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扩塔节


  在云南澜沧江流域,居住着以强悍不倔而著称的拉枯族。相传拉枯族祖先原来是过着狩猎的生活。为了追逐一匹窜入南方密林中的猛虎,才发现了水草茂盛的澜沧江,开始从北向南迁徙。所以,拉枯族又称"猎虎的民族"。扩塔节,是拉枯族人民的年节,时间与汉族春节相近。
  节日前一天,拉枯族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将室内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紧接着,欢快响亮的春准声此起彼伏。春好的糯米把要拿一些放在黎杖、砍刀、锄头等农具上,意为农具在一年的劳动中与主人合作,付出了代价、此刻和主人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也期望在新的一年里协助主人创造更多的财富。扩塔节活动共有九天,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初洲到初四,第二阶段从初人到初九,拉枯族人称小年。传说过去男子出门狩猎节日未赶回家,故用这两日补上。第三阶段是十三至十五日。三个阶段中的六天间歇时间,人们照常出工劳动。扩塔节第一天凌晨,雄鸡第一啼叫后,青年男女便冲出家门,争先恐后地奔到泉边接新水。他们认为一年之始,泉水最新最纯最美,吃了能使人获得幸福,消灾免病,能够第一个喝到新水的,更为自豪。这一天,人们都在家中不外出串门;初二上午,人们便带着把把、挂肉和酒走亲访友,拜年祝贺。以后的几天节日,便是大家在一起跳芦笙舞,或相互唱"陀普科"猜谜语。
  澜沧江是一条美丽的江河,它发源于高原冰川、奔腾过横断山脉,穿行在红土高原,越过三个国家,最后注入南中国海。在云南省内澜沧江两岸的崇山峻岭中,居住着一个古老而勇敢的游猎民族一拉祜族,他们在正月里举行"扩塔节",可称得上是节期最长的新年节日。
  拉祜族把头年至第二年粮食收割期称为"扩",节日称为"塔","扩塔"即是过年的意思。节期与汉族的春节基本一致,但拉祜族过年的仪式与节庆括动令却比汉族丰富得多。他们将初一至初五称为大年;年前家家户户要打扫户内外卫生,杀猪,准备糯米耙耙。有些地方,还要上山砍一棵约2米高的松树,栽在堂屋外的天井内,叫"松棚"或"天地棚",在此烧香点蜡,供奉祭品。在村寨广场中央,由老年人亲手栽下一棵象征青春长寿的松树,松树周围栽下甘蔗,象征甜蜜幸福的生活一天比一天、一年比一年更好。到了过年这一天,山寨大门四开,迎候着外寨的亲朋好友到此欢聚。在太阳、落山之前,每家都在自己的小蔑桌上供奉酒肉若瓜果,燃起香烛,由各家家长主持祭祖,召唤、迎接逝去的祖先回家过年。同时还给农具、耕牛、家狗等上好的米饭把把,以感谢它们在过去的一年中为生产生活立下的功劳。
  初一凌晨,青年人早起出外"抢"代表吉祥幸福的"新水",新水抢回来后,首先供在神桌上祭献祖先神灵,然后给家中老人洗脸。老人洗罢为儿孙们拴线,以示祝福之意。然后男女老幼盛装打扮,参加白天的歌舞活动和射靶、打秋千比赛。初二的上午是盛大的拜年活动,下午则举行芦笙舞会。老人吹起葫芦笙,小伙子弹起小三弦,人们合着节拍,跳起三跺脚舞。姑娘们也吹响口弦,一排排地加入进来,口弦上坠着的五色绒线穗子,随风飘动,如同节日里人们欢快跳跃的心。初五举行出猎前的祭祀,然后,全村男子新年首次出猎扩传说以往拉祜族男子农闲后常去打猎,二去就十天半月。等猎人返家时,大年已过完,为了稿劳辛苦出猎、满载归来的拉祜男子,拉祜人决定在初七至初九再过一次年。所以初七至初九称为小年,又叫。"男人年",大年也相应称为"女人年"。
  到了正月十五;是"扩塔节"的第三个阶段。这一天要在寨中广场上举行盛大的芦笙舞会,大家尽情狂欢至夜。对节、日里的热闹场面和喜悦之情,拉祜族的民间文学史诗《牡帕密帕·歌尾》有一段生动的描述:
  一年三百六十天,今天是过年,一年一次大节,一年一次大团圆。
  桃子花开了,李子花开汀,春意最浓最艳,最好日子是今天。
  男的跳舞站中间,女的跳舞围外面,女的拍手银锣叮当响,男的吹笙心儿欢。
  跳吧,唱吧,让我们忘却一年的辛苦,让我们送走过去的灾难。
  打响哈灭那——使我们精神振奋;赶走邪魔保平安。
  我们围住温暖的火塘,高高兴兴好过年,喝足多依酒,吃饱白米饭。
  大年过完了,各自回家了,扛起犁头背起艾刀,上山下箐搞生产。
  扩塔节是云南省西南部山区拉祜族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开始,持续九天。分三个阶段:从初一到初四,称"大年";初八、初九称"小年";十三到十五,尽情玩乐三天,春节才告结束。在这三个阶段中间,拉祜族人充分利用这六天时间照常从事生产。拉祜族本来有自己的年节"库扎"节,在汉族的影响下,他们对春节也很重视,称春节为"扩塔"节。每年一人秋,人们便开始为欢度春节做准备。男人们外出狩猎,女人们在家缝制新衣,年轻人纷纷自备芦笙、口弦、绣荷包,小孩子则搓麻线,做陀螺。自腊月二十六日起,人们洒扫庭院、杀猪宰鸡、酿酒、舂米、做粑粑。除夕的前一天,热情好客的拉祜人邀请居住在周围的傣、哈尼、汉、布朗等各族亲友一道饮酒欢聚,吃团结饭,共庆佳节。客人到家,先要烤茶招待。用陶制小茶罐把茶叶烤香,然后注人开水,茶在罐中发出一阵阵的声响。煮出的第一道茶,主人自己喝了,表示茶已品尝,请客人放心。煮出的第二道茶,味正浓,味道最好,用来待客。拉祜族待客的最好菜肴是剁生肉,即把肉拌上盐巴、辣椒,剁细生吃。欢宴完毕,主人还要用芭蕉叶包"份子肉",送给客人带回家。
