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壮族的传统节日


  壮族
  壮族是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此外,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及全国的许多省、市、自治区也有程度不同的壮族人口分布。壮族与越南境内的岱人、侬人有同源异流的关系。境内外的壮族聚居区大体连为一片,还有相当一部分与汉、苗、侗、瑶、松佬、毛南、水等民族杂居。
  壮族节日
  壮族由于与汉族接触较多,在传统节日方面也有一些重合,如与汉族相同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另外,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壮族风俗习惯也有不同,因此即便是同一节日各地壮族也有自己的特点。
  壮族陀螺节
  壮族传统的体育盛会、壮族的传统节日。壮族人在每年农历大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正月十六日举行。
  陀螺,壮语叫"勒江",由质地优良的坚木制作而成,大的重1斤左右,小的也有二三两,陀螺的"头"是圆滑的,打的时候,用二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直缠到自认为可以了,然后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起来了,时间最长可转到七八分钟才停下来。比赛场上,热闹异常,能将陀螺转得时间最长的壮族人将获第一名,被誉为"陀螺王"。
  壮族正月大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白定一带民间壮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举行。
  除夕之前,壮族人们要停工休息,并杀猪祭祖,置办富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壮族家家户户都用当地特产的大粽叶,将十斤糯米、二斤猪肉、三斤绿豆,包扎成大年粽,放在大铁锅中烧煮三天三夜。到除夕这一天,要把这些东西供给祖先,还要在牛栏前祭供一阵,因为牛是壮族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祭祀要男女分别进行。大年初一黎明时,各家换上新的门神,贴上新的对联,壮族全家老少都穿上新衣,并燃放炮竹。初一到泉水、河边"汲新水"回家;正月初二到岳母家拜年聚会。
  村中要开台演壮戏,抬土地公巡游村寨,以驱除鬼怪,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初一、初二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这两天的任何行动,都会影响到一年的祸福,所以要特别小心在意,为了不给一年带来不祥之兆,壮族老人们这两天都在屋里睡觉,年轻人则互相拜访,相聚在一起游戏玩耍。正月初三要祭地公,每户出一份肉,由管庙者把肉送到祭祀山,各家派一人参加祭祀仪式,结束后,大家分食祭品。这项活动的目的是祈求土地公保佑再获丰收。在这天,出嫁的壮族姑娘要回娘家,如果姑娘的父亲已死,还要为亡父祭奠,一般用猪肉二斤、酒一斤和甘蔗一斤,粽把五斤。正月十五日,重新买酒买肉欢宴。正月三十过小年,买鸡买肉做粽把,不再祭神灵祖先,可以尽情畅饮。当地壮族在这个节期禁忌相当多,人们必须严格遵守。
  在壮族聚居的靖西县,每逢过春节,节前要打扫环境,干干净净过年。大年三十晚上,壮族各家在堂屋祖先牌位前设供桌,桌前挂一张美丽的壮锦或者刺绣的桌围,桌上置摆大粽粑、年糕、米花糖及鸡、鸭、鱼、肉等供品祭奠祖先。同时在家中火塘内燃烧一根耐烧的大硬木,直到第二天都不会烧尽灭火,预示子孙绵延久长、烟火不断之意。初一清晨,鸡叫头遍,壮族姑娘要燃起火把,提着桶到井边、泉旁打新水回家。有的要争打第一桶水,以求吉利;有的要先轮流数天上的星星,在群星渐隐的时刻,看谁的眼睛尖、福气大,直数到天色大亮,剩下最后一颗星时,姑娘们便开始捧喝新水,边喝边唱。村中公认的"伶俐嫂"伴着姑娘们喝新水。大家认为喝伶俐嫂捧的水,就会聪明伶俐,故曰"伶俐水"。第一捧水要奖给第一个到泉边的壮族姑娘,第二捧水大家可以争着喝,聪明的伶俐嫂捧着水将姑娘们逗得欲喝不能,欲罢也不能,她口中还说着许多逗乐的话,整个泉边荡漾着姑娘们的欢笑声。大年初一的伶俐水,是姑娘们向往未来的情感追求,谁不希望自己聪明伶俐呢?