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学科建设年度报告


  一、学科建设概况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以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科研水平、有效推进产学研合作为目标,努力开展学科建设工作。本学科建设在2018年主要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1)学科队伍
  本学科通过积极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学科队伍逐渐壮大,实力稳步提升。本学科在2018年晋升教授1人、副教授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人、校级学科带头人1人、校级学术带头人1人,现有教授3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6人;博士8人,硕士10人,基本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队伍。
  (2)学科平台
  2018年度,本学科共获批1项产学研平台和1项"双一流"科技创新团队。
  产学研平台:2018年度本学科的"新型树脂材料产学研平台"获得"双一流"建设产学研培育平台立项。
  科技创新团队:2018年10月,经过自主申报,申报团队所依托学院(研究院)审核推荐、学科建设中心资格审查、学术委员会函评及会议评审、院务会审定,本学科"化工催化技术及应用"获批湖南工学院 "双一流"科技创新团队。
  (3)科研水平
  本学科在2018年度团队成员积极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目前,2018年获批1项校企合作项目、1项湖南省自科基金和1项衡阳市科技局项目(如表1所示)。本年度学科成员累计发表论文9篇,其中包括SCI论文7篇,中文核心论文1篇,2018年湖南科技论坛会议论文2篇,(如表2所示),达到本年度6篇论文的目标。
  (4)学术交流
  本学科成员2018年度累计参加4次国内学术会议和省内化学化工类年会等会议,参会人次达到6次。达到本年度的目标。
  (5)条件建设
  本学科拟2019年建立绿色催化实验室,申购AcutEye高速摄像机、气相色谱仪等设备的计划已获批准,共计74.5万元。
  (6)人才培养
  本学科欧博士指导彭先穗、覃思文与罗丰武三位同学参加湖南省第八届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与创新设计竞赛与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化学化工创新作品竞赛,并获得3项二等奖。
  二、完成年度建设目标任务情况
  在2018年度,本学科在校级创新团队与校级科研平台建设已经提前完成目标,到账经费与发表论文也已超额完成;本学科取得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已完成本年度省部级科研项目目标。而由于发明专利申请到授权需要时间较长,本项目标今年暂时未完成。
  表1. 2018年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建设任务情况
  序号
  具体指标
  2018年计划目标
  2018年完成情况
  完成情况
  1
  新增博士数   0
  0
  完成   2
  创新团队   校级   0
  1
  超额   3
  科研平台   市厅级   0
  0
  暂无任务   校级   0
  1
  超额   4
  科研成果奖   市厅级   0
  0
  暂无任务   5
  科研项目数   国家级   0
  0
  暂无任务   省部级   1
  1
  完成   6
  到账经费数(万)   35
  55万   超额   7
  检索收录论文   6
  10
  超额   8
  专利授权数   3
  0   9
  联合培养基地   0
  0
  暂无任务   10
  学术交流   国外访学、进修人数   0
  0
  暂无任务   专家讲学(人次)   2      参加学术会议(人次)   4
  8
  超额   三、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目前,2018年获批1项校企合作项目、1项湖南省自科基金和1项衡阳市科技局项目(如表1所示)。在2018年度在共8篇,其中包括SCI论文7篇:《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Analyst》、《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Chemical Physics Letters》、《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及中文核心1篇:《应用化工》。按照中科院SCI分区,包括4篇二区、2篇三区和一篇四区论文。   四、经费的投入与使用效益分析   学校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投入与学科的实际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从必要性来讲,学校对本学科的重视和提供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学科建设资金紧张的问题,促进了学科科研设备与科研水平的提高,加强了团队成员的重视程度,取得了良好的论文效益。   五、可取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学科资助学科发展,一定程度了保障科研人员自主选题与大胆探索,极大调动了团队科研的创造性与积极性,推动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在本团队中,年轻博士和硕士占很大的比例,他们对问题有独特的思考,有闯劲、有干劲,但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批准率高,但资助额小,远不能达到科研人员的科研需求。同时,本学科发展中所需要的专业实验室的场地、设备等依然得不到解决,依靠团队科研人员自身的能力,完全不能建立专门实验室。基于此,学校能否考虑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建立一间用于科研的专门实验室。随着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与资助范围的不断扩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将显著提高,对于团队创新能力的提升、特色优势学科的加强与服务社会深度的扩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这将极大提高我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   六、下一年度建设思路   学科在2018年度获批了校级创新团队和校级科研平台,到账经费也达到2018年学科建设目标,下一步继续挖掘学科潜力,创立学科建设新优势,争取在未来2年在市厅级科研成果、国家级的科研项目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达到学科的建设目标。
网站目录投稿:妙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