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ohnBowlby,1969)提出的,他在洛伦兹(KonradLorenz)的研究(婴儿对母亲的印刻理论)和哈洛(HarryHarlow)的实验(幼猴尽管由铁丝做的母猴喂养,但却寻求依偎于有绒织物的母猴)的基础上,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鲍尔比提出依恋这个概念主要是用来解释婴儿与其养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但后来的研究者们将之扩展到了成人之间。——Psy525.cn 现在我们一般认为,依恋(attachment)是个体与主要抚养者发展出的一种特殊的、积极的情感纽带,也是指个体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体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持亲密联系的倾向。 具体来说,当我们对某人产生依恋时,我们会产生接近TA的愿望(与其分离时感到焦虑),感到威胁时倾向于求助于TA,并且感受到被TA支持着去探索种种新事物。 依恋既是个体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简单来说,通过依恋他人我们不再是一个孤单的个体,而是一个融入了集体的社会人。 了解的依恋的基本内涵,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依恋类型这个概念又是如何提出的。 儿童的依恋类型 说到依恋类型(attachmentstyles),就不能不提到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Situation),该实验是由艾斯沃斯等(MaryAinsworth&Witting,1969)设计的,他们首先安排母婴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然后让婴儿分别经历母亲离开、陌生人进入等情境。观察婴儿在与母亲分离和相聚的过程中,以及面对陌生人的过程中的表现,从而对婴儿的依恋类型进行判断。 艾斯沃斯等人长期观察了乌干达和美国家庭母子间的相互作用,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安全型依恋(secure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在与母亲一起时,将其作为"安全基地",以母亲为中心主动去探索环境,并不是总依偎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将其作为"避风港湾",易被安抚。约占65%~70%。 而安全型婴儿的母亲一般对孩子的信号及情绪表达(呼求、肢体动作等)很敏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进行探索,而且喜欢和孩子有亲密的接触。 ②回避型依恋(avoidant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有人也把这类婴儿称为"无依恋婴儿"。约占20%。 回避型婴儿的母亲有多种类型。有的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活动时生孩子气或怨恨孩子,对孩子的信号反应迟钝;有的对孩子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即使对孩子表达积极情感,程度也很微弱,因此两者之间并没有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结。 ③焦虑—矛盾型依恋(anxious-ambivalent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每当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时,生气地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朝母亲这里看。约占10%~15%。 反抗型婴儿的母亲常误解孩子的信号,她的照顾行为是不一致的,对孩子的反应更多地依赖于自己当时的心境,而不是孩子的行为。因此,在孩子的信号和母亲的情绪表达间常表现出不一致。 在这三种依恋类型中,回避型与反抗型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类型既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但同时,在家庭环境经历较大变化,母亲与婴儿的交往发生较大转变时,也可能发生变化。 那么,问题来了,依恋类型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呢?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这简单说说。 心理学中一直存在着关于遗传与环境(或者说,天性与教养)的争论(nature-nurturecontroversy),即人的发展是在出生之前就由遗传和生物因素预先决定的,还是受后天经验和环境因素决定的? 现在,我们一般认为: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环境是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其中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遗传与环境互相作用和影响,共同决定着个体的发展,对于不同的心理因素,它们所起作用的比例不同。 所以,依恋类型差异的产生既与个体本身先天的生物因素有关,也与后天的教养、所处的家庭环境等有关。 儿童先天特质尤其是气质与母亲的抚养困难程度密切相关,比如,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儿童容易照料,与母亲关系融洽,容易接受抚慰;一些儿童很难照料,异常活跃,拒绝母亲的亲近,不易抚慰。(注意!这里的气质需与生活中常说的气质区分开来,心理学中气质(temperament)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孩子刚出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比如有的孩子爱哭好动,有的孩子平稳安静。) 而关于后天影响依恋的家庭因素,鲍尔比提出在个体和依恋对象的实际交往中形成了个体和看护者(主要抚养者)之间的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workingmodels),该模式包括两种互为补充的成分:一个是关于依恋对象的,描述的是当婴儿需要时,看护者是否是可得的(available)、敏感的(sensitive)和有反应的(responsive);另一个是关于自己的,涉及的是自我是否是有价值或值得关爱和看护的。例如:当需要时,看护者是敏感并总是可得的,那么婴儿就会发展出一种认为别人是有反应并可信的、自己是可爱的并有被照顾价值的内部工作模式。反之,当看护者是不一致和拒绝的,婴儿就有可能发展出别人是没有反应的、自己是不值得关爱的或自己是应该自我满足的和不需要别人关爱的。如此,内部工作模式构建了个体对早期依恋经验的心理表征,并在长大后影响其思想、情感和行为。 现在一般认为婴儿依恋的性质最根本取决于与婴儿有关的看护者的行为,依恋是在婴儿与看护者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社会交往过程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号的敏感性和其对婴儿是否关心是最重要的方面 作者简介: 康维真 已帮助过 178人 入驻年限 4.8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