是最合理、最可靠的、值得管理者们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北京达飞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安全知识讲座.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安全工程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