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特殊性,作者从"选择"、"深度"、"输出"这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了分析解读。 (本文为2018年12月22日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千人大会上的分享内容) 大家好,我是判官,今天不聊产品,想和大家聊聊我们作为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 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做产品经理有十五年了,之前在手机设计、手机渠道、安卓ROM开发领域的三家企业工作过,这三家都是行业内最早和最大规模的。2009年后,我的工作重心逐步由硬件过渡到软件,由移动终端过渡到移动互联网,创过业,在快手待过一段时间。也就是说,我的产品工作,始终是围绕移动端开展。 我的另一个身份是科技作者。从2015年开始,我陆续在网上发表文章。因为出自产品经理视角,相比媒体视角有些优势。今年,电子工业出版社把我的部分作品结集出版,就有了《产品觉醒》这本书。 开始我们今天的话题。 今天是冬至,开始数九,天气越来越冷。今年冬天的行业比天气还冷,大家都知道,近期各大互联网企业开始裁员或者冻结招聘。更糟糕的是,这种增长放缓带来的人员缩编,会成为常态。一方面,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新人涌入职场,另一方面,互联网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职业年龄天花板偏低,基本上35岁就很难在一线继续战斗了。今年冬天不仅很冷,而且令人焦虑。 而对抗焦虑的策略,常见的有锻炼身体、努力工作以及学习。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不用说了,论努力其实人的体能精力也是有极限的。说学习充电的话,除了看书,来起点学院也是非常好的选择。而针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特殊性,我分享一些个人的建议。 字节跳动工作的同学可能知道,字节跳动内部IM工具lark的启动页是这样一句英文: Developing a company as a product。 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并且,在这个思路上我适当延伸一下,变成: Developing youself as a product。做你自己的产品经理,把自己当做产品来打造。 这也是我的文集《产品觉醒》的主题。 产品觉醒,第一层含义是超越狭义的产品形态,窥探产品背后的商业逻辑和价值;而第二层含义,则是产品背后人的觉醒。至少的,也是作为产品设计者的,产品经理的觉醒。 这几年有很多培训机构和课程,教人入行做产品经理,教人各种产品分析、设计思路。这固然很好,因为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需求量,近年来确实水涨船高,薪酬一路看涨。但居安思危,我们必须意识到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时代局限性,以及今年互联网行业整体的增长停滞,给包括产品经理在内的互联网职业发展带来的限制。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提倡产品经理在研究、设计产品之余,也应该拿出相当的精力,为自己当下的进步和未来的发展,有意识地进行研究和设计。具体来说,就是把自己作为产品进行设计、迭代升级、增长运营、获客(求职)、转化(升职)、变现(赚钱)。 如果把产品经理的职业生涯作为一场考试,像其他考试一样,这场考试也有三部分,也就是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对应这三个阶段,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点,值得反复强调:选择、深度、输出。 先来说说选择问题 人生大多数机会和失败都来自选择,所以说选择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而缺乏信息和判断,盲目的选择,虽然也存在踩中风口的机会,但这种赌博式的选择,不是我们所提倡的。 风口论这几年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它的基本逻辑也很简单:选择赛道比个人努力重要。实际上,我所接触到的,赚钱的企业和生意没有很辛苦的,都是选择和时运所致。 所以问题就变成了下一个风口和快车道是什么,以及如何选择和加入,从而开启个人的开挂模式。但实事求是地说,大多数受益于风口的人和企业,都是偶然的结果,并非开启了上帝视角。极少数能够准确判断和参与风口的人,也多半是因为信息来源和资源独特,这种能力不具备可复制性 企业和人一样,都是受益于或者受困于选择。