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核心范畴的概念词,美学辞典中都有明确的界定。它是指人在头脑中将对象的感性形象同自己的情意状态相融合而形成的心象,是审美感知的物象同主体审美情感的统一。形成审美意象的心理因素有感知、思维、想象、联想和情感。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技巧使自己的头脑中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就产生了供他人审美的艺术形象。意象在实际运用中,是包含有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象外之旨"、"情动为志"、"意蕴感知",涉及到儒道精神与美学的关系问题。"意象"逐渐成为中国美学的中心范畴。所以,在中国表现性油画的创作教学中对于意象的追求,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中国表现性油画创作教学必须根植于民族的土壤 1.刘海粟、林风眠的"兼容并蓄"的教学思想对传统写意精神的吸收 在上世纪初,持有中西融合观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刘海粟和林风眠。1924年,刘海粟在《雕刻学序》中说:"吾愿国人,一方面固当研究欧洲艺术之新思想新技法;一方面益当努力发掘吾国固有之宝藏……合中西于一炉。"与此同时,刘海粟将中西融合的理念也付诸于他的绘画实践之中,并在具体的创作教学中强调了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价值。 同样,林风眠也一再提及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精神在油画创作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作为他贯穿始终的坚守。他曾在1963年2月17日的《新民晚报》上发表《回忆与怀念》一文。其中提到:"有一天,扬西施特地到巴黎来看我,叫我拿作品给他看。谁知他看了很不满意,批评我学得太肤浅了。他诚恳地然而也是严厉地对我说:‘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可知道你们中国的艺术有多么宝贵的、优秀的传统啊!你怎么不去好好学习呢?"从那时起,林风眠在他60多年的艺术创作中始终没有偏离运用中国传统的表现手法与西方绘画相结合的道路,并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2.建国初期油画民族化思潮中对传统民族形式的追求 从广义的角度说,油画民族化泛指一种中国油画的民族化探索,贯穿于20世纪以来的西画东渐历程之中;而以狭义的角度讲,在20世纪40年代,它作为中国油画家的一种创作思想被提出,成为创作者们对应中国特有社会环境的一种表现,如董希文提出的"油画中国风"或"油画的中国气派"的观点。直至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油画民族化已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产生的文化背景,已有别于40年代曾出现的"油画中国风"。如果说40年代"油画中国风"的文化背景,是在救亡图存的心态下,以自觉的集体行为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回归,那么,20世纪50、60年代"油画民族化"的文化背景,则是在翻身做主人的心态下,以自觉的政府行为实现大众化的普及。因此,从传统化到大众化,"油画民族化"的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了内涵意义和价值标准上的转化。 3.多元性的现代化进程中表现性油画创作教学的需要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极大解放,新时期表现性油画教学取得成绩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突破了以往油画教学的单一化模式,在教学中解除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精神枷锁,启发学生的审美追求,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回望。在中央美院的教学中,明确贯彻"注重民族传统血脉,在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要立足于对本国的优秀传统及民族文化遗产的研究,开拓心胸,提高审美鉴赏力。"传统,特别是东方中国的艺术传统,是中国油画艺术发展的制高点。 二、审美意象观是发展中国表现性油画的重要理论指导 曾有画评家说过,自油画一踏上中国的国土,意象油画就开始了。中国油画的历史有多久,意象油画的历史就有多长。此处的意象油画很明显就是指带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油画,油画中带有的强烈的审美意象的趋向。这种油画是西方油画与中国文化审美整合后的产物。虽然这样的评论有些极端,但能看出评论者是出于对中国油画传统审美意向的强调。今天的中国油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培植着西方油画的根脉,因而,中国艺术精神和西方艺术理念就像两组强烈的基因,必然共同作用着中国油画的发育与成长。中国的表现性油画一方面受西方表现主义美学影响而形成。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容忽视与"表现性"涵义相接近的语汇"写意"。因此,论及中国油画的"表现性"时,其艺术表现手法更多地受到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影响,特别是对"写意"与"意象"的参悟,这是中国油画的创作主体无法回避的。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樊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