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问】《伤寒论》的阳明中风,指的是什么意思? 【答】 189条:"既发热恶寒,又口苦咽干,腹满微喘",为什么不叫三阳合病,却叫阳明中风呢? 有些学者,一见到发热恶寒,就叫太阳病;一见到口苦咽干,就叫少阳病;因此把本条说成是三阳合病。 其实本条的发热恶寒是阳明表证,口苦咽干,是阳明化热化燥,腹满微喘是阳明入腑。 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 如果把本条和221条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出阳明中风发展的大体进程: 189条是口苦咽干,221条为咽燥口苦,189条是腹满微喘,221条是腹满而喘。 从发热恶寒到汗出恶热,从"微端"到"而喘",始终都在阳明一经。 它既不是合病,以一经为主同时波及它经,也不像并病那样,可以按阶段分成两经病,它是阳明风热由表及里,化热化燥,所以叫阳明中风。 190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得了阳明病,吃得下,是阳明中风,吃不下,是阳明中寒。再结合此190条,便可以十分清晰地理解阳明中风,不是三阳合病,而是胃热! 而阳明中寒,就是胃中虚寒或者胃中有水饮等,是吃不下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