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警惕记忆障碍


  2016年9月21日是第22个世界老年性痴呆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记忆、关爱老人"。这个特别的日子有什么含义?又是如何设立的呢?
  老年性痴呆病又称阿尔茨海默病。1994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在庆祝该协会成立10周年之际,将每年的9月21日确定为"世界老年性痴呆病宣传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来宣传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病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痴呆症
  痴呆症是一种慢性或进行性综合征,多缓慢起病、病程长,又称慢性脑病综合征,其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即处理思想的能力)出现比正常年老过程更严重的衰退,它会影响记忆、思考、定向、理解、计算、学习、语言和判断能力,但不会影响意识。
  痴呆症是由多种首要或次要影响大脑的疾病引起,其病因主要分为原发性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等;血管性痴呆,如多发梗死性痴呆、重要部位梗死性痴呆等;非阿尔茨海默型痴呆,如帕金森痴呆综合征等;有毒物质摄入所致的痴呆,如重金属或其他毒物所致的痴呆、酒精成瘾症所致痴呆等;感染所致的痴呆,如脑炎后综合征等;以及少数其他原因所致的痴呆等。总之,目前已知的痴呆病因不少于100种。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有4 750万痴呆症患者,每年新增病例770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症最常见的病因,可能导致60%~70%的痴呆症。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1906年,德国神经病理学家阿尔茨海默首次报告了一例具有进行性痴呆表现的51岁女性患者,1910年这种病被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该病在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至今未明,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该病在临床上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恶化程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3年)为轻度痴呆期。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判断能力下降,病人不会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问题;对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不能独立购物、处理经济事务等,社交困难;尽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对新事物却表现出茫然难解,情感淡漠,偶尔激惹(剧烈但持续较短的情感障碍),常有多疑;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对所处的场所和人物能作出定向,但对所处地理位置定向困难,复杂结构的视空间能力差;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
  第二阶段(2~10年)为中度痴呆期。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帮助;不能计算;出现各种神经症状,可见失语、失用和失认;情感由淡漠变为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可见尿失禁。
  第三阶段(8~12年)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完全依赖照护者,严重记忆力丧失,仅存片段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肢体僵直,查体可见锥体束征阳性(当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最终发展至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发症。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严重的智力致残症,病人从轻度记忆与认知障碍到最后的植物状态,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渐渐会发展到不认识配偶、子女,穿衣、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还有幻听幻觉,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研究表明,老年性痴呆是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之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病因。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有老年痴呆患者600万人之多,占世界总病例数的1/4,每年平均有30万新发病例。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5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接近4.2%,65岁以上为7.2%,80岁以上老人的患病率则高达30%,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由于目前病因不明,尚无特效治疗或逆转疾病进展的药物。我国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患者数量还在逐年增加。
  应给予生命两极同等关爱
  如何早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如身边老人有下列情况应警惕:反复询问和重复同一个问题;不能辨别方向、容易迷路、走失;忘记熟人的名字和生日;不讲卫生,随地大小便,穿着怪异;性格变得古怪,好发脾气;想做某件事,突然又忘记了。凡有上述情况,请带老人及时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早发现、早治疗是延缓该病发展的关键,一般的脑保健营养品对该病治疗无效。
  患者到医院就诊,医生首先会通过国际通用的认知评定量表,给病人做简单评分,初步诊断有没有问题,如有问题再进一步做全面的认知能力测试,有的要做头部CT或者核磁共振,排除是否是由于脑血栓和脑出血导致的血管性痴呆。此外,脑外伤、脑炎后也会逐步出现痴呆。
  一旦患者被确诊该病,家庭护理十分重要。家属要面对现实,对老人要富有爱心、耐心,一定要将老人当作孩子,就如孩童时期父母给予你无限的关爱一样,要给予生命的两极同等关爱。要与老人多交流,不要过多指责,以免伤害老人的自尊心。要妥善管理好家用电器,确保老人的安全,尤其要防止其因跌倒而骨折。要陪同患病老人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如练太极拳、散步等,但要防止其自行走失。要鼓励其勤用脑、多练脑,大脑长期不用,反应就会越来越迟钝,如培养其画画、唱歌、写书法等兴趣爱好,还可给老人做一些认知功能训练,如教其念诗或背数字,做一些手的精细动作训练,有意识引导老人做其喜欢的事情。这些对延缓该病的病情发展均有好处。
  预防早老性痴呆
  需引起警惕的是,痴呆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近年来一些四五十岁就患上早老性痴呆的患者数量在逐年增加。这些现象显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年龄在提前。
  据一些医学杂志报道,专家们认为近年来早老性痴呆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因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症,以及血管性因素等,在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脑细胞是靠从血液中吸收氧气和养分来维持活力的,如血液输送不正常,它们也跟着遭殃。高血压、心脏病、中风、胆固醇过高都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有医学专家发现,他们调查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有80%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另有医学研究表明,早老性痴呆女性患病率多于男性,为男性发病率的1.5~3倍,这可能与更年期妇女的雌激素降低有关。还有些医学杂志报道,专家发现,早老性痴呆症有一定的遗传性。
  专家们认为,预防早老性痴呆应从中青年开始。尤其是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症的中年人群,处于更年期或绝经期后的女性,家族史中有早老性痴呆症患者的中青年,以及生产作业中常常接触重金属与其他毒物的作业人员均属高风险人群,尤应注意合理搭配健康饮食、进行定时定量的有氧锻炼、保持文明健康的社交活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常做智力游戏、重视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加强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劳动保护措施,这些均有助于降低患早老性痴呆症的风险。
  编辑 边 安
网站目录投稿:春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