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而小天下,清明那天,我喘在十八盘上,当比肩一老兄时,发现他比我喘得还凶。他的同伴污他"四十刚到,内瓤就空了" 。 "先别黑我,比起‘92中年危机的宝宝们,我这修行就算不差哩。走,接着上,士不可以不弘毅嘛。" 我暗忖,若教山有意,惟遣一精神。就像眼前卷着裤管露出健肌的泰山挑夫,职场上也似这种生存实验,挂失不得生命在场的攀登。 有道社交网上祭出形象,满脸胶原蛋白的90后在跟广告碰瓷:"人到中年,感觉身体被掏空。" 当然,也不该把他们算做行为艺术,只不过将抱怨转个弯儿来表述。58同城调查显示,超八成职场人存在"中年危机感"。美国心理学家奥特·贾克斯这样定义中年危机,有压力的人渴望再次感受青春,不满于目前的经济、工作或社会地位。 古人感叹年华易逝,多来自对短寿的恐惧。秦淮美女柳如是在20岁时就吟唱:"首比飞蓬鬓有霜,香奁累月废丹黄。"大有美人迟暮之感。而今人口中的中年危机,多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从"职场宝宝"到"职场大叔"的心态,实则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卢梭早在二百多年前就说过,我们的痛苦产生于愿望和能力的不相称。 我所在的奥菲斯大厦里,常可瞥见敞着门的写字间里,三五个稚气未脱的小伙伴以"葛优躺"的姿势敲打着键盘。想必这种"低姿态"努力,正顺着互联网密集的毛细血管不断蔓延。 不消说,这些赫赫无名的先生却抱着"出名要趁早"的心态。真是人微心重啊,不纠结才怪哩。先别想让"假危机"人士跳脱"低水平勤奋陷阱",首要任务该是端正职业姿态。立马坐直了,别躺着!是战士就敬畏职守,擦拭武器。这武器可以是信仰,也可以是竞争力。 有位老师给我介绍男朋友时嘱我说:"人的长相可以骗人,但背影是骗不了人的。"可见,"蓦然回首"是理性的,看相不如察神。"神"姓精,修行"精神"二字,區间需矫性、正心、立身、应世。还生鲜着呢,精神头儿就没了,那才叫大危机。 谁愿意还未成长就已老去?心理学家詹姆士·霍利斯说过:"中年危机不是一场按时到来的考核,而是一次心理体验。"对岁月折旧的妥协不是体验。 世间所有看似偶然的成功都是一部预谋已久的奋斗史。彼得·德鲁克早就给危机中年人提供了经验:学会自我发展、自我定位,并在50年的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投入。 警觉危机的昏暗,投入积极的色彩,就在当下。就像攀援到玉皇顶上看日出霞光,未来不会比现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