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下厨房产品分析报告


  下厨房APP是一款供用户记录和分享菜谱的相关做法与饮食知识的平台,本文从产品的角度对下厨房APP进行分析,梳理产品的几大功能模块,并对运营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产品定位及用户分析
  1.1 产品定位
  slogan:唯有美食与爱 不可辜负
  下厨房是一款经典的美食类app,集合了菜谱、商城、社区等功能为一体。
  从功能角度上来说,下厨房app包括菜谱、购买食材、厨具、菜品分享和评论等;
  从用户角度来说,此app包含了从用户决定做什么菜、到采购食材、按照菜谱做菜、做完后的分享,几乎做饭涉及的整个过程。
  下厨房app的一大特点在于UGC——用户自己上传菜谱,社交基因是下厨房区别于其他美食类app的本质特征。
  1.2 产品宏观市场分析
  根据易帆千观网站的数据资料,下厨房app虽然在全网领域的排名并不是名列前茅,但是在美食领域和美食行业中,已经远远赶超了其他的美食类app,成为全网第一。
  据上图显示,下厨房app近半年的月指数和日指数趋势均保持稳定状态,月活保持千万以上,日活保持百万以上,说明app拥有一批稳定的用户群体。
  通过对近半年该app的搜索指数进行查阅,发现基本呈现出稳定的趋势,但是在移动端,周六日的搜索指数最大,到达峰值,工作日的搜索指数则是很小。
  与之相反,在PC端,该APP在周六日的搜索指数达到最小,但是在工作日达到最大。侧面说明此app的主要用户为上班时间较为固定的白领人员。
  总结:目前虽然下厨房领跑各大美食类app,成为电商美食领域的领头羊,但是目前app的用户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如何继续促进用户增长和增加用户粘性任然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改善的问题。
  1.3 用户分析
  1.3.1 用户画像分析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该app的用户中在性别比例上,女性占据了72%,男性占据了28%,女性用户为大多数。在年龄分布上,用户年龄集中分布在20-49岁之间。
  从下厨房app用户分布的省份来看,广东、江苏、北京、浙江、山东、上海依次为排名前六,均为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从分布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杭州依次排名前六,均为一线城市,因此可以看出此app的大多数用户居住在消费水平中等或者消费水平较高的一线或者二线城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下厨房app的用户,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青年和中年群体,其中女性占据了绝大多数。
  这说明:大多数的女性在中年左右,已经开始更加关注饮食健康和饮食安全,此阶段的人们不在满足于外卖或者餐厅,更倾向于自己制作食品,更加注重吃的健康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1.3.2 用户使用场景
  想自己下厨做饭,但不知道吃什么,于是打开下厨房寻找一些菜谱
  想吃某种食材,却不知道怎么做好吃,于是专门搜索某种食材的各种做法
  知道菜名,却不知道怎么做,于是找到专门菜品的做法
  会做菜或者精通厨艺,想要分享一下,寻找共鸣或者成就感
  二、产品的功能框架
  2.1 功能框架图
  下厨房app中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菜谱、商城、社区、付费菜谱这四大块,其具体的功能框架图如下所示:
  2.2 用户使用路径图
  下厨房的功能很多,因此使用路径也很多,很难一一列举,因此该部分以用户最为核心的菜谱功能为例绘制用户使用路径图。
  上图所示的路径使用图,满足了用户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使用需求。创建菜谱和上传作品主要是满足用户分享功能,搜索是满足用户知道了某种菜谱然后找到具体做法的功能,发现新菜和排行榜则是满足了不知道想做什么菜品,进而给用户推荐的功能,关注动态则是提高为了用户的粘性。
  三、产品的功能分析
  3.1 菜谱功能
  菜谱功能是作为下厨房app的核心功能,是用户长期使用此app和使用其他衍生功能的基础,如:市集、社区等功能就是以菜谱功能为基础拓展出来的功能,因此菜谱功能是下厨房产生新用户和维护老用户比较关键的一步。
  在下厨房app中也有很多的菜谱区域,如下图所示,包括菜谱分类、菜谱排行榜、本周流行、菜谱合辑和早中晚餐等,可以看出下厨房本身也十分注重菜谱功能。
  下厨房菜谱的分类广泛,总共包含了6大类、48小类,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一种分类的菜谱,菜谱种类和每一种菜谱数量也非常多,据人肉统计,光是可乐鸡翅这一种菜谱下厨房app中就高达200多种,可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根据广大用户对该app的综合评分中可以看出,下厨房整体评分还是比较高的,并且根据网友评论"菜品齐全"、"种类多"、"想做什么饭都有"、"手残党也使用"、"方便实用"等,可以看出来此app对用户帮助较大,好评率较高。
