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析建国初期文艺作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


  【摘 要】建国初期,针对民众的思想状况,党和政府针对民众的思想情况,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为更好的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结合,党和政府利用文艺作品如利用文学作品进行教育、电影戏剧进行渗透、年画进行宣传等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建国初期;文艺作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建国初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1949年——1956年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就是一个人民大众对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由不了解,不理解其深刻内涵,到其内容通俗易懂,能灵活运用的过程。建国初期,为了在全国范围内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党和政府根据新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利用文艺作品丰富多样、通俗易懂并且贴近百姓生活的特点来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建国初期文艺作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历史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描写无产阶级生活和斗争,对于无产阶级本身的文艺创作也是倾注心血的。列宁提出了文艺的党性原则,他认为文艺不单单只是个人的事,应当发展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文艺属于人民,源于人民,服务人民,不是为剥削阶级效劳,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i毛泽东也明确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而利用的。" ii文艺作品不仅具有理论深度,而且具有生动感,它用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迹,形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艺作品。文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会影响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重视意识形态建设,重视文艺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二)建国初期的文艺政策有利于文艺作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建国初期文艺政策的构建,应该追溯到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讲话》中毛泽东以文艺是必须为工农兵服务的和怎样为工农兵服务为核心,从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别是从抗日战争的实际出发,从文艺与人民、政治和生活等多方面阐述了自己对文艺的观点和看法,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促进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53年9月,全国文协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规定:"中国作家协会是以自己的创作活动和批评活动积极地参加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的中国作家和批评家的自愿组织"。1956年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建国初期,我国的文艺政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文艺工作者和文艺作品在正确的政策指导下发展迅速,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周恩来做了很多关于文艺工作的报告,集中谈到文艺方面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按照毛泽东同志作出的"双百方针"指示下进行的,指示人民群众要相互团结,互帮互助,将创作的文艺作品普及并广泛传播。而对于广大的文艺工作者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改变思想观念,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使文艺作品不再虚无缥缈,要真正地能够传播党的政策和思想,着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周恩来总理还强调,必须把文艺工作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联系起来,将马克思主义大教育放到文艺活动中去,要让群众在文艺作品中,有美的感受,还要从中了解和掌握我党的政策思想和方向,让群众去评判文艺做品的好坏。这些都是周恩来对艺术规律的探索,也体现了党的文艺政策,把党的思想、方针、路线同文艺作品联系起来。在建国初期,我党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以党的文艺政策便强调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寓教育于娱乐之中"是指将党的指导思想赋予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中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提出是让文艺工作者明白文艺作品应该对哪些阶级宣扬和赞扬,哪些阶级应该重点反映,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这都体现了建国初期文艺政策有利于文艺作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二、建国初期运用文艺作品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情况和影响
  (一)借助电影传播媒介,渗透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
