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解读吉利人才森林计划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吉利汽车的发展速度超出了诸多人的想象,或许,也超出了魏梅的想象。这位主管人力资源吉利汽车副总裁,她2009年刚加盟吉利时,吉利还只是一家优秀的中国公司,随着2010年8月,吉利完成对福特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全部股权的收购,吉利成功变身为国际化公司,开始了全球扩张的步伐。
  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完成国际化的吉利,迫切需要提升全球经营和销售、制造能力,后台财务管理、法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都面临国际化的巨大压力。"吉利的国际化是突然降临的,不像一般常规性企业发展的节奏。吉利是通过战略举措,迅速转到了全球化的经营模式。而依托沃尔沃和吉利联合开发的CMA平台,吉利的产品可以迅速地走向欧美发达国家和市场。"魏梅说。
  很显然,要满足以上需求,吉利原有的人力资源无论从数量,还是能力、质量方面都远远不够。怎样快速地把这些人"变"出来?
  引进"大树"
  "吉利有个‘人才森林计划。森林是一种生态,其中有‘大树,也有‘小树。引进‘大树是必需的,但大量的‘小树还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栽培。‘大树和‘小树共同成长相互影响,形成‘人才森林,不仅要解决现阶段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还要改善对高端人才的依赖,保证企业人才链的长期供应。"魏梅说。
  她所谓的"大树",指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空降兵。"很多优秀的社会人才,他们梦想为中国的汽车工业多作贡献,他们在全球化的企业中已经沉淀了很好的知识和能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职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把他们请到吉利来,给他们实现梦想的舞台。"魏梅说,"很多外来人才加盟吉利几年后,完全没有了原来企业的影子,成为百分百的吉利人。"
  吉利每年有1000名左右的空降兵加盟,成活率很高。这与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倡导的"海纳百川,合纵连横"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这种以业绩、结果、奋斗者为导向的高度包容的文化,使吉利成为一个真正开放的企业平台。"每一个团队中,都有来自各地、各个企业,甚至各个国家的人。"魏梅说,"譬如CMA团队,在瑞典哥德堡设计研发,委托沃尔沃精英团队制造,全球营销。"
  这么多优秀的空降人才能在吉利扎根,归根结底是对汽车的热爱。李书福曾被誉为"汽车业的疯子",对汽车产业的热爱近乎偏执。现在,吉利汇聚了一大批同样挚爱汽车的优秀人才。
  给魏梅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外籍专家,在制造管理、质量管理、生产技术、运营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吉利考察,被吉利深厚的汽车文化和创业精神深深吸引。"他为自己在中国找好了墓地,打算把一生都献给吉利,献给中国的汽车工业。"魏梅说,"如果一个人为了生计而工作,就比较容易放弃;若他是为了兴趣和梦想而工作,对未来的事业充满激情和憧憬,他就不会因为眼前的困难而轻易放弃。吉利招聘人才,首当其冲的考量因素,就是他对汽车的热爱和对未来事业的激情。"
  在瑞典哥德堡,共有千余名优秀的国际化人才由吉利外派、沃尔沃、及全球招募的优秀工程师、设计师一起,奋战在吉利和沃尔沃联合开发的平台项目上。"那里聚集了一大批欧洲一流的开发技术人才和造型人才。"魏梅说,"这些人中,约有三分之一来自沃尔沃,另三分之一来自欧洲其他汽车公司,其余三分之一则是来自中国的工程师,他们在为同一个目标—造最好的精品汽车而努力。"
  栽培"小树"
  魏梅口中的"小树",则是吉利亟需培养的内部员工。"栽培‘小树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她说。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是一位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在造汽车的同年,他就开始投资办学。目前,吉利的教育模块共有四个大学和一个研究生院,这些学校由吉利投资,面向全社会招生,形成了从技师、专科、本科、研究生到博士后流动站,从蓝领工人到白领的全方位教育体系。与普通的社会化大学不同,吉利旗下的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产教协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些学校每年向吉利输送数百位优秀毕业生。
  2012年,求贤若渴的吉利为了快速培养出国际化的自有人才,启动了"GM1000计划"。这是一个研究生培养计划,任何学校毕业的本科生都可以申请这个项目。这些学生由吉利汽车与各教育系统院校联合培养,第一年学专业课,第二年就进入吉利,跟随企业导师,研究吉利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做毕业论文。毕业后,由学生和吉利双向选择,选择到吉利工作的,所有学费都由吉利报销。目前,参加"GM1000计划"的学生已毕业了三届,他们中的90%选择了留在吉利。"他们进入工作状态特别快,被各个业务线争抢,供不应求。"魏梅说。
  除此之外,吉利还有针对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培训计划,名为"大雁计划",针对海外财务人才、国际国内营销人才的各类管培生计划等。
  "航系列"—加速生长
  吉利知名的"航系列"培训同样始于五年前,是针对中高级人才的一年期不脱产的系统培养项目。其中,"领航"针对战略层面,即高管和子公司总经理;"远航"针对子公司班子成员;"启航"则针对基层管理者。
  "我们从社会上挑选最好的老师进入培养项目组,并根据学员的实际工作需要,设计一些针对性极强的组合课程提供给他们。"魏梅说,"这种培养实战性极强。每个班40多人,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組的人都来自各个部门甚至世界各地。他们会根据工作中遇到的最棘手问题形成课题进行深入研究,8个月之后,要对这些课题进行答辩。"
  目前,已有三四百名吉利的中高层管理者接受过"航系列"培训。从"航系列"受益的子公司管理者们又效仿集团,纷纷在所在公司发起"V航系列"。"目前已有2000多人接受过类似培训。"魏梅说,"很多班的同学已经毕业了,但还在不断组织各种课题和研究。更令我们惊喜的是,这种同学情谊在整个集团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和协作关系,绝非组织的力量所能带来的。"
  创建全球人才生态
  魏梅认为,未来5~10年,不断吸引国际化人才加盟,仍是吉利的主旋律。但是,全靠中国人派出去并不是上佳选择。如何整合和吸引当地最优秀的人力资源,显得日益重要。
  在她的带领下,吉利正在搭建以华人留学生为基础的全球人才培养计划。吉利收购伦敦出租车公司后,这个计划显得更为迫切。
  "未来伦敦出租车公司会换新平台、会盖新工厂,会有更大的全球商业计划。这个项目有非常多的中英跨国合作,譬如国产化、知识产权的问题,还有全球营销、品牌、公关传播、售后服务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基在中国,又要有全球的视野和解决英国当地问题的能力。我们从牛津、剑桥等顶尖学府选拔中国学生—他们受的是英国教育,学的是英国法律,但应用到中国在英国的企业。他们的母语是中文,理解中国总部的想法和做法。未来,这些人会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的作用。"魏梅说,"这种作法,我们会在各个国家复制。"
网站目录投稿:访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