谁不想在新年里能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郎君呢?所以,这大年初一的伶俐水,是姑娘们势在必争的。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也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小伙子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壮族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高兴地送给贺年的舞鸡者封包。舞春牛的"春牛"是用竹片编织而成,牛头、牛角糊上绵纸,画上牛眼,牛身是一块黑布或灰布。舞牛人敲锣打鼓在村中表演,钻进布底的两人,一人在前撑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后面跟着的是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此外,还有敲锣打鼓的,领唱春牛歌的,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这些活动为农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同时,也寄托着对农家丰收、祥和的祝愿。
  贵州省从江县的壮族,历史上是从广西迁来的,他们的正月大节是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一日举行。节日前一天清晨,壮族青年将一头由各户轮流喂养的社猪,抬到村外特定的"社棚"前,集体宰杀,祭祀社王。祭毕,将猪肉分开,用竹子串上,分给各户。各户用这些猪肉加上自己准备的其他祭品,供奉祖先。然后,全家一起进餐。这一节日的源起是来自当地民间传说:壮族的祖先原在广西,后有一壮族男子前往贵州省从江一带谋生,这就是贵州壮族的祖先。广西的祖公在贵州祖公临行前说:骨肉远离,以后每逢春节和七月半都要回老家看看。但后来随着人口的增长,贵州祖公觉得每年前往广西探亲很难周全,再加上路途遥远,于是决定提前一个月过春节,以便分散在两地的亲人团聚,因此而形成"壮年"。
  壮族清明节
  每年农历三月间举行,跟汉族一样,这一天壮族家家都要烧香设供,祭祖拜坟,也是壮族的传统节日。过去通常是同一壮族宗族的所有家庭集体举行扫墓仪式,后改为各家各户自祭。届时,除年老体弱者外,其余家庭成员必须参加。壮族人们带上花糯,肉橄把依次到各个坟墓前去供祭,供品必须在野外吃掉。也有的地方扔了不吃,认为带回家会招鬼进门。如果三月初三在前,清明节在后,有的壮族地区则在三月初三这一天上坟。到时不做农活,休息三两天。
  在这一天,壮族各地一般都用各种植物汁染成糯米饭供奉祖先,有的还要用鸡、鸭等物作供品。有的只染成黑色,有的则染成五色。所谓五色,即红、紫、黄、黑、白。红色用红节藤汁染泡成,黄色用"花买"(一种香花)汁染泡成,黑色用枫叶汁染泡成,白色即用米的本色,紫色用红蓝草浸染泡成。由于五色糯米饭都是用这些花花草草的汁染成,因而散发出一股独特的香味。据说以此供奉祖先,能保佑子孙、后代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壮族端午节
  又称药王节、药师节,壮族的传统节日。农历每年五月初五举行,节期一天。节日内容各地壮族不尽相同。
  广西龙胜一带壮族,五月初五这天要用粽子和肉类供奉庙神及祖宗,并上山采草药。壮族人们普遍相信这一天采回的药草疗效最好。用这天采回的药草熬水洗澡,可使皮肤光洁,不患皮肤病,不生烂疮。在靖西县,节日有专门的药市,街道两旁摆满各种药材以及蛇毒、蛤蚁等等,一清早壮族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来赶药市,买需要的药品,还可饱览各种药材标本,获得防病治病的知识。这天壮族各家各户还要在屋里烧袖子皮,熬煮醋液,在门上插一些芭茅草、枫叶和艾草以示驱邪免灾。端午药市这一习俗,是古代壮族人民在同疾病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
  壮族中秋节
