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校准市场的逐步开放,计量校准正逐渐被国内更多用户所接受。计量校准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步加大。计量校准和计量检定已经成为我国计量技术机构进行量值传递和溯源的主要途径。只有正确理解计量检定和计量校准活动,正确编制、执行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才能够真正满足客户需求、保证量值统一。 【关键词】计量检定;计量校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计量校准在国内计量机构开展的计量活动中的比重正逐步加大,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计量活动与计量检定相提并论。因此,正确认识校准与检定的关系,正确开展检定和校准活动,正确利用检定和校准结果。最终实现量值统一,保证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计量检定、计量校准的定义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的一组操作,其第一步是确定有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则是用此信息确定由示值获得测量结果的关系,这里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都具有测量不确定度。 检定: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符合法定要求的活动,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二、计量检定、计量校准区别 计量检定与计量校准从以下几方面来区分: 目的不同:校准是自行确定监视及测量装置量值是否准确。属自下而上的量值溯源,评定示值误差。检定是对计量特性进行强制性的全面评定。属量值统一,检定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属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 对象不同:校准是除强制检定之外的计量器具和测量装置。检定是国家强制检定:计量基准器;计量标准器;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工作计量七类共59种。 依据不同:校准是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可采用国家统一规定,也可由组织自己制定。检定是由国家授权的计量部门统一制定的检定规程。 性质不同:校准不具有强制性,属组织自愿的溯源行为。检定具有强制性,属法制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 周期不同:校准是由组织根据使用需要,自行确定,可以定期、不定期或使用前进行。检定是按我国法律规定的强制检定周期实施。 三、检定规程与校准规范的编制 编制检定规程应执行JJF1002-2002《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检定规程中技术部分的编制与校准规范一致。但是,检定规程中还要包括测量设备准确度等级的划分、测量设备不同准确度等级要求对应的计量要求、检定使用的标准测量设备及其要求、检定的环境要求、检定的程序、合格性判断的准则、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的格式等。编制检定规程时也需要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并且以检定规程中规定的标准测量设备、环境要求、检定程序为基础,分析不确定度来源。试验报告是通过试验验证不确定度分析的正确性。 (一)在范围和概述中定义被校准仪器 在校准规范的范围部分,指明哪种测量设备的校准可以使用本规范,有时还需要增加其他限值条件,例如测量范围和特定功能的限制。 (二)规定计量特性和校准方法 对于每个计量特性,评价时使用的标准器、测量方法(如测量的点数和次序),可能造成计量特性评定结果的差异。为了减少这个差异,校准规范必须明确规定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 (三)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示例 校准规范编制应该提供一个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示例。通过该示例,为校准规范的使用者提供不确定度来源的参考。 针对被校准计量特性的计量要求,确定相应的测量条件和设备等条件,分析不確定度以确定这些规定可以满足校准过程的准确度要求。 (四)试验报告 验报告是验证上述不确定度分析的试验结果报告。试验中采用了不确定度评估示例中使用的各种条件,实验结果与校准结果比较,证明上述分析室正确的。 四、计量检定规程和计量校准规范的执行 校准规范与检定规程的选择:根据发布组织的权威性,校准规范严谨性会有所不同。使用权威的校准规范,校准结果可以被更广泛地接受。因此首先选择最权威组织发布的校准规范。当没有权威组织发布的校准规范时,校准实验室可以自行编制校准规范,以使校准过程和校准结果可以复现。 校准规范与检定规程的执行:正确执行校准规范的目的是保证校准结果符合规范规定,减少测量原理造成的校准实验室量值差异。各校准实验室应该起草作业指导书,规定本实验室的目标不确定度,以及配备的校准设备和设施、各种不确定度来源的控制要求等。开展检定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检定规程,包括:按照规定检定个检定项目,以保证全面评价测量设备;按照检定规程规定的标准测量设备、检定环境、检定方法、检定程序进行检定,以保证测量不确定度。 校准是评价测量设备计量性能的技术过程,而确认测量设备是否适用,需要测量设备用户利用校准结果与计量要求进行比较,并进行计量验证。少数测量设备用户不分析自己的计量要求,将测量设备按照检定规程送检,拿到检定证书后即投入使用;或者将测量设备送检后,不进行计量验证,往往造成超差仪器的误用,影响产品的质量。这些现象说明用户没有掌握计量概念,无法通过计量活动保证产品质量,其质量活动是失控的。 五、结论 正确理解检定和校准活动,正确编制、执行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才能够真正满足客户需求、保证量值统一。如果没有精确的计量仪器和可靠的测量方法,就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这是因为从原材料、元器件进厂的检测和分析,到整个生产加工的质量监控,直到产品质量检验,物料和能源的消耗情况都需要计量提供准确的数据。所以说,质量的管理和效益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计量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对计量校准的认识[J]. 常青,田伟. 中国计量.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