  除夕这天的傍晚要举行宗教仪式。大家面对日落的方向迎接祖先的灵魂回来一道过年。有的地方还要上山砍一棵约2米高的松树,栽在堂屋外的天井内,供物祭奉。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吃糯米粑粑。人们要给牲畜喂"年夜饭",妇女们还要把做好的把耙粘在犁、砍刀、锄头上,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些农具和主人合作得很好,主人要和它们共享节日的欢乐,并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和主人再度合作,种好庄稼。夜半,各村寨齐鸣火枪火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扩塔节最有情趣的活动是大年初一接新水。凌晨雄鸡刚啼,青年男女就冲出家门,争先恐后地到泉边抢新水。拉祜人认为一年之始的新水最新最纯,喝了能使人消灾免难,获得幸福。第一个抢到新水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新水取回后,先要献佛敬祖,然后给老年人洗脸,老年人则给年轻人唱歌祝福,勉励他们勤劳度日,并为之向天神祈祷,以保佑他们丰衣足食,无病无灾。按旧时习惯,这一天人们不能外出串门,一家人围坐在火塘旁,共叙天伦之乐,老年人向儿孙讲述祖先创业的英雄故事。还不能坐门坎;不能在门坎上砍东西;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吹口哨等。据说只有这样,在新的一年里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生产、生活才会顺利。
  初一这天要先给狗喂吃好食,以表示感激,传说狗给人类带来了五谷种一子。
  初二,人们带着把把、桂肉、酒等礼物走亲串友。
  按拉祜族的习惯,当年轻人给老年人拜年时,老年人要为年轻人拴红线。红线由四根红线、四根白线、四根黑线组成。拴红线时,老年人围坐在蔑桌旁,蔑桌上放一个盛清水的大碗,用筷子把清水按同一方向搅拌,把结起来的红线留一线头放人水中和水一起转动,待水停止转动时,红线对准谁,谁就给年轻人拴线。拉祜族有一首拴线歌唱道:"金线银线t一匕不上拉祜的红线。拉祜的红线啊,把希望拴在心上,把幸福拴在心上。拉祜的红线啊,是吉祥如意的线。"
  从初二下午开始,举行盛大的歌舞活动。老人吹起芦笙,小伙子弹起小三弦,人们合着节拍,跳起三跺脚。姑娘们吹着口弦,搭肩搭膀一排排加人进来。节日里人们特别爱跳民间舞蹈"斑鸿拣谷"。它表现的是:
  三只斑鸿飞来,在一起觅食拣谷。两只小斑鸿抢谷嬉闹,惹得老斑鸿生气,它教育小斑鸿要团结。最后,三只斑鸿愉快地飞走了。在拉祜族地区,凡是丰收年,斑鸿特别多,所以他们把斑鸿看成丰收的象征,过年时必跳这个舞蹈。
  初三,有的地方全村人吃团年饭。寨人各自携带饭菜酒肉到某家会餐。吃饭时,按性别分为男女两桌(男左女右),先举杯向蔑桌四角滴水,祭祀祷告,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傍晚,太阳落山后,全村各户再次集中,各家抬着盛满食物的箩筐祭祀祖先,并将过年时吃剩的秽物用火烧后丢掉。
  在整个节口活动期间,场面最大、气氛最热烈的活动要数为期数天的芦笙舞会。跳笙会开始前,一伙青年人簇拥着一位老人,来到寨子中央的一块空地上,点燃火药炮。"轰!轰!轰!"的炮声回荡在大空传向远方‘、周围各寨的人听到炮声后,都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聚拢于寨中央的空坝上。人们先在舞场中央放一竹嫂桌,上置一盛有稻谷、玉米、糯米把把的竹箩,再插_t李、樱、桃等花枝,燃香敬奉,由寨主致词祈祷。然后,人们在公选出来的吹笙能手的带领下,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随着芦笙的节奏,跳起反映播种、收割、丰丁谷等内容的舞蹈,气氛热烈而欢快。当舞会进人高潮时,一位有威信的老人,抱着一坛米酒走进舞场中心,一边给吹笙人敬酒,一边高声地说:"跳吧跳吧,大家尽情地跳,跳得越多,来年粮多、钱多、猪多、牛多。跳吧跳吧,大家紧紧地拉在一起,天旱、水灾,拉祜人都能闯过去。"话音刚落,"轰!轰!"的炮声又响彻夜空。当一对对青年男女钻出人群跑向密林深处时,场上剩下的人们便抬着竹蔑桌回到寨主家里,围着火塘。对歌至天明。舞会结束后,各家各户都来领取经跳笙"孕育"出来的稻谷"神种",带回家将其拌在自家粮种里,以期来年五谷丰登。
  扩塔节是拉祜族人祈求丰年的一个节日,其活动体现了他们尊老敬长,团结友爱,淳朴善良的美好品格。
网站目录投稿: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