  壮族人民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全家要赏月、吃月饼,过中秋节,跟汉族一样,中秋节也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壮族孩子们则用柚子皮自制成各种鬼脑壳,化妆成高公、矮婆,到村里富裕人家桌上取食月饼。壮族青年男女则结伴到田地里象征性地偷回一些瓜果蔬菜,俗称"偷青"。认为吃了这些偷来的瓜果蔬菜可以明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德禄县壮族人民,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这天,以"闹哥孩"这项活动来庆祝中秋节。最初这项活动叫"请囊海","囊海"是壮语,即"月姑"之意,意为请月亮里的仙女下凡与民同乐。届时,村里的老少男子都要来围观。在闹台上摆一碗米,上插数根燃香,一边摆一碗月饼;闹台的两边各竖立一根柴担,一根的顶部插一个柚果,果上有若干香条和蜡烛;另一根顶部挂一双鞋、一双袜子和一块面巾,壮族妇女们围闹台而坐,开始唱歌请月亮上的仙女下来与民同乐。歌唱近一个小时后,数位壮族女子站起来东跑西穿,人们便知这是仙女下来了,那些女子便是仙女的化身。她们跑一阵后就在闹台前坐下,身子左右摇摆,口里说着含混不清的话。这时其他妇女一起上前来问她们将来的祸福,仙人托身的女子也一一作答,从此后她们便是公认的巫婆。"哥孩"下来后,闹台周围的妇女便开始对歌,内容一般不涉及爱情,多是有关史实、社会一类的,尽兴方散。此后对歌还要持续数个晚上。
  同是这一天,在广西靖西、那坡一带的壮族,到了这一天,姑娘们用艾叶水沐浴,梳妆打扮,打扫屋内外,用抽子叶水洒在房屋四周。把一根五米到十米长的竹竿竖在门前空旷地,顶上插一个插满线香的袖子,香烟缭绕,作为指引月姑下凡的天梯。门前置桌,放上月饼、香蕉、袖子、甘蔗、柑桔、煮熟了的芋头和成把的毛豆等供品。姑娘与小伙子们围坐一起,推选一位姑娘扮作月姑,坐在地席中央,用两手中指和大拇指分别压住双眼和双耳,旋转头部,以示正从月宫下凡。大家将月姑认作"同年姐妹"(义姐妹),请她对歌。大家发问,她作答,场内欢歌笑语,情意绵长。
  除了与汉族相同的节日外,壮族还有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这些具有独特风俗的节日,更能体现壮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独特风貌。
  壮族请牛节
  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早晨举行。广西的壮族农家,在新年正月初一日,要让小孩到河滩边牵"石牛"回家。壮族民间认为凡是有洞的石块,就是"石牛",可以用牛绳穿着,牵回家中,"养"在牛栏里,小孩们边找边牵还边唱《请牛歌》,当地人们认为把石牛请回家,可保来年牛只兴旺,并免遭瘟疫之灾。
  壮族花王圣母祭
  又称花婆祭,壮族的传统节日,属壮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举行。当地民间相传:花王圣母既是专司生儿育女的神抵,又是儿童的守护神,不论男孩女孩,都是花王圣母家中庭院所种神花的花朵。因此,壮族妇女生育之后,即在床头墙上,扎一束野花,作为花王圣母的神位,每年正月初一清晨,壮族儿童起床后,先向花王圣母跪拜叩首,祈求花王圣母保佑自己健康无病。
  壮族敬蛙节
  壮族传统风俗节日,又称"蚂拐节"。广西的河池、百色及东兰、凤山一带的壮族人民,每年春节期间,以数村为单位进行敬蛙活动,这是一个与农事活动紧密相关的壮族节日。
  据说古代这里壮族有一个名叫东林的孝子,他的母亲去世时,屋外蛙声不绝,他怕打扰了母亲灵魂的安宁就用开水浇死了青蛙(蚂拐)。结果闹得蛙声断绝,害虫旺盛,人间遭灾,颗粒无收。这时,东林才知道自己不对,误杀了"天女"(青蛙),因此给"天女"厚葬,并在每年正月接"天女"回人间过节。以后每年正月初一,人们都要选一二十名青年,穿着盛装,敲锣打鼓到田边地头寻找正在冬眠的蚂拐。最先找到的那只青蛙被尊称为"蚂拐头",大家唱歌祝贺。接着在所捕青蛙中选一只,与"蚂拐头"配成一对,送往村里"蚂拐亭",祈祷后,就把青蛙打死,装进一个大竹筒。发现蚂拐的人被尊为"蚂拐郎",由其主持当年的蚂拐节活动,首先由找到它们的小伙子抬着蚂拐挨家拜年,向各家各户道贺,在主家门前唱几句古老的蚂拐歌:"呼一呀,鹤莫飞,鸦莫叫,蚂拐姑娘到,来把新喜报。"并对主家唱道:"养鸡变金风,金凤下彩蛋,养狗成猎犬,猎肉来当餐。养牛生龙角,麒麟满牛栏。养马变骏马,员外配金鞍。主家手儿巧,摸土变银钱。"这首古老的充满喜气吉祥的蚂拐歌,唱得主家眉开眼笑,他们给"蚂拐姑娘"送上米或钱、彩蛋、松把、肉粽等年节礼物,每天的游村至日落方告结束。壮族各家各户送的钱为百家钱,米为百家米,钱留作节日聚餐的开销,米则分给小孩,保佑孩子快快长大。
