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遗梦》创作背景 在《廊桥遗梦》中,作者向读者展示了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丝卡从相逢、相恋到相别的全过程。这是一段婚外恋情,一个被作家用"真实性"、"悲剧性"和"死亡"包装过的浪漫的婚外情故事。对于婚外恋,几乎在所有的国家都受法律限制和道德舆论的谴责,被视为情感的禁区。婚外恋向来都是非常敏感,十分引人注意的话题,文学作品中正面反映婚外恋的也不多见。沃勒以婚外恋为切入口,展示人们情感生活的深度和柔美境界,真可谓视角大胆独特。 沃勒的成功在于他没有让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丝卡的恋情有悖于读者的道德判断。作者让弗朗西丝卡在爱情与责任的选择中,选了后者——责任。并非常谨慎地"给相逢以情爱,给情爱以欲望,给欲望以高潮,给高潮以诗意,给离别以惆怅,给远方以思念,给丈夫以温情,给孩子以母爱,给死亡以诚挚的追悼,给往事以隆重的回忆,给先人的爱以衷心的理解",一切都安排得那么好。作者非常聪明地只给他们四天的时间相爱,其浪漫而不失优雅,热烈而又洒脱,短暂而又漫长的恋情,非常适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也暗合了那些对沉闷的婚姻有所不满的人们隐秘的心理追求,同时由于它的力趋保守、伤感和悲剧结局,让观念传统的人也会产生认同。总之,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婚外恋的隐秘的情感天地,使人们从足以引起指责的越轨和羞耻的恋情中看到了坚贞、永恒、理智以及情感深厚的一面。 它仿佛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现代都市人的生命情怀。对于生活在现代化都市中的人们,远离自然,生命被禁锢在很小的空间里,人们的生活更加程式化,人的真正自我在哪里?信息时代的我们倒底需要的是什么?罗伯特·金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选择了走向自然。他自称是"最后的牛仔",是一个像豹子一样敏捷、自然、本色、强有力的男人,正因如此,他打动了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也打动了我们。他所选择的方式,亦是我们这些忙碌而无奈的现代人所向往的。 内心隐秘的欲望 小说原名"麦迪逊乡的桥",这个标题寓有作者的深意:"桥"是人际沟通的工具。我们不妨从小说作者汉勒所处的社会状态去认识。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传递瞬间可达,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但高度发达的工业生产导致更精密的社会分工,生存竞争使人们全力以赴地工作而社会活动却相对缺乏,经济利益的争斗使人际关系日益紧张,"他人即地狱"的论断正是当今世界人们普遍心态的概括。沃勒在小说中希望以麦迪逊的乡村田园生活(自然人生)和古老文化(廊桥)去救治美国社会的时代病,以充满生命活力的狂浪激情去点燃现代文明重压下委顿的人生灰烬。乡村田园,古老廊桥,正是通往自然人生"远在达尔文进化论中的物种起源之前的世界"的桥,是"异化我"反归"本真我"的唯一通道。"由于性格和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小说男女主人公也是被此通往自己人生目的"桥"。 沃勒所虚构的这个美国当代情爱神话是令人种往的,偶然邂逅却一见钟情,短短四天就达到灵与肉、爱情与情欲的全面满足;实实在在的狂很纵情与刻骨铭心的精神爱恋完美结合。它不必事业上的志同道合、心心相印。这种"爱的快嚼"方式,对处于高速运转社会中的美国人来说,真是太省钱省力了,这正是美国文化"快餐"的一种典型表现。况且,情爱既得到实现,婚姻和家庭仍得到尊严,何乐而不为?沃勒虚构的这个神话梦,正是相当一部分美国人价值心理的典型代表,这恰如其笔下的理查德一样庸俗可笑。法兰克学派对这种社会心理概括得极为准确:在工业化社会中,个人受到摧残的表现就是欲望得不到满足,正因为有社会对人的摧残,便普遍存在着乌托邦式的冲动,以及乌托邦式的对整个世界的幻想性改变。这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梦是愿望的达成",文学创作就本质上说,只是作家被文明社会规范压抑的潜意识的"白日梦"表现。可以说,一部《廊桥遗梦》几乎同时在东西方社会畅销,不仅透射出美国民众的普遍心态及难以言说的内在隐秘被望,同时也映照出众多热心中国读者那潜伏的躁动焦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