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半夜捕鲤鱼


  我直到2013年才有功夫在亭台上谈古论今,溪边静心垂钓。无奈钓技欠佳,饵料不香,每回只钓些三指宽的非洲鲫鱼。只够家中那只九斤黑猫解馋而已。心中常感叹:环境污染,山穷水尽。山上无鸟无猸,溪里无鱼无蜊。
  一日忽然想起唐诗里好像有说到什么鱼来上滩,赶忙找来唐诗查阅。原来是戴叔伦的兰溪棹歌……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先生说的是浙江兰溪,我的所在地是漳州岩溪,只差一字,差别不算大吧!
  流水湾湾的岩溪有座田头大桥,桥的上游是一大片浅滩,下游有人筑坝蓄水发电形成一个大水库。此时已是农历九月,溪水流量渐少,浅滩水深仅及双膝上下。白天桥上车辆如过江之鲫,声响噪杂。晚上十点后,过往车辆稀少,静可听秋虫鸣。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了晚上零点独自一人摸到桥下溪底,蹑手蹑脚把一张8厘米的三层丝网撒下去。捡起几块鹅卵石往浅滩各处砸几下。天哪,第一网就让我捕到一条七斤半,二条三斤的大鲤鱼。在头灯的照明下,整条鲤鱼亦显金红色。心情异常兴奋脱口而出:熊掌我所欲也,红鲤也是我所欲也。 (经典美文 )
  原来夜深安静时深水区的大鲤鱼方敢游到浅滩,上来觅食螺蛳沙蜊,一旦碰上危情便急着要溜回深水区,结果触网受擒。
  我先后出动了十几回,捕捉一百多斤鲤鱼。几乎回回不空手。有渔友讨教,我秘而不教:这是祖传秘方,不可轻易外传也。
  闲想戴叔伦先生他怎么会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知道"半夜鲤鱼来上摊"这个生活习性。莫非他未求取光明之前是个渔夫,或是渔家的子孙。看来唐朝诗人写诗是有实践依据的,经过认真观察的,不像我们后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一亩二十万,天天吃干饭"。戴叔伦先生写的是清明前后鲤鱼游到浅滩来产卵孕育后代。我后期发觉到了农历11月溪水寒冷刺骨,鲤鱼半夜也不来上滩了。鲤鱼活动是受季节变化所影响,实践出真知。
网站目录投稿: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