  夜晚,壮族村民到停放蚂拐的亭子为之守丧。正月最后一天,各家宰杀鸡鸭,煮五色糯米饭,午饭后,全村人将蚂拐送到坟地入葬。葬前,由蚂拐郎打开上一年的葬蚂拐棺木,检验其骨骼,如见金黄色,则预示当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如遇黑色或灰色,则表示年景不佳,要人们预防早涝灾害,并烧香祈求丰收安宁。然后,数村壮族男女青年奉献祭品,并敲击铜鼓,跳起舞,其仪式十分隆重。这是一个对青蛙表示尊重的节日。把青蛙当作吉祥物,是因青蛙捕食害虫,保护庄稼,同时,与壮族自远祖以来就以农为业有密切关系。这与古代壮族先民在鼓面上铸造青蛙模型一样,是祟敬青蛙的表示。另外古代壮族的某些部族曾以青蛙为图腾,故有此遗俗。
  壮族铜鼓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隘洞及长乐一带壮族节日,分别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
  届时,壮族青年们把铜鼓抬上山顶,郑重安放于固定的木架之上,进行敲打铜鼓比赛。赛前要举行传统的祭祖仪式。比赛时,公鼓(大鼓)对公鼓,母鼓(小鼓)对母鼓。每组三人,轮换着敲打,鼓声不能中断。以打得动听、持久、响亮且鼓面不裂作为决定胜负的标准。击鼓比赛进行的同时,青年男女们放声对歌。鼓声、歌声、笑声此起彼伏。比赛结束,壮族人们摆出从家里带来的粽子及其他食物,在山坡草地上野餐,共度这个壮族的传统节日。
  壮族吃立节
  广西凭祥,龙州一带壮族民间特有的节日,农历每年正月三十日举行,壮语是"过晚年"或"补过晚年"的意思。
  相传,这一壮族节日始于清代光绪年间,为纪念保卫边关的胜利。光绪十一年(1894年),农历十月廿九日,法军攻陷谅山,紧逼我南疆要塞镇南关,边关壮族人民连春节也不过,挺身保卫家乡。次年年初,冯子才指挥各路军队反攻,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当壮族人民返回家乡时,已是农历正月三十日,春节早过完了,为了庆祝胜利,人们于当日杀鸡宰羊,补过春节。此后,习尚沿袭,边关壮族人民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初二结束过年,正月三十日又欢度"吃立节"。如今,吃立节期间,壮族人民载歌载舞,共庆这一特殊的壮族节日。
  壮族土地日
  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各地节日内容、过节方式不尽相同。
  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那荡地区的壮族,这天家家户户打制糯米粑粑、包汤圆、杀鸡,到土地庙祭拜土地神,同时观察当日天象,由此判断气候情况。壮族民间认为,这天如果晴天,这一年便会风调雨顺、万谷丰收。反之将有不测天灾,要人们提防。武鸣县双桥一带,二月二正值下秧时节,过节时壮族家家用粑粑代替米饭,通常天亮前做好吃完,意在封住鸟类的嘴、眼,使庄稼不至受到它们的侵害。并要举行祭土地神仪式,祈求神灵保佑禾苗茁壮成长。
  壮族开定浪
  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宁县壮族支系布雅衣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举行。当地壮族布雅衣人各村寨,都有一个议事亭,里面供奉着农神。议事亭不仅是举行全村性的农事祭祀和祈求平安的场所,也是村中老年人商议劳动生产、宗教祭祀和处理村民婚姻等纠纷的地方,当地壮语称之为"定浪"。定浪成员都是在壮族村内有威望的老人,每年二月初二日,便要"开定浪",商议春耕农事。届时要准备祭品,行壮族祭祀之礼,以祈求当年五谷丰登,共庆这一壮族的传统节日。
  壮族花王节
  又称花朝节,百花仙子节或花婆节,壮族民间传统娱乐节日。一般是农历二月初二日举行活动,也有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日过节的,节期一天。活动内容主要是祭祀生育神和儿童守护神的百花仙子,即花婆。
  这天,各村寨壮族妇女们聚集一起,性情相投者互相结拜为姐妹。之后杀鸡敬祭花王,祈求花王馈赠孩子并保佑儿童健康成长。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百花仙子的生日,桂南一带的壮族要举行隆重的庆贺活动。节日前,壮族姑娘们就忙着做绣球,煮糯米饭,小伙子则各自准备心爱的传统礼物。
  节日这天,壮族人们便涌到盛开着朵朵红花、象征百花仙子的木棉树下,开始以对歌为主的庆祝活动。男女青年们三五成群,互相对歌。除一般情歌外,还须有歌颂百花仙子的纯洁、美丽和芬芳的歌,以此象征他们的爱情纯洁美好。对歌中,青年们向意中人抛绣球和赠送礼品。小伙子收到绣球并不带回家,在傍晚分手时,都把它抛到高高的木棉树上,把绣球送给百花仙子。这是花王节最后的仪式,场面热烈隆重。人们认为,百花仙子能保佑他们的子孙像木棉花一样繁盛、火红,像木棉一样心地洁白。"花王节"在古代就很风行,这种风俗寄托着壮家人民的美好愿望,沿习至今。
