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飞 曾国藩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满腹经纶,脑袋里装的都是智慧和文化,但他在刚做官的时候,其实不善于言辞,也就是不会与人说话。刚到京城的时候,曾国藩不与人交流,每天与书为伴,也没有人来打扰他,他也乐的清闲,但直到入宫当官后,曾国藩却发现自己完全不敢在皇帝面前说话,皇帝的光芒对他来说太耀眼,气场强到让他完全不敢抬头。 曾国藩当官后,经常有人来求他办事,直接拒绝太不给人家面子,但不拒绝又不是他的本意,时分苦恼。而且随着时间流逝,他发现当官要见很多陌生人,有的是一方富甲,有的是当朝大臣,有的是衙门衙役,甚至还有洋人,而他却完全不知道怎么与对方交流。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曾国藩发现有些没有学问和真才实干的大臣,上奏时却头头是道,说到精彩之处皇帝还频频点头。 低头看看自己,空有一肚子知识,却因为胆怯而不敢在朝堂上发言。为了锻炼自己的勇气,也为了提神自己的气场,曾国藩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但却是看书越多越胆怯,对提升自己没有帮助不说,而且还让自己更加怯场了,真是话到嘴边又咽下,每每与人交流时,本来已经在脑海里组织好措辞,但关键时刻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当真尴尬至极。曾国藩对自己说,作为一国重臣,可不能如此呀。 下定决心提升气场,寻找各种方法。有段时间曾国藩迷上了佛经,他本就喜欢读书,满腹经纶,崇尚儒家学说的曾国藩,在看了佛经之后,总觉得佛经和儒家学说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却找不到这个问题的源头在哪里,百思不得其解。曾国藩出了名的好学,随即决定找一位佛学大师去探讨一二,于是便来到了报国寺找到了一真长老。 曾国藩见到一真长老之后惊为天人,他眼中的一真长老仿佛即将成仙,说起话来有条有理,丝毫不紊乱,而且听着非常舒服,听他讲经的百姓们更是虔诚无比,对一真长老顶礼膜拜,随即曾国藩决定向一真长老取经,询问如何增加气场。而一真长老只说了两个字,抑怒。 文飞观点:如果想要有气场,必须要学会抑制自己的怒火,就算很生气,但也不能表现在脸面上,更不能让人看出来,也就是喜怒不形于色。如果真能做到不轻易生气,面对让自己的生气的人或事情,也不轻易动怒,那你的胸怀就非常宽广,气场自然也就上去了。在这里文飞要提醒的是,境界到了再抑怒,否则只会怒火攻心,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