以手机行业为例,小米2011年进入,踩中了功能机向智能机过渡、安卓系统的技术成熟、中国3G网络覆盖成熟以及微博这种社交媒体的低成本营销四大红利。而2014年进入手机行业的另一家企业,则是错失行业的窗口期,连唯一的3G 向4G过渡的产品红利都没抓住。 人的职场生涯,前五到十年是基础,中间十年是关键,再往后基本都是在享受前期选择和努力的红利。因此,入行和择业选择,是影响人生的最为重大的选择。如何用动态的思维去观察行业和公司,如何超越媒体报道、通过其他渠道挖掘潜在数据和信息,如何挑选适合自身的职业路径,都是一门学问。 入行择业这件事,有三个关键因素,即"时间点"、"发展的眼光"和"突破规则"。 时间点 我就职的第一家公司,喜欢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聘应届生。研发部门有几位早期进入的本科生,经过三年打拼,已经做上了业务主管。而他们的本科同学,读完研究生后也应聘进入该企业,成了老同学的下属。 很多企业和行业在发展早期,由于知名度和阶段问题,无法吸引特别优秀的员工,在学历、学校方面,对应届生的吸引力也不如一些名企和国企。然而时过境迁,坐上风口的企业在发展以后,对于人才的选择进入买方市场阶段,便有更多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任其挑选。 因此,特定时间点和时间窗口带来的机会,是无法复制的。BAT 创业早期,甚至在2010 年以前,都无法吸引一流的应届生加盟,当时最优秀的通信、计算机、信息技术类人才都热衷去外企。 因此,"早加入"是对于任何企业和行业都适用的法则。但有的朋友会说,这个道理我懂,但如何避免事后诸葛亮? 用发展的眼光看行业变迁 2000 年后的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中,很多机会往往蕴含在貌似极不靠谱的新企业和新行业。那些被命运的洪流推来推去的年轻人,一不小心就可能遇到一个史无前例的机会,从而大有斩获,获得远高于普通上班族的收益。 而一路按部就班上大学、读研读博的同学,大多数进入了体制内和外企这种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正所谓河东河西,没有永恒不变的优质企业。2014 年后,能源、电信、金融这类曾令人羡慕的行业,受到新的经济和行业形势冲击尤为剧烈,减员增效、压缩福利,成编制的队伍被挂起被转岗,这种之前大家无法想象的情况,就真实地发生了。 而工作10 年,基本上代表着人的职业能力、人脉和技能树,已经形成路径依赖。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面对行业的动荡,是否还有能力重新进入新的领域,和年轻人拼搏,这都要画个大大的问号。 说到底,真正不变的唯有变化。居安思危,甚至主动拥抱变化,才是真正的应对之策。同时,千万不要高看个人所谓的能力。只有时势造英雄,少有英雄造时势。个人在行业变化的洪流和风口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所谓发展的眼光,就是在入行前,复盘某个行业过往的发展与现状,判断该行业处于哪个发展阶段,是否在未来存在被大规模取代的可能性。尤其对于工作几年后认为自己入错了行的年轻人,再次选择行业的时候,更应该根据之前的经验和教训来谨慎选择,不行就找一下目标行业的业内人士,了解一些情况。 突破规则 中国式的应试教育,最大优势是毕业生都具有不错的基础知识,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他们对学术和工程问题可能得心应手,但对社会和行业的变化,缺乏必要的前瞻性。 具体到工作和事业,就是这部分人,脑子里的条条框框太多,缺乏灵活的变通。这种思路的板结,与当代中国的快速发展,显然是不相称的。当机会来临、规则变化时,由于墨守成规带来的保守思路,很有可能使他们拒绝变化,错过机会。 更激进一些地说,回顾历史上有所成就的商人,很多人勇于打破、重建规则。仅从互联网行业而言,马云敢在互联网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就布道电子商务,马化腾做QQ 做微信OTA 业务单挑运营商,滴滴的程维组织出租车、私家车提供出行服务。 风险和收益从来都是对等的,如果你来做企业,这些挑战规则的事情,你敢做吗? 俗话说,"不能只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当你进入一个新兴的、前途未卜的行业和企业时,你其实是在用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去赌一个未来。如果一定说这种选择比起赌博有什么不同,只能说这里有一个规律,就是凡是挑战现有规则和利益群体的行业和企业,有很大机会去成就一番新的事业。所谓不破不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人讲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后喻社会,即不再依赖老年人的经验,而要多看年轻人的奇思妙想与冲劲。