  下厨房app作为典型的UGC型平台,其中用户上传的菜谱占据了平台内菜谱的很大一部分。
  创建菜谱操作需要上传菜谱名、图片、视频、步骤、用料、背后故事、小贴士、分类等信息,满足了会做菜的人想要分享详细菜谱的功能;而上传作品步骤相对简单,只需要上传菜品图片和文字即可,其设置更像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更倾向于让做菜的人分享心情和成品,让用户经营自己的社交圈。
  可以看出:这两类功能的目标群体分别为会做菜的老手和刚刚学习做菜的新手,满足了无论是会做菜还是刚刚学习做菜的人想要分享的功能,并且做出了很好的区分,而且创建菜谱的批量上传的功能也使得创建菜谱的步骤相对较少,用户体验较好。但上传菜谱部分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改善如下:
  (1)上传菜谱不经过审核,用料剂量存在着问题
  经过试验,下厨房app中的菜谱和作品一经上传,马上就会发布,没有任何的审核,使得部分菜谱的质量相对较差。导致有些用户按照菜谱做出来的菜并不好吃,下厨房的菜谱只是多,但没有质量保证,因此需要增加对菜谱的审核,有明显错误和菜品主题不相关的不予以通过。
  (2)草稿箱设置提醒功能
  在上传部分,包含创建菜谱、上传作品和草稿箱这三大部分,草稿箱的设置是为了用户再上传的过程中被其他事情中断,或者菜谱用料不太确定等原因设立的选项,具有提醒和保存的作用,但是提醒的功能有待提高,我认为可以在草稿箱标识后面添加草稿箱中作品的数量,每次用户点击上传界面的时候可以醒目的看到,起到提醒的作用。
  (3)菜谱添加筛选功能
  下厨房中菜谱繁多,由于app的UGC性质,所以同一道菜品往往有很多种菜谱;例如可乐鸡翅这一道菜品就有100多个菜谱,用户在其中可选择性很大,想要学做菜的用户往往通过智能排序、评分最高、做过最多这几个选项来选择,并且一开始的菜单还有评分;但是刚刚上传或者是做过的人比较少的菜单就没有评分,这样会导致用户选择相对集中选择一些成熟的菜谱,不利于菜品的创新,也会打消一些创作者的积极性。
  建议可以增加推荐的功能,利用大数据和算法的功能,促进各种优质菜单的传播。由于众口难调,建议增加筛选的选项;例如,口味方面可以设置:偏甜,偏辣,偏酸等标签,难易性方面可以添加简单、一般、中难、较难、高难等标签,材料:少、中等、较多等对目标用户进行进一步细化分类,给用户做出了初步选择和判断的机会。
  (4)首页添加推荐功能
  通过下厨房app的体验,发现下厨房的菜谱推荐功能,共有发现新菜、本周流行菜谱、菜单推荐、信箱这几大区域;其中这几大区域的菜品推荐对所有的用户来说都是一样的,只满足了最基本的推荐功能;但是每个用户作为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特殊的口味和爱好,大众化推荐并不能精确的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建议下厨房app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使用数据等信息可以结合算法功能,针对不同的用户给出个性化推荐的菜品。
  例如:对于厨房新手可以推荐简单易学的菜谱,针对于喜欢素食的用户推荐多款不同的素食菜谱、对于喜欢糕点的用户推荐奶油蛋糕等,这样能够精准的捕获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在菜单界面的停留时间,增加用户粘性和依赖感,推荐的内容位于早中晚餐和广告的中间位置,同时也可以在收藏和信箱界面下添加猜你喜欢和为你推荐一栏,每日针对不同的用户推出不同的菜谱,具体如下:
  每日推荐功能添加的对比图
  猜你喜欢功能的添加对比图
  (5)界面设置
  菜谱合集内部界面的设计,主要以菜谱的图片为主,文字为辅,查看菜谱字体设计的很小,颜色很浅,初次使用或者对此app不熟悉的用户虽然被做菜图片所吸引,但却很难找到菜谱链接,用户体验效果不好,因此提出改进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I 查看菜谱字体放大,变得更加醒目。
  II 点击菜谱图片,可以打开具体做菜的链接,效果图如下所示:
  3.2 市集功能
  目前app中市集功能的主要体现区域有厨房好物、生鲜料理包、市集折扣精选、市集等,主要目的是经营食材和厨具等,其功能和界面设计更类似于淘宝,下厨房想把app打造成一个专门经营厨房类产品的电商平台。
  目前此区域的产品销售量和评价都比较多,可以看出已经步入稳定经营的状态,并且,下厨房还专门经营自己的自营产品,其策略类似于京东自营,旨在打造菜谱、厨房用具、食材一体化的品牌,并且也和淘宝的一些食品商家合作,进一步扩大了用户群体。
  但是根据用户体验后的评价,发现目前市集方面功能还存在着一些缺点,一是市集在主页做的宣传太多,几乎和菜谱不相上下,有种喧宾夺主的感觉。二是市集里面东西体验较差,让用户不爽。
  建议:市集可以建立专区,不要在主页的一级页面中占据太大的篇幅,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甚至是反抗情绪,可以多放在菜谱页面中或者其他二级页面、三级页面等。二是注重线下服务,提高商品性价比。
