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经常可能会在电视剧里面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推出午门斩首",是说一个犯了死罪的罪人,要把他在午门这个地方斩首,午门这个词也就成了很多人眼中斩首的代名词。但其实,午门虽然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真正的午门和斩首并没有任何关系,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句话呢?真实的午门究竟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午门在什么地方 午门是北京故宫紫禁城的正门,平面呈"凹"字形,其形制与南京故宫午门一致,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 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明清也把午门称为五凤楼,沿用了从隋唐时期流传下来的五凤楼之名。午门上部为门楼一座,两翼俗称"雁翅楼",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称。 午门城楼在明代也称之为五凤楼。《春明梦余录》上说:"午门即俗所谓五凤楼也。"其实,这种俗称的来源,比午门早得多。 《明一统志·庐州》记载:"五凤楼在府城上。唐天祐中,张崇筑城创楼,凤集其上,因以纪瑞。"五代时,梁太祖曾在洛阳重修五凤楼、朝元殿。这时已有命名为五凤楼的建筑物和城楼。至于成为宫城门楼的名称,则见于《宋史》的记载:在西京洛阳有"宫城周回九里三百步。城南三门,中曰五凤楼",并注:"因隋唐旧名"。 可见明清也把午门称为五凤楼,当是从隋唐、宋代流传下来的。 2、午门始建于明朝,并非处决人犯之地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之上,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也就是朱棣迁都北京的前一年。因为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而取名"午门"。 虽然我们经常听到"午门斩首"这句话,但实际上午门并不是用来处决犯人的。午门虽是紫禁城正门,但远算不上皇城的正门,在其外侧还有端门、天安门(明称承天门)、大清门(明称大明门),可以说午门是比较靠内的一道门户。整个皇城就相当于皇帝的家,而午门就在院子里面,乃是皇家重地,皇帝岂会在这里处决犯人,让自己家院子见血? 另一个原因就是,古代处决犯人,很大程度上有着以儆效尤的震慑作用,因而古代处决犯人的刑场通常设立在人流比较集中的闹市,以明朝为例,明朝处决人犯的地方要么是柴市、要么是菜市,这样方便百姓观看,从而对百姓起到震慑作用。而午门由于在紫禁城内部,广大百姓自然是没办法旁观的,是根本无法起到震慑作用的。 3、午门虽不用于处决人犯,但却是廷杖之地 午门虽然不是刑场,但却是皇帝用来教训大臣的地方,在明朝时,一旦有大臣惹恼了皇帝,便会被以"逆鳞"之罪,绑缚至午门前的御道东侧施以廷杖,要知道"打屁股"也是会打死人的。而让午门"恶名在外"的,则主要是明武宗朱厚照和明世宗朱厚熜。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叛乱,明武宗朱厚照于是便想要趁机南巡,结果遭到一百多位大臣的跪求劝阻,正德一怒之下对舒芬、黄巩等130余位大臣施以廷杖,这一打当场就打死了11人。此后,为图个耳根清净,朱厚照更是下旨"再言之,极刑"。 嘉靖三年(1524年),朱厚熜在继承了皇位之后,为了追封生父兴献王为帝,与大臣们展开了激烈的"大礼议"之争,而在这场斗争之中,朱厚熜遭到了群臣的一致抵制。在杨廷和、杨慎、和编修王元正、给事中张翀、何孟春、金献民、徐文华等人号召下,一百多名大臣在左顺门外长跪不起,意图迫使朱厚熜改变主意。朱厚熜震怒之下令锦衣卫逮捕为首者八人,在遭到更大抵制之后,又下令将五品以下134人下狱,四品以上86人停职。七月二十日,锦衣卫请示如何处理逮捕的大臣,朱厚熜下令将四品以上官员停俸,五品以下官员则施以廷杖,结果打死16人之多。 可以说,一旦被拉出午门施以廷杖,那么接下来命运如何完全就成了未知数,只要监刑官愿意,几杖下去就能要了你的命,这种情况下,官员岂会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