  建国初期,中共中央就非常注重电影的作用,思考如何在娱乐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对人民大众的教育。1950年6月,中共中央就电影事业作出了两项规定:
  其一,要"增加国产进步片与翻译苏联片的产量"、"逐渐减少恶劣的美英影片的发行量"。iii虽然当时我国电影的建设资金十分困难,但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国产片的质量,吸引更多观众去观看, "1950年上半年计共贷出人民币约三十六亿余元和港元二十二万元"。给私营电影厂,以帮助他们恢复生产,丰富电影市场。在政府的引导帮助下,国产片在艰难中发展起来,涌现大量优秀影片。如:体现人民英雄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的:《钢铁战士》、《百万雄师下江南》、《上甘岭》、《董存瑞》等;反映老百姓反抗壓迫争取自由和平的,如《白毛女》、《新儿女英雄传》、《内蒙古人民的胜利》、《中华儿女》等。总体上讲整个建国初期的电影充满了英雄主义情调,弥漫着积极向上,胜利的喜悦,充满对光明的向往,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
  其二,扩大电影放映队。"从已有的一百队增加到七百队","深入部队、工厂、农村中去"放映电影。"除工厂部队机关外,使每一省平均有二十个巡回的电影放映队"。这些电影的放映费用大多数情况下群众是不用拿钱的,一般是由生产队、机关等分摊,所以很受群众欢迎。电影放映队到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像过节一样,因为大家基本上都没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大批的群众前去观看,效果特别好。例如1955年出产的《董存瑞》一片,讲述一个民兵如何成长为党的优秀革命战士的故事。16岁就想参军而被拒绝的董存瑞讲道:"难道要等到80岁再为人民服务?"以及最后牺牲时高呼的"为了新中国,前进!"的这些话,人们耳熟能详,直到现在脑海中还能浮现这个场景。
  通过电影这种媒介进行思想教育,使得书籍报刊的局限性别突破。因为当时很多民众都没有接受过教育,大部分人都不识字,没有办法进行阅读。这样通过电影,无论是否受过教育的人都能看,寓教于乐,马克思主义思想变得浅显易懂,潜移默化中就影响了很多人。
  (二)创新传统戏剧来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思想
  除了注重电影这种娱乐方式之外,中共中央还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戏剧中的教育作用。1951年5月5日政府发出《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指出:"人民戏曲是以民主精神与爱国精神教育广大人民的重要武器"。iv要求戏剧改革,要"以发扬人民新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民的革命斗争与生产劳动中的英雄主义为首要任务"。
  在此指示下,各地对当时正在演出的旧剧目进行了审查,并且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一是禁演宣传封建思想道德的剧目,如《杀子报》、《奇冤报》、《大劈棺》等,大概共26个。这些大肆宣扬封建礼教、忠君愚昧等封建糟粕的戏剧,从舞台上地彻底清除,极大地净化了戏剧市场,净化了戏剧这个思想文化领域,给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占领清除了阻碍。二是对部分剧目进行改编。某些剧目,一方面属于优劣参半的情况,有其进步的因素,又有其落后性的一面,另一方面,或由于唱腔优美,或因为词藻动人等原因,在群众中很有观众,所以改革时给予了区别对待,力求淡化其不良成分,加浓其进步色彩。最有代表性的是传统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此剧一直以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如果也强制禁演不太现实,就采取改编的方法处理。改编之后,剧目既保留了原来的故事感人,曲调优美,唱腔婉转的优点,更加突出追求爱情,控诉封建礼教的进步主题,从页更受群众喜爱。三是创作了大量新剧目:如《双送粮》、《小女婿》、《一家人》等。这些新戏,以不同于传统剧目的全新面孔,较高的艺术性,较强的趣味性很快就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喜爱。在中央的提倡下,原来不为普通民众所十分熟悉的话剧,也纷至沓来。如《龙须沟》、《装卸工》、《搬运工人翻身记》等,极大丰富了戏剧舞台,给戏剧这个传统节目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改革后的戏剧,风风火火地在全国各地上演,老年人偏爱传统剧目,年轻一代倾向新戏,各种年龄的观众都能找到自己的所爱,观看的人民群众每日达到百万之多,对于新思想的普及起了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三)发挥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
  建国初期,向全民普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除了运用宣传员报告员体制外,还重视文学作品的功能。从本土作品到外来译著、从长篇专著到短篇小文无不显示出注重对读者进行政治教育的特点。
  建国初期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涌现了出来,如:《红日》、《林海雪原》、《三里湾》、《新儿女英雄传》等等。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人民作家:赵树理、丁玲、杨益言、柳青、孙犁、艾青等等。以自传体长篇小说《高玉宝》为例:作者本身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贫农出身的作者,因为经过党的教育,建立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人生观,所以不满所读过的小说,"主人公为什么总是文臣武将,才子佳人,永远看不见一个耕田汉?",由此产生描写劳动人民,说出劳动人民的心里话的想法。
  外来译著主要来自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中苏联的作品占绝大部分。如 1950 年 1 年翻译的书籍为2147种,在"2147种中,从苏联翻译来的书籍占第一位,计1662种,占77.5%"。有名著如《战争与和平》、《死魂灵》、《静静的顿河》等。也有零零碎碎其它的作品,如发表在《新观察》杂志第十九期上的《在古老的拉合尔城里》、《人民周报》第二十七期上的《乔治·季米特洛夫---国际工人运动的杰出的活动家……阿夫拉莫瓦》等等。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如《新华月报》、《新建设》、《工人》、《华北农民》、《新观察》等,每一种报刊杂志的每一期几乎都有。内容均倾向于描绘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生活的美好幸福,以强化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坚定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帮助人民群众构建社会主义理想。