这个道理可能有点偏激,但应用于当下的中国社会,还是有点道理的。年轻人的不安分与很小的沉没成本,使得他们对规则的挑战,显得特别有杀伤力。而种种机会,就蕴含在这规则的新旧更替中。 选择的另一面,就是我们即使不知道下一个风口在哪,但至少要知道自己是否正处于一个火山口或者地震带上。对自身当下所在行业的理解和判断以避险,是每个职场人必备的素质之一。 对于这方面的信息收集和判断,我建议大家多结识不同公司的小伙伴,多交流,不要对媒体上的信息偏听偏信。以我这几年与企业媒体和公关打交道的经验来看,企业对外披露的信息,在真实性和时效性上是大打折扣的。想了解靠谱的行业信息,还是需要自己深入进去,多交朋友,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 总之,关于选择,建议大家多留意市场变化,规避风险,尽早离开走下坡路的行业和企业;对于新的经济和行业趋势,尤其是打破现有规律和规矩的趋势要特别留心,与其被颠覆,不如主动投身作为颠覆者。 说完选择题,再来聊聊填空题 如果说选择题是考核我们思维的广度,那么填空题我归类于深度,也就是硬核技能,也是产品经理们正在遭遇的最大挑战。 虽然自己也是产品经理,但我必须要黑一下产品经理这个职位。脱离了企业体系配合的产品经理,战斗力非常的差,以至于放眼国内国外互联网发展二十年,基本没听说过有哪个知名产品,创始人是产品经理。 所以所谓的深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生产力,意味着输出价值。销售可以卖货,运营可以推广拉新优化数据、设计师可以出图、程序员可以敲代码,那么产品经理的输出是什么呢?产品文档能产生多少独立的价值呢? 以当下的趋势,产品经理的自我发展,需要紧跟生产力,换句话说,如果今天你的企业突然不要你了,你单枪匹马无需借助任何企业、个人和投资,可以养活你自己,这就是所谓的生产力价值。 关于产品经理把自己做深,我也有三点解读:业务、硬核和增长。 业务要做到:专、精、通透 以当下互联网产品的细分程度,很难有产品经理的经验可以覆盖到各个垂直类别。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产品经理的履历上先后做过游戏、电商、社交、O2O,这个人大概率是要失业的。 所以,在工作三年之内,你必须找到你业务的主线,然后成为这条业务的专家。你需要了解的,远不止产品文档的撰写和各种原型工具,而是需要对这个垂直业务的商业逻辑烂熟于心。以老板的高度来要求自己看问题、看行业,让自己像商人一样思考,而不只是停留在具象的产品上。 你需要对所在企业的业务流转、配套的供应商体系、财务支撑都非常敏感,这一方面需要你真正热爱这个行业,另一方面你可能需要参与大量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最后你还需要对财务和数据非常敏感。 而在工程能力上,你需要更加硬核 什么叫硬核?我举个例子,以前的产品经理很多的时间在于消化所谓用户需求。而这当中,哪些是真正的用户需求,哪些是老板和领导意淫出来的需求,哪些又是你自己拍脑袋的需求,无所谓。数据分析很多也是流于形式。用户大盘在涨,热钱涌动,产品经理很多情况下,沦为文档工具。 而现在的大环境下,用户大盘增长到头,而很多技术手段正在代替人的主观判断。乔布斯、张小龙这种产品经理以后大概率不会出现了。以后行业是否还需要传统的用户产品经理,其实都未可知。以后是一个"万事可量化、不服跑AB"的时代,产品设计环节,企业需要的,更多是可以写文档、搞定用研、体验、交互到直接出图切图的产品设计师。 单纯的产品设计和需求管理技能,已不能满足企业对产品经理的需求。各种复合型职位的诞生,对产品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晋升?交互设计能力是标配,图形设计、项目管理最好具备,python能自己撸个爬虫或者机器学习用例那是最好。否则,没有硬技能,无独有资源,经验又会被快速更新的工种,怎么都不像是个有前途的工作。 所以,如果你已经走过了产品经理的初级阶段,我建议你抓紧往硬核产品经理的路线上走。比如,数据产品经理、算法产品经理、策略产品经理。说到底,硬核的目的,是让自己离生产力工具更近一些。换个说法,就是具备工程能力,可以直接参与生产过程。 而增长,则代表着业务全流程执行力,对交付负责 近两年随着增长黑客概念的提出,增长职位的重要性越发受到重视,产品经理们要么被增长部门所统领,要么直接升级为增长官。究其原因,就是企业越来越向员工要绩效。而对于产品成熟期的业务线,增长指标显然比产品设计更容易量化。 增长角色需要统领业务全流程,需要的技能也超过传统的产品经理的技能树,需要你对营销、流量采购、品牌推广、运营、技术、地推、商务合作等企业各业务环节有所理解。说白了,老板需要的只是结果,而能产生结果的一切过程,整合起来运行的效率越高越好。那么,你想做那个整合角色,还是被整合的角色呢? 所以,填空题做完,你会发现,你已经具备老板的素质,最起码也是个体户了,自己就可以运转起来,产生商业价值。 最后说说问答题,也就是输出 上周末我去看了张学友演唱会。张学友这一轮巡演已经启动两年了,累计超过两百场,光上个周末在北京就连开三天,每天载歌载舞演满三个小时。要知道张学友今年已经57岁了,我不禁在想,我57岁的时候,即使有这个体力,但还有能力挣钱吗?