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扶贫开发中土地整治的典型模型


  【摘 要】目前我国贫困现象虽有所缓解,但是仍有大部分地区难以有效的深入改善。在此背景下,通过采用归纳总结法探究贫困产生的因素,以及目前贫困地区现状,并以此了解问题所在总结扶贫开发中土地整治的典型模型,以期为后续贫困地区进行土地整治提供经验,加快脱贫攻坚。
  【关键词】土地整治;农户层面;致贫因素;土地整治模型
  一、引言
  中国广大农村贫困地区普遍面临着土地利用粗放、农村土地流转困难等一系列乡村衰退问题,土地资源匮乏,利用效率低,成为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土地整治作为适时补充耕地、盘活存量土地、提升土地产能等的重要途径,对推进区域减贫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中国走出了一条令世界瞩目的减贫之路。目前,我国的扶贫脱贫工作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而其中关于土地整治的减贫功效在新时期中国脱贫攻坚实践创新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体现。2013年,精准扶贫理念的提出,加快了以土地整治为抓手的国土资源行业扶贫进程,同时相关学术研究也不断涌现。但是目前有关土地整治促进贫困地区脱贫的模式研究还比较欠缺。鉴于此,本文将系统的总结土地整治促进精准扶贫的典型模式,以期积累宝贵经验,为推动贫困地区实施土地整治、加快脱贫攻坚提供参考。
  二、贫困地区致贫因素以及地区现状
  2.1致贫因素
  2.1.1 农户层面
  贫困问题的解决最终落脚点在于精准解决人的贫困问题,解决人的发展问题,区域发展只是解决手段,而不是解决目标。贫困地区的贫困劳动力,身体素质较差, 即使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效率也比较低。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他们所受教育质量较差导致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较少。思想素质相对而言也比较低, 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事业进取心不够强烈。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的这种落后状况,造成他们与外界交流较少, 难以把握经济发展的各种机会, 从而偏离整个社会的现代经济发展轨道, 进而落后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
  2.1.2 区域层面
  由于历史、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原因,贫困地区与外部系统进行交流的能力较弱,他们不了解外部世界。此外地域封闭也是造成贫困地区开放程度不高的原因之一地理位置的偏僻也带来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落后,制约了地区的经济发展。贫困地区摆脱贫困亟需大量投资,而事实上国家投入的资金却又极其有限,贫困县财政收入的增长极为缓慢,规模极为狭小,而支出却不断膨胀,刚性增长,绝大部分贫困县收不抵支,对上级财政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2.2贫困地区现状
  现阶段全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深石山区、高寒区、民族区和边境地区,受地形复杂、资源匮乏、区位不佳等自然條件的约束,难以获取发展所需的土地、资金、市场等要素资源。农村贫困地区大多耕地资源匮乏,地块狭小破碎,布局分散,影响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生产效率提高。同时,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城市和乡村发展呈现出空间割裂形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中,乡村深受制度不稳、机制不活、基础设施薄弱的桎梏,难以跟随城市的发展步伐,大量贫困群体的存在即是乡村发展困境的鲜明反映。
  三、扶贫开发中的土地整治典型模式
  土地整治是统筹区域城乡发展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平台,理应可以成为贫困地区脱贫的平台,让外部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经由这个平台以适当方式输入并与其内部要素有机结合,改变这些地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助其发挥后发优势和实现转型发展,基于上述原因以及现状的分析,土地整治模型具体为:
  3.1村民自治模式
  村民自治模式有望改变当前许多地方存在的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依靠一己之力推进扶贫开发和开展土地整治的做法,也是土地整治促进贫困地区脱贫的潜力模式。具体实施中,根据村庄实际自下而上申请土地整治项目,村民承担项目实施的全部或大部分工作,村民通过参与项目实施获得工资性收入。这一模式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助于按照农民的自愿开展土地权属调整,并根据村庄规划的发展愿景,对分散零碎地块进行互换调整和村庄闲置、低效利用土地进行盘活挖潜,为土地经营权流转、传统生产方式调整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等创造条件。这一模式相比其它模式是占优势的。
  3.2三生空间优化模式
  在通过宜农土地开发、整理的同时,兼顾农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的协同整治,强调"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通过土地整治对生态进行修复,从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恢复脆弱生态,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与重构。
  3.3土地资产显化模式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加速蔓延,用地需求不断扩大,加之耕地保护的压力,城市建设用地供给日趋紧张。在此背景下,2016年,为充分发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国土资源部出台文件,允许贫困地区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流转,积极推进扶贫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补充耕地指标异地调剂,实质上是土地发展权在城乡间的交易和配置,实现了土地和资金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既能积累扶贫开发资金,又有利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3.4土地资本流动模式
  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以及公平分配为原则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阻碍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及作价入股,将分散的土地集中经营,实现农村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
  四、结论
  (1)解决贫困地区目前的现状问题不仅要依靠国家针对性的措施的同时也需要贫困地区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改变自身观念,就像阿马蒂亚·森曾提出的"可行能力"。
  (2)土地整治有4种不同模式,村民自治模式自下而上地进行土地整治,能充分发挥当地农民的主体作用、较好发掘贫困村的内生动能;生产、生活、生态相结合的三生空间优化模式;从农地产权出发的,土地资产显化和土地资本流动模式,把闲置土地重新利用起来增加资产收入。
  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任务的提出,土地整治促进贫困地区脱贫也应提高精准性,以更加合理地运用土地整治这一平台,促进解决导致贫困发生的各种因素和障碍。本文所探讨的层面还比较浅,随着整治的不断推进,新的问题也将继续出现,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贺胜年,史志乐,王升.多维贫困视角下土地整治的减贫成效评价[J].农村经济,2019(04):47-55.
  [2] 岳映平,贺立龙.精准扶贫的一个学术史注角:阿马蒂亚·森的贫困观[J].经济问题,2016(12):17-20+56.
  [3] 程晓娟,张霞.贫困地区致贫因素指标体系研究[J].开发研究,2005(02):48-50.
网站目录投稿: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