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墨家篇中国古典管理思想的统一


  墨翟,俗尊墨子,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位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其所创立的墨家学说在先秦时期影响极大。中国古代农民身处社会最底层,无论内忧或外患,遭受苦难最深的永远是农民。此种苦难决定了农民阶层的心声永远是期盼天下太平,而在农民阶层看来,天下太平无外于人人相亲相爱,此即墨家思想的核心——"兼爱"。"兼爱"思想的实践要求是:上不压下、大不欺小、强不凌弱、众不暴寡、贵不轻贱、富不嫌贫等。因为墨家学说有庞大的群众基础,故与儒家学说并列成为东周显赫一时的学说,简称"显学",其时学者身份"非儒即墨"。
  "兼爱"倡导一视同仁
  墨家"兼爱"思想是一种没有差别、一视同仁的博爱思想,其虽美好,却要面对一种无法挣脱的现实困境。例如,邪恶的张三欺凌善良的李四时,墨家定会上前劝说,如若张三不予理睬,怎么办?教训张三会违背"兼爱"思想,坐看李四受欺亦会违背"兼爱"思想,这是墨家无法挣脱的现实困境。墨家"兼爱"思想因符合农民阶层利益而被推崇,却因无法突破现实困境而逐渐谈出大众视野,终使墨家如同划破夜空的流星一般,闪耀即逝。在困境挣扎中,墨家走上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其一,墨家是农民阶层代表,農民是在征服自然中求生存的群体,当"兼爱"思想遭遇现实困境后,部分墨者便把精力转移到研究自然科学和劳动技术上,从此走上科学研究道路;其二,在"要不要教训张三"的问题上,部分墨者把"兼爱"思想演化成"义"而果断教训张三一番,从此走上锄强扶弱的江湖游侠路,但锄强扶弱必会动用私刑,故使部分墨家分支逐渐演变成黑社会组织甚至恐怖组织。
  墨家一视同仁的"兼爱"思想虽因现实困境而急速流产,但在视奴隶生命如草芥的东周社会,其爱的思想可谓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最大进步,其博爱的光辉亦将永远照亮人类文明进程。有人或问:墨家思想如此善美,何以困之其境、戛然而止?其实,这是墨家的阶级局限性所致。如前所言,墨家为农民阶层代表,农民阶层身处社会最底层,得到的利益分配非常少,农民为求生存必会十分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否则原本艰难的处境会更加艰难而影响生存。
  简单来说,农民个体的特性就是只能顾及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否则没法活。农民个体只顾自己、只顾眼前的特性表现为群体特性时,就是利益均沾的平均主义,此即墨家"兼爱"思想的起源。"兼爱"是一视同仁的"平均的爱",当"平均的爱"遭遇"公平的爱"时,墨家就会在"邪恶的张三欺凌善良的李四"问题上陷入两难境地,两难境地自然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劝阻不了张三就拂袖回家研究种地去,二是劝阻不了张三就行侠仗义将其暴揍一番,而这两个结果都无法让墨者再继续坚守其信仰,结局只能是分崩离析、瞬间消失。墨家平均的爱是一种个体小爱,而非群体大爱。
  公平既为大爱
  时下,无论社会管理领域还是企业管理领域,人性化管理虽是倍受追捧的管理新概念,但其灵魂却是墨家"爱"的一脉相承,形体是墨家"善"的衣钵相传。
  人性化管理绝非新事物。然而,诸多管理者在人性化管理中常步墨家个体小爱之后尘。比如,有的企业在薪酬体系中设有工龄工资,目的虽是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但体现出来的却是对老员工的人性关爱。然而,在同工同劳情况下,对老员工的人性关爱却是对新员工的隐形伤害。有人或不以为然,认为只要新员工的工龄足够长也能受此待遇。此逻辑貌似在理,但若取消工龄工资,新员工虽不会因此得利,却会非常高兴,高兴的原因是什么?无外于伤害停止。所以,工龄工资是对老员工的一种小爱,这种小爱却是对新员工的人为伤害,既有人为伤害就谈不上真正的人性化管理。有人或说,取消工龄工资,新员工虽高兴,但对老员工却是一种伤害。其实不然,老员工虽受伤害,却非人为施加的伤害,而是老员工"不劳而获"心理的自伤。老员工在企业工作期间,其有选择离开的自由,留下来是出于个人自愿,现若以其"自愿"来索取好处费,犹似女人自愿嫁给男人30年后向其讨要"服务费"一样,伦理上说不过去。再者,老员工虽为企业贡献多年,却非无偿贡献,其贡献1年就有1年的回报,贡献10年就有10年的回报,从市场角度讲,两者互不亏欠。
  管理者或许会在感情上感觉亏欠老员工,但感情归感情,却不能感情用事,否则就不是人性化管理,而是人情化管理。真正的人性化管理,其核心思想是对整个群体的大爱,而非对个别人或部分人的小爱。小爱讲的是什么?小爱讲的是感情;大爱讲的是什么?大爱讲的是公平。公平是什么?公平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单位、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发展进步的基石,公平是对群体所有成员的大仁、大义和大爱,公平是群体所有成员望眼欲穿的最大期盼,公平是下属誓死追随的要诀。中国墨家"兼爱"因是感情小爱而非公平大爱,此即注定了其最后的宿命。再者,话说"天下根本,人心而已",人心根本又是什么?人心根本,公平而已。纵观古今,孰能举出"公平灭、人心在"的例子?故王夫之有云:"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
  公平既为大爱,如何维持公平呢?此处重拾以前讲过的例子:体硕健壮的张三与弱不禁风的李四擂台比武,纵使张三必胜无疑,但若裁判未经二人切磋就直接判定张三胜出,李四必认为不公。再如,选人用人中,王五因杰贯古今而被直接启用,其虽合乎唯才是举主张,但众人会服气吗?肯定有人不服,不服就是因为不公。我等常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真正的公平不是结果的公平,而是过程的公平;没有过程的公平,再公平的结果也将被定义为徇私。故而,欲使公平的结果深入人心,首当确保过程公平。何以确保过程公平?管理实践中,过程即规则,规则即法制。法制,公平的基础;法治,公平的关键。法制不立,公平就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法治不成,公平就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没有公平,就谈不上大爱,故儒学集大成者朱熹曰:"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于人君正心术以立纲纪也",商鞅亦曰:"法者,所以爱民也"。再者,以爱为主题的人性化管理,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又以何为本呢?商鞅曰:"民本,法也",以人为本就是以法为本。
  欲成墨家之爱,必求公平之理;欲求公平之理,必求法治之成。法治看似无情而有违墨家"爱"的倡议,殊不知,法治虽无情,却是无情的大爱。情是爱的边缘,无情即无边,无边之爱即大爱无疆。有情无爱,有爱无情,此即道家"有无相生"之理。
网站目录投稿: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