  壮族春社节
  又称保阳春节,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山县洛东一带壮族传统的祭祀节日。每年二月初二日举行。
  这个壮族节日主要祭祀古代一位敢说真话的社王。传说有一次皇帝宴请宾客,席上摆满山珍海味。皇帝问客人哪样菜最好吃,客人中社王说盐最好吃。皇帝认为是嘲笑他,便把社王杀了。后来,社王的弟弟特意去当御厨,在第二年皇帝宴请宾客时,他炒菜故意不放盐。皇帝责问,他便以其兄被杀之事相告,故不敢放盐。皇帝终于悔悟,于是降旨:每年春(二月)秋(八月)两个社日纪念社王,此后,相沿成习。另一传说则是御厨说"盐最好吃"。皇帝杀了这位御厨,并发誓从此不吃盐。一次,皇帝出外狩猎,肚中饥饿难忍,走到一茅屋农舍,农妇只有粗食咸菜给他吃。再次尝到盐味,皇帝内心感到杀错了御厨,故封他为"社王"。当地农历二月初,已进入农忙季节,农忙之际,人们专门。祭祀社王,以求社王保佑这一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各个壮族村寨举行二月社的场所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祭祀时,各家在社王前供整块熟肉、烧纸等祭品,然后举行祭祀;另一种是以村寨为单位,进行祭祀时,由全村寨集资购买肥猪后将猪抬到社庙或社坛前,摆上其他祭品,举行统一的祭祀,祭祀后的猪肉按集资户数均分,将分得的猪肉拿回家,全家煮食欢聚。这一天,壮族人们到社坛去烧香化纸祭祀,在煮熟的鸡或肉等供物上特意放上一小撮食盐。部分壮族地区社节里要请道公打酿,举行抢花炮、舞狮子、表演武术、唱戏等文娱活动。
  壮族观音诞日
  壮族妇女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举行。
  这一天,凡建有观音庙的壮族地区,妇女们都要带上供品,到庙里去祭祀观音菩萨。在广西凌乐县,壮族妇女们则要相互约定,徒步到离村寨几里远的水源洞祭供观音,以求赐子赐福。
  壮族三月三节
  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义为到洞外、田间去唱歌,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多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也有在秋季举行的。
  《太平寰宇记》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可见对歌习俗至少在宋代已形成。
  壮族认为,唱歌可以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唱歌娱神,可以消灾除难,故时常选择吉日到野外唱歌,逐渐发展为定期的节日。壮族民间传说壮家有一对青年男女,擅长唱歌,两人情深意长,经常用山歌叙述爱情。由于父母阻挠,终于不能缔结良缘,于是以身殉情,那天恰好是农历三月三。年轻人为了表达对不合理婚姻习俗的抗议,追求恋爱婚姻自主,便于每年这一天集中到一块对唱山歌。
  另有一个壮族民间故事说从前有个老头,养了三个女孩,个个生得俊巧伶俐。等她们三姐妹刚刚长到十八九岁上,说媒的就挤破了大门。可是这三姐妹,连一个求婚的壮族小伙子也没看中。这么一来,她们的阿爹也没了办法。聪明的三姐妹便对说媒的人说:"这么多人求婚,我们答应谁好呢?不如约定个日子,叫所有求婚的人都来我家门前唱歌。谁唱得好,我们就嫁给谁。"
  说媒的就把三姐妹的话传给所有求婚的壮族青年。在约定的日子里,上百成千的小伙子们,都赶到三姐妹家门前,有很多姑娘们也赶来看热闹。大家唱了一天没有尽兴,接着又唱了一个晚上,三姐妹便从中选嫁了三个唱得最好的小伙子。从此以后,壮族人们便每年举行这样的歌会。
  据传说这天也是为了纪念著名的壮族歌仙刘三妹。刘三妹原来是在壮族民间传说中所使用的名字。后来由于壮族传说的改编,刘三妹被改称为刘三姐。有的传说讲刘三妹与一个秀才对歌相爱,双双化作石像,人们为了纪念这对年轻的歌手,于是在节日中进行对歌活动。也有的说是因为刘三妹上山砍柴,被地主预先割断山藤,使她不幸落崖身亡。因此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人们连唱三天三夜山歌来表达对这位歌仙的怀念。所以这一天又有"歌仙节"之称。