  除长篇外,短篇也体现了"文艺服从于政治"的特点。小文多如《不平静的山庄—记肃反积极分子张桂芳》、《独胆英雄—通讯员周顺平讲他自已的故事》、《我知道了地主阶级就是我们的敌人》、《下定决心革命到底》等,政治立场鲜明,观点明确。如《乡发村生产委员田树贵的老婆扯不了腿了》一文,有段话就很有性代表:老田问:"你现在不受苦,还过了好日子,到底是谁救了你?"老婆说:"我不是告诉了你吗,共产党把我救出来的,你咋瞎问呢!""我死了也忘不了共产党和毛主席呀!",内容大多如此,多抒发对中共以及其领袖毛主席拯救人民脱离旧社会的苦难生活的感恩之情,表达对中共的拥戴,对毛泽东的敬仰,对新中国和新社会的热爱。
  (四)运用年画宣传
  中国百姓在新年时节,有贴年画的风俗。正常情况下,这是每家每户新年必备物品,蕴含着无限的宣传教育效应。为此,1951年10月,中央文化部和出版总署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年画工作的指示》:"各地文教主管部門,除动员和组织新旧美术工作者制定创作提纲和审查他们的画稿外",还要"制订创作题材计划,向作者提供有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协助其搜集人民生活中各种英雄模范事迹",对于"去年出版的年画中,不少内容错误和有害的旧年画尚在继续翻印发行,对广大群众产生不良影响"v的混乱情况要予以克服。此后,在年画中涌现了许多反映新社会、新思想的优秀作品。如邓澍的《保卫和平》、古元的《毛主席和农民谈话》、张碧梧的《养小鸡、捐飞机》、冯真和李琦的《伟大的会见》、李可染的《工农劳模游北海大会》、叶浅予的《中华各民族大团结》等等。仅 1952 年就"出版新年画 570 余种,发行达 4000多万份"。在国家支持下,这些年画题材新颖,制作精良,蕴含中国人求吉祥、祈平安、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又渗透着爱国主义、保卫祖国、保卫和平、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领袖,努力生产奔共产主义的主题,很容易就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接受,在百姓张贴欣赏中,思想教育目地不知不觉就达到了。
  三、总结
  由于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文艺作品的积极支持和引导,使得文艺作品可以通过上述多样的方式,实现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多方面的宣传,造就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影响无孔不入的客观现实。使人民生产、生活都处在鲜明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氛围中,无形之中薰陶、主导了全体社会民众的思想,有力的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
  注释:
  i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66
  ii中央文献编写组.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0
  iii郭沫若.《关于文化教育工作的报告》,载《新华月报》第二卷第三期,新华月报社1950年7月15日.
  iv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v《人民日报》,北京华北局机关报 1951 年10月 26日.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 年)[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2]佘君,李燕.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选择及历史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2).
  [3]田克勤,刘洪森.探析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和改造[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
  [4]黎见春.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论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5]卜昭滔.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及经验[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4).
  [6]张旭东.建国初期的先进文化建设及其现实意义[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2).
  [7]赵有田,赵明明.建国初期的文化改造及其历史启示[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1).
  [8]赵司空.对新中国前三十年日常生活政治化的思考——兼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0).
  [9]王留玉.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1949-1956年)[D].湖北:三峡大学,2011.
  [10]毛政.新中国主旋律电影发展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关照[D].长安大学,2012.
  [11]刘琳.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D].渤海大学.2014.
  [12]王国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
  [13]高乃云.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与经验论析[J].桂海论丛,2014(2).
  [14]隋华臣.文艺大众化运动再探究[D].南开大学.2014.
  [15]郝晓丽.新中国文艺政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影响研究[D].山西大学.2014.
网站目录投稿:初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