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印度大象能跑多远


  趁着第73个独立日到来之际,获得连任资格不久的印度总理莫迪在首都新德里红堡发表演说时信心满满地对外表示,未来五年要将印度打造成为一个经济总量达到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而此前不久,为取得连任,莫迪也公开许诺到2032年印度的GDP总量要突破10万亿美元,成为超过日本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按照莫迪的说法,他领导的政府在过去5年中取得了经济增长堪称"世界第一"的成绩,此言也一点不假。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印度经济的年均增速达到了7%,不仅超过了中国的增长速度,而且将其他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体远远甩在了后面。与此相对应,印度的经济规模扩张至2.73万亿美元。照莫迪的观点,此前印度用了70年才成为一个2万亿美元的经济体,紧接着短短5年内经济总量就增加了1万亿美元,经济体量的扩展速度不断加快,因此,未来5年理应再增加2万亿美元的GDP,实现5万亿美元经济体的发展目标。
  应当说支持印度继续做大经济体量的因素还真的不少。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三和世界第五的铁矿和铝土矿以及探明储量超过2000亿吨的煤矿等自然资源禀赋不论,印度的最大优势恐怕是全球所有国家无法比拟的巨大"人口红利"。数据显示,目前印度人口存量13.7亿,庞大的人口规模在国内培养出了极为强大的消费引擎,消费对经济的贡献超过了60%;与此同时,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印度的服务业占比也一直维持在接近60%的水平,经济结构层次水位较高,而且在消费与服务出口的拉动下,未来升级动能依然非常充足。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印度城镇化水平不到30%,而农业占比只有15%,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成为必然,随之带来的将是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以及新的消费市场出现,经济成长的内生性动能将不断强化。
  制造业构成了印度经济继续扩充的重要底气。除了众所周知的塔塔集团等进入世界500强的制造业载体外,印度的软件制造与仿冒药制造在全球也都有不错的竞争实力,同时印度的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全球排名也位居前列,技术支持与转化能量较为充沛;另外,印度人口结构中35岁以下的占比为65%,每年约有1000-1200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为制造业创造了显著的人力资本比较优势,由此也吸引了苹果、三星等国际科技巨头纷纷前来安营扎寨。值得称道地是,莫迪政府还高调启动了"印度制造"计划,提出将印度打造成新的"全球制造中心",而且这个目标似乎在逐步实现,别的不说,印度如今已经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手机制造国,源源不断出口的同时,国内超过4.5亿部的智能手机消费存量近80%都是印度自己制造。受到制造业整体勃发的影响,印度去年在全球竞争力指数中的排名上升了5位,成为G20中进步最大的国家。
  不得不承认印度政府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成就斐然,印度学习中国一口气创建了400多个特区,而且这些地区成为印度政府改革的窗口与试验田;同样,紧跟中国政府提出"制造强国"的目标,印度政府也如法炮制了"印度制造"计划;另外,印度政府还效仿美国与英国等西方经济国家,资源配置上坚持以市场化为主导,同时让利于民,激发整个社会的商业活力。可以肯定地说,未来中国创新不断,加之印度与美国等不错的外交关系,印度所能获得的外部经验资源将成为其经济政策加速改进以及经济体量不断扩张的重要力量。
  就莫迪本人而言,应当说是一个有魄力、有担当而且能力很强的大国总理。从实施"废钞令"直接瓦解腐败根基,到用单一商品和服务税取代复杂的中央和州级税以有效降低企業经营成本,再到放松汽油和柴油价格管制以及在保险、医疗等领域大幅放宽外国直接投资,被称为"莫迪经济学"的系列改革主张所带来经济成效有目共睹。5年前莫迪上任时,印度经济增长率下降至5.9%,平均通胀率为9.7%,而如今通胀率降至4.3%,经济增长率重回7%以上,同时食品营销与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外资活跃度劲升了近一倍,而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印度排名大幅上升23名,跃升至77名。
  然而,莫迪也有很多说话不算数或者不兑现的时候。比如上台之初,莫迪曾雄心勃勃推出7条高铁、3条准高铁的建设计划,重中之重就是建设时速300公里的铁路,但时至今日,印度最快的铁路仍然是时速仅120公里的老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铁路,至于已经建成的高铁乏善可陈。同样,5年前莫迪上任时来到恒河中游的圣城瓦拉纳西祈福,答应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但5年过去了,印度全境91家水库中仍有65家水库蓄水量低于容量的20%,另外还有7座看不到一滴水,印度官方智库"改造印度国家研究院"在最新报告中也大声呼吁,印度正经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水荒。更值得关注的是,莫迪执政以来,还修改了GDP的统计方法,如将羊粪牛粪折合成肥料计算在GDP之内,甚至连灰色收入也计入GDP,同时将所有国产品强行与市场上的高价外资产品等值统计等等,由此实现了GDP的暴增,但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印度经济数据真实性的质疑。
  以2.73万亿美元的存量GDP为基数,未来五年实现5万亿美元的增长目标,意味着增长率为83.1%,与此相对应,同期印度每年经济增长必须保持在10%以上才有胜算。但是,除了金融危机前的5年中GDP维持了9%的年均增速外,最近10年印度经济增长只有7.2%,而且近5年中印度GDP只有两年实现了8%的增长。另外,拉长时间周期可以清晰地看到,印度经济增长也没有逃脱"边际递减"规律,从昔日的9%,到常态化的7%左右,再到今年可能创下的5年最低增速,印度经济也是在走下坡路。既然如此,实现10%以上的GDP增速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即便到时官方拿出了好看的统计数据,鉴于莫迪政府的"注水"历史,人们也有理由怀疑,5万亿美元经济体量的可信度究竟能有多大?
  不错,莫迪抓住了实现5万亿美元GDP目标的"牛鼻子",即在基建领域投资100万亿卢比用于公路、铁路、桥梁和医院建设,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为了大力弥补国内基础设施相当落后的严重"短板"。目前,印度不仅公路硬路面匮乏,铁路轨道陈旧,机场和港口设施与运力不足,同时印度还有数百个城市承受着每天超过6小时的停电煎熬。对此不进行"大手术"与"强输血",不仅会阻碍营商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还会让莫迪用来支撑5万亿GDP目标的旅游业发展规划大打折扣。但是,基础设施的显著改观却离不开财力的有效支持,可目前印度公共债务达到1.19万亿美元,每年仅外债的利息支出就占了印度财政收入的26%,而且印度政府计划在2019-2020财年将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3%。一方面要如期偿还债务本息,另一方面要控制赤字率,印度政府手中有多少用来投资基础设施的真金白银真的很难说。
  最后还须关注一下印度高居不下的失业率。过去5年印度失业率几乎保持着与经济增长同样的增速,去年还创下了45年来的最高水平,而在印度的失业人群中,青年人的失业率要比平均失业率高得多,其中15-29岁城市失业率男性为18.7%、女性为27.2%,绝对数量是5个年轻人中至少有1人找不到工作。排除少数选择性失业外,青年群体大面积失业的事实表明,印度国内的劳动力素质并不能与岗位需求形成很好的匹配,而失去了人力资本有效素质支持,印度经济的增长脚步又能走得了多远呢?
网站目录投稿: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