张学友演唱会的票特别难抢,北京最高1880档位的票一开票就秒空,这么受欢迎,当然不是因为他勤奋,或者被做成了表情包,而是因为他出道34年,经典作品实在太多。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的作品当然是一个个产品了。但你不妨想象一下,当你57岁的时候,你还会在做产品经理吗?即使你当年是微信的产品经理,到那时微信都未必存在了,大家能记得的,顶多只是张小龙,而不是你,更没人在意你岁数大了有没有工作、有没有收入。 对于IT互联网这类职业技能和发展方向快速迭代的行业,一方面,职场老人的经验和技能面临快速贬值;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使得跳槽和再就业的年龄线一降再降。 有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三年,大型集团型企业也只是7到8年。而对于公务员以外的打工族,这样短暂的企业寿命,显然是无法涵盖你几十年的职业生涯的。因此,职场发展的可持续性,无论押宝在现任企业还是前任企业,都是十分危险的。企业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继续为你提供职位,而职场也未必会一直认可你的经历。 打造你独立于企业之外的、个人的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让市场的认可,回归到你的个人价值,而不是你待过的企业、参与过的项目的名声,所以,把自己打造成产品的终极目标,是个人的产品化、IP化、品牌化。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现在开始积极输出。一方面,输出会促使自己更有质量地输入,进行学习充电。另一方面,输出尤其是图文形式的输出,如果内容具备长期传播的价值,对于打造个人品牌、向上管理和企业招聘,是非常有利和有性价比的。 作为产品经理,产品的大方向往往还不是自己做主,成功率大都不可知。输出的一大好处在于,你的同行大都不输出,这时你只要开始输出和写作,影响力就超越了大多数同行,甚至超越了行业水平在你之上的同行。这种性价比和效率,显然远大于做产品。 我能够想到的最简单的输出方法,就是写作了。 一个从业者输出内容,其品质是有基础保障的,更可作为建立和扩大自身影响力、结识结交更多朋友的途径。文字和影像本身就是一种复利劳动,内容的影响力,无论在时间和空间维度,都是一般劳动的价值输出难以企及的。每个人都应该尝试用成体系的内容对外输出价值,创造属于自己的复利,而不是只懂得发个朋友圈和微博。 科技行业早期的大佬,大都是因为泡论坛、码字而相互结识。后来一大票博客、微博、公众号作者,由于持续输出内容,个人影响力显著提升,很容易为他们带来一些机会,无论在自己创业还是进入企业时,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即使对行业新手,坚持写作同样是有必要的。想想有多少人在高考之后,就再也没写过超过800字的文章? 写作也并不是什么艰难的事情,不需要博览群书、文采飞扬,只要你逻辑清晰、言之有物。而持续的输出又会促使你进行持续的学习和思考,最终会令你受益。 以我自己为例,几年写作积累的文字,可以结集出书,其实也是占了大多数产品经理不写作的便宜。我作为通信专业出身的工科生,在文采方面没有太多优势。但是,因为从业时间长,我希望通过文字来记录和分享自己对科技行业、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业、以及创业的一些思考和见解。从2014年开始,我陆续在知乎、虎嗅等平台发表自己的文章,并且陆续得到更多平台的入驻邀请,并在2017年秋天得到电子工业出版社的书约。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写作是一件先有数量后有质量的事情。保持一定频率的文字输出和分享,可以整理你的工作思路,促进自己的思考,并且将知识升华为见识。 日积月累,通过不断输出有价值的文字,拥有个人品牌与行业影响力,在求职时优势明显;而更大的优势,就是你通过写作,扩大了自己的行业交际圈,甚至让许多优秀的人主动靠近你,向你开放他们的交际圈,从而给你更多的职场甚至人生选择。 《腾讯没有梦想》这篇文章的作者潘乱说过一句话: 有品质的写作是最好的社交。 比如我,就是通过写作,结识了包括王俊煜黄海均布棉老师和张涛老师在内的、许多优秀的互联网从业者和创业者,并邀请他们参与了我《产品觉醒》这本书的内容创作。出书本身其实赚不到什么钱,但有著作会对日后的社交与合作,提供很多便利。 总之,通过写作打造个人影响力、拓展社交圈子、输出价值,并进一步促进自己的学习,是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非常好的方法。 最后总结一下,我给大家的个人发展建议,首先是多收集信息,勤于思考,做出正确的职业赛道选择,第二是锻炼硬核技能,超越简单重复劳动,提升自身的生产力价值。第三是保持输出,持续的写作是门槛最低的个人增长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