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台、钢轨,这些元素在一直伴随着我,从童年、青年、中年一路走到了老年,我与铁路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我的童年是在上海市虹口区的横浜桥边度过的。20世纪50年代,家门口的东宝兴路上横插了一段淞沪铁路。每天,随着一声粗犷的汽笛响起,那个喘着粗气、冒着白烟的蒸汽机车,牵引着旅客和货物慢慢吞吞、晃晃悠悠地驶过。我们这些住在附近一起玩耍的孩子们,每次都会如过节一般地欢呼雀跃着跑向道口,看着火车穿越两边简陋而低矮的棚户,从城市的缝隙间钻出…… 在我童年的那段日子里,我总是盼望东宝兴路道口上气势磅礴的火车头出现。在我幼小的心灵里,那时的火车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不知疲倦的庞然大物。每当车轮碾过钢轨时,大地颤抖着,有节奏地律动;那轰隆隆的声音,让我的心灵感到异常兴奋、热血澎湃。夜深人静的时候,随着四周喧嚣的声音沉寂下来,我在阁楼上能清晰地听到火车悠悠的汽笛声;这种声音不仅格外清晰,而且使人内心变得旷远而宁静,引起一阵阵辽远的思绪。 那时,我一直羡慕开火车的司机,胸膛中常常会涌起一股催我奔跑的力量。 怀揣着梦想,初中毕业后,我考进了苏州铁路机车司机学校。我们跟着带队的学校教导主任,坐上了一列绿皮车去学校报到,父亲特意来到车站给我送行。在站台上拥挤的人潮中,我最后一眼看到的是我父亲高高举起的一双手,这双手努力地举高,仿佛高过所有人的头顶;那一刻,我心潮澎湃、泪花闪耀。 在一阵长长的汽笛声后,我们乘坐的列车终于隆隆起动,轰鸣着驶向远方。这种火车虽然速度慢但票价便宜,只要1元5角。途中,火车经常停下来很长时间。就这样开开停停,短短84公里的路程竟然跑了3个小时…… 1963年夏天,18岁的我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南翔机务段工作。那时,南翔机务段专门担当上海到常州货物列车的牵引任务。我跟着师傅从编组站始发,看着火车像拉黄包车一样一站站地把货物拉走。由于是单线,那时候170公里的路程,开开停停的货物列车一般要花7至8个小时才会跑完。印象很深的是,那时候有一种为缓解春节期间火车拥挤才运营的棚车,多数在晚上发车,从上海至常州居然要花上一整夜的时间。 1975年,上海铁路局逐步将蒸汽机车过渡为内燃机车,最高时速提升至120公里。我还记得,上海机务段负责牵引客车的第一辆内燃机车是从罗马尼亚进口的。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我們机务段货物列车便已经全部使用上了国产的东风型内燃机车。当时我在段工会当干事,我的不少同学经过培训、考试,都当上了内燃机车司机,奔驰在沪宁、沪杭线上。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感觉确实不一样。 蒸汽火车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饱含着童年的记忆,是我们人生开始的地方。它象征着诗和远方,象征着人们曾经拥有过的梦想,尽管那时的火车速度还不快,每次旅行都需要几天几夜的旅程;但仿佛只要我们能乘着火车,就能同它一路前行,冲破现实的种种局限,走到心中最远最远的地方。 从沪宁线到京沪线、陇海线,从沪杭线到浙赣线、京广线,火车带我走过全国各地。我到山西大同机车厂迎接国产的前进型蒸汽机车,途经张家口,穿越过逶迤于崇山峻岭的丰沙线;我到兰州出差将原铁道部调拨的机车开回上海,途经西安时,攀登过危峰兀立的华山。我曾沿着铁道线迈向青藏高原,从西宁、格尔木来到巍然屹立的昆仑山口;也曾在宝鸡搭乘电力机车登上秦岭,惊叹祖国山河美丽的风采。我到过沈阳、青岛、张店、南昌、厦门等地进行过工作交流,也曾奔赴庐山、三清山、天柱山、武夷山、杭州西湖参加过多个铁路局文联的创作活动,更去过北京出席过全路的"歌词创作座谈会"…… 从1997年4月18日起,中国铁路开始了第一次大提速。