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想到的 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个基本物质要件之一,人口因素,历来为人口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所关注。因为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变化规律等,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用,特别是对某些国家而言,人口的影响日益凸显,不敢说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影响是相当严重的,以至于不得不把人口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写入法律。 提起人口问题,不能不想到马尔萨斯。这老先生1798年写了本《人口原理》,其中提出了一个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的"人口规律",他根据对北美一个时期人口变化和经济发展变化关系的研究,提出,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食物以算术级数增长,食物增长永远也赶不上人口增长,于是得出结论:人口过剩是社会永恒的绝对规律,和制度无关。他进而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一是通过计划生育,一是通过瘟疫和战争。由于他老人家借以立论的材料基础是根据北美一个特殊时期(因为殖民者对当地土著居民的大肆杀戮和大量非洲的移民等)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食物增长,就得出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时段,都存在着人口过剩的规律,这在逻辑上叫以偏概全,在实践中,200多年世界发展的历史,如果按照他的逻辑,地球人口早应该超过100亿了,而实际上至今仅仅70亿左右。因为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实在太是复杂和不断变化,用静态的、点式的思维看问题,难免跟不上变化了的时代和世界。 关于人口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第二位重量级的人物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北大第一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了。马老尽管由于旧社会特殊制度环境造就自己娶了两个媳妇(一妻一妾)、生了七个子女;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大约在50年代中后期,他经过自己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因为新中国的成立,人民翻身得解放,在甩开膀子大干社会主义的同时,人们生育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用总理的话讲,"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好,晚上没有灯," 大家摸瞎黑、闲极无聊又精力旺盛和过盛,于是造人不辍。马老师指出,如果不加以限制,按照当时人口自然增长率20‰的增速的话,20年后,也即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人口将比建国初翻一番,由此就会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相关联的一些列问题。本来国家层面对马老的研究和建议持尊重和肯定的态度。但是由于建国时间不长、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巨大压力等因素,特别是毛主席说"人口多是好事,人多力量大嘛!",有人推波助澜"在每多生出一张吃饭的嘴的同时,也生出了一双勤劳的小手和一颗聪明的脑袋"。在此种政策和舆论导向下,我国人口生育浪潮呼啸而来,一浪高过一浪。以至于文革后胡耀邦在给马寅初平反时说了一句话"错批了一个人,结果多生了几亿人"。话是这么说,问题和后果已经产生和不得不面对、改变。 于是就有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计划生育国策的诞生。有道是,积重难返,政策容易出台,人们的观念和现实具体情况,造成了一对夫妇一个孩的政策推行起来真的相当费劲,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明知道这是断人家香火、强行推动一定要拼死拼活拼命的事儿,当事的家庭又出于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家里需要男性劳动力等原因,生育的信念异常坚定。于是为了生育,不少家庭豁出去了,可以不要公职、土地被没收、家里被罚没,到处躲、藏、被抓住就耍泼,过起了超生游击队的生活。正如任何一项涉及人们直接、切身利益的政策的推行要么开始就会遭到强力对抗而很快夭折,要么必须经过好长时间的强力推行才能被人们逐渐默许和接受一样,大约计划生育政策在推行了十多年以后,也加之经济条件、生活压力、生育观念等的转变,准确的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时,无论城市与农村,人们已经开始不愿意生了。 凡事都有两面,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三十多年以后,我们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口的数量(据说少生了四五个亿),不但为自己国家更为世界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持续推进,新生人口在总人口当中所占的比重逐渐缩小,也即老龄化已经健步向我们走来,据有研究推测,中国早在2000年就接近和进入了老龄化,到2050年,我国不到四人中将有一个老年人。老年人为社会做贡献减少,但是给社会带来的负担却渐大,尤其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二难的选择,放开生,不行;计划生育,老龄化渐重,人口红利渐失。没有办法,只能取一个中间、兼顾的办法,于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 政策一定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我们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我关心的是,放开二胎政策后,能否如国家、执政者所料,每年会否新增人口500万左右。反正网上讲的一个材料,前几年国家出台的鼓励单独或双独生子女可以生育二胎的政策,在上海,90%以上有资格的家庭,只有5%申请了二胎。应该看到和承认,相比较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生育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鼓励生是一码事,生不生,影响的因素太复杂了。现在看,有的过了年龄,没有能力生了,有的没有心思生了,有的敢生不敢养养不起,有的生了一个就后悔一辈子了,有的非常自我,坚信想让孩子好,首先得自己好,自己过不好生什么孩子,丁克家庭挺好的,一句话,现在年轻的爸爸妈妈更强调自我、更讲究自我生活质量和品位,也加之现代社会快节奏、生存生活特别是养育子女的身心、财力压力实在太大,不能生、不愿生、不敢生、养不起的影响因素实在是令人不堪承受。 挺憋屈的节奏,一时间真的没什么好的两全办法。不过也没必要过分的担心,既然已经关注了,总会有能人想出良策的。即使外力不能很好解决,人类种群自身也是有其自平衡系统的,到了一定的极端,系统平衡也会启动的,只是最好不要以战争、瘟疫的方式来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