  3.3 社区功能
  下厨房app社区功能的区域主要有关注动态、信箱、用户的点赞、评论交流等部分,信箱主要是以发图片为主,这就决定了大多数用户之间的交流还属于轻度交流;所以社区功能还是以用户分享作品为主,交流为辅,所以就导致了社区部分的功能只是保证了下厨房app作品的数量,但在用户停留时间上却不是很显著。
  针对此部分的设置,提出以下建议:
  (1)设立美食短视频专区
  下厨房app的视频主要有厨房studio视频和菜谱首页小视频,视频不是过长就是过短,而且都是教程类的视频,对于用户来说学习的功效大于娱乐。为了增加用户的使用时间,可以在信箱部分增加类似于快手的视频专区,每个下厨房的用户既可以录制吃播视频、做饭视频外,还可以录制生活小视频,下厨房用户本身就很多,具有一定的用户基础,用户在学习做饭之余也可以刷刷视频增加乐趣,增加使用时间。同时还可以邀请著名的吃播主播、美食栏目等进行在线直播等。
  (2)设立交流群
  目前社区部分的交流设置更倾向于个体之间的交流,而且是轻度交流,不利于用户的维系,建议可以增加交流群,比如说:孕妇交流群、宝宝饮食交流、减肥交流群等,这些群体不仅仅需要分享菜品等,更需要交流内在的感受和生活经验,设定这些交流群可以很好地增加用户粘度,而且陌生用户之间可以直接发消息,建议是需要增加验证加好友和删除好友的装置,提高安全性。
  3.4 付费菜谱功能
  下厨房的付费知识模块主要包含会员制、厨studio课堂、电子书这三部分,由于下厨房的用户多为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年轻人,其中女性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并且大多数用户位于一线城市就说明了大多数用户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外,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用户为了愿意自身饮食健康和均衡投入一定的金钱等,因此孕妇餐、减肥餐、运动餐等付费菜谱也有很多的用户。
  目前平台免费的菜谱都是用户创建、分享为主,缺乏专业性,因此可以适当设立一些免费的做菜课程等,用来吸引崇拜专业、信任权威的用户,可以适当增加用户量,也可以促进付费菜谱的销售。
  四、运营活动
  对于UGC平台来说,运营是体系内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厨房也专门展开了厨房活动专栏,用来鼓励用户来参加,有些活动都有奖励,对于参与的用户起到了很好地激励作用,比赛最终评选结果由作品美观度、创意度、点赞数总和这几个方面综合评选得出。
  下厨房的厨房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常规活动,每周末举行一次的"周末在厨房"的主题活动
  在二十四节气举办的厨房活动
  由赞助商冠名的主题类厨房活动
  接下来我将在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4.1 "周末在厨房"、"二十四节气"系列主题活动
  这两类活动都是下厨房自己主办的主题活动,每次活动都有固定的主题。
  "周末在厨房"这种活动每周都有固定的主题,每次活动的时长为一周,用户可以在这期间的任一时间段内参与,每次厨房活动的头图都是从参与活动的作品中选出,类似于小竞赛的模式,能够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对每次活动的参与人数进行统计,发现大多数周末活动的参与人数在900以下,只有少数周末活动参与人数能够达到1000人,并且还有一部分为经常参加此厨艺活动的人…活动的主题包括吃百香果、煮酸梅汤、吃卤味、做冰激凌、吃桃子、啃鸡翅、吃冬瓜、吃串串、吃沙拉等,发现越是容易做、平时吃的次数越多的菜谱,参与人数越多。
  "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除了时间上外,其余的举办方式和参与人数等都与"周末在厨房"类似。
  建议可以扩大奖励力度:如凡是参加此次活动发表作品并分享到朋友圈并获得一定点赞数,就可以得到价值xx元的菜品电子书一份。
  4.2 赞助方举办的作品大赛
  赞助方举办的作品大赛数量也很多,与下厨房自己主办的活动数量不相上下。每次赞助商举办的活动也会有特定的主题,例如:养生美食、养膘美食等,此类活动的周期一般为1月左右,会设立一二三等奖,获奖规则也会标注的非常清楚,参与人数也比较多。
  总结:从参与人数的角度上来说,每次活动的参与人数都比较有限,而且每次的活动都比较常规,并且有些活动没有奖品,对用户缺乏吸引力,参与过几次之后就没有继续参与的热情,而且每次活动都有固定的主题,有些不太擅长此类活动的用户就选择不参与或者参与下一次活动。
  建议:可以和各大卫视著名的美食节目合作,举办一次大型的"高手在民间"的厨艺比赛活动,不局限于主题,不局限于食材。这次活动可以分为两大阶段,一次是线上阶段,根据网友投票和优秀厨师挑出优秀的作品,可以参与第二阶段的比赛。第二阶段的比赛则是线下比赛,可以在下厨房app开启在线直播,为你喜欢的厨师打call,在线直播进行比赛,再由专业评委进行筛选。设置大型的比赛奖项和前期的宣传活动,吸引大量的用户参与。
网站目录投稿:绿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