随后1998年、2000年、2001年、2004年、2007年,到2009年4月1日共实现了七次铁路大提速。全国主要干线火车从80、100、120公里运行速度逐步提高到时速250、300公里。 记得1993年,我兴高采烈地乘车前往北京参加"中国铁道诗展"颁奖活动时,乘坐列车最快也要20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今后的好日子会如此让人心旷神怡。2007年,我又赴京参加《诗刊》社、《人民铁道》报社与中国铁路文联联合举办的"春天送你一首诗"·《和谐铁路》诗歌大赛颁奖会,列车如一条腾起的银色长龙向前飞驰,一觉醒来,北京到了,全程却只有10小时。 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速铁路通车运营。当日15时,G2次动车组列车从上海虹桥始发,平稳加速,贴地"飞"向首都北京。到北京的最快时间也由原来的10小时缩短为4小时48分,一天跑一个来回没问题。 2017年,复兴号列车诞生了。这列从大脑到心脏全部"中国造"的列车从9月21日起以时速350公里的速度驰骋在京沪之间。 去年我出行去北京,乘坐舒适便捷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4小时18分就抵达首都了。此刻,复兴号列车如一条腾起的银色长龙向前飞驰。车内平稳舒适,每位幸福而兴奋的旅客脸上都洋溢着自豪,恰如两片相似的树叶,展示着一样的温馨。鸣笛、起程、飞驰,仅几分钟,大都市里的高楼大厦在转瞬间就被远远地甩在后边,车厢显示屏上滚动的数字很快跳到了200、300多公里以上,后来速度就保持在每小时350公里。时速350公里,相当于每秒钟前进100米,相当北京奥运会100米短跑世界冠军、牙买加的尤塞恩·博尔特奔跑速度 9秒69的10倍!窗外的景物在高速后退,钻入耳朵的车轮与钢轨的摩擦声却十分和缓,远比地铁的疾驰声要轻,比飞机的轰鸣声要柔。 高铁,这张"中国名片"正闪耀于世界之林。时代,经常被称为时代的列车,这个说法多么准确生动!此刻,一抹不断加速的亮白正在把时空逐渐打开,一个民族的背影在穿越之中愈加深远!列车和时代互为比喻,一起飞跑前行! 我从绿皮火车年代走过来,每当回忆起过去生活在铁路边、工作在铁路单位以及乘火车、开火车的那些日子,我的耳边就会响起"呜呜"的汽笛声。看到现在铁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我打心底对新中国的巨大变化由衷感慨和自豪。 今年3月,我坐高铁到广东汕头旅游。呼啸而来的高铁列车从我们身边飞驰而过,相互交会时的那种速度实在令人震惊。作为一个铁路作家,我特别珍惜火车悠悠的风笛声里奔涌着的激情和遐想,留下的新时代铁路发展那份美妙的意境;当我品读自己曾经写下的大量诗歌和散文时,伴随这份意境,眼中的文字也变得更加深邃、隽永。 是的,火车可以细细地用心品读。从蒸汽到内燃,再到如今的电力火车;从时速30公里缓慢摇晃的绿皮车,再到贴地飞行的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每一次跨越,都让我这个"老铁路"引以为豪。当年每一个铁路人上下求索、奋斗拼搏的美丽身影,至今依然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一部讲述中国铁路70年的华章,正由这些无数平凡而伟大的故事汇就,永远闪耀心灵的彩光。 铁路,见证着新中国的光辉岁月,也创造着由弱到强、由追赶到领跑的发展奇迹。铁道上留下了我青春的快乐以及放飞心情的愉悦,实在让人感慨万千、荡气回肠,我们是中国梦真正"在场的"开创者、建设者。 我想自己真的是赶上好时代了,高铁与我同行,它在无形中见证了我的腾飞梦。我将继续乘坐高铁驰骋在中国大地上,继续我的铁路梦。 钢轨是火车的依托,铁路是人生的舞台。光阴似箭,如今我已进入了始终充满着自豪和幸福的古稀之年。我深爱着奋斗了一辈子的铁路,脑海中时常会想起当年在沪宁、沪杭线上牵引货物列车的情景。每当于此,总会感触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