  为了欢度"三月三"节日,壮族人民要按传统制作五色糯米饭。人们摘来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花草植物,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受仙女们的赞赏后留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歌圩节一到,壮族各地区传统歌点山头旷野、竹林草坡,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五言、七言以及五三言、七三言的壮歌,出口成章。歌词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民族历史、现实生活、生产知识等等。壮族男女老少在这歌圩中度过一个不眠之夜,歌圩也成为传授知识的好场所。
  壮族人们以歌叙情,以歌交友。年轻人唱的歌有见面歌、邀请歌、盘歌、新歌、爱慕歌、盟誓歌、送别歌等等。"三月三"壮族歌抒,不仅是壮族青年男女充分施展唱歌才华,以歌交友,以歌斗智的节日,而且也是远近闻名的文娱活动,同时还吸引了不少外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及观光。
  在歌圩上除了对歌以外,壮族姑娘还将绣球抛向中意的小伙。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以此象征纯洁的爱情。对姑娘抛来的绣球,壮族小伙必须反应迅速,稳稳接住。如果绣球落地,就要罚作游戏或唱山歌。在绣球漫天飞舞中,夹杂着笑声、歌声,欢乐的气氛让每一个人都流连忘返。
  在广西都安一带,三月三歌圩中还有一种男女青年的交际习俗: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用。小伙子在歌好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将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的歌节。
  壮族三月三大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清江一带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
  当地壮族人相传,以前这里曾有一位壮族英雄,为人正直,经常除恶济贫,得到百姓的爱戴。后来,他被强大的敌人打败,就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死在一棵枫树下。当地的壮族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的这天,到野外采枫叶,与糯米搅拌在一起,煮成黑色的菜饭,大家围坐在一起食用。据当地壮族人说,食用这种饭既可以避邪,又可以预防疾病。
  壮族鱼花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得江西岸壮族渔民传统节日。每年举行两次,第一次在渔汛期即将到来的三月二十日,以预祝当年多产鱼花,多捕大鱼,获得好收成。第二次在汛期过去后的七月二十日为庆贺渔业丰收而举行。
  节日里,壮族渔乡人以其独特的"鱼花宴",招待亲朋好友,祝贺节日。饭桌上,大家都以鱼为话题,相互传授捕鱼养鱼经验。亲朋来得越多,吃得越多,越是象征丰收和吉祥,这样主人会倍感高兴。这一天深夜,壮族渔乡各村灯火通明,锣鼓喧天,人们唱歌、跳舞庆祝节日。这天除壮族外,附近其他民族的渔民也过此节。
  壮族陇端节
  云南省富宁县一带的壮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过此节。
  陇端为壮语,"陇"为下之意,"端"为平坦宽阔的地方,"陇端"即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的意思。相传北宋时,壮族人民为了抵制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在侬智高率领下起义,他自称"南天王",几经征战,退守云南富宁县一带,最终失败。朝廷怕他们再次起事,就将一部分壮族人遣散到贵州等地。临别时,留和去的壮族人伤心叙别,约定离开的人来年归来团聚。
  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客居他乡的壮族人便返乡归寨同亲友团聚,从此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壮族都过"陇端节"。节日里,要举行歌舞、杂耍、演壮剧活动,习惯上白天演武剧,晚间演文戏。壮族青年男女则聚在一起夜以继日地唱歌,但白天在野外唱,晚间一定要回到村内,女在屋内,男在屋外,隔墙对歌。如果双方有意,可以互赠信物。姑娘收到的物品大都是丝线、首饰、花毛巾和糕点等;而回赠给男青年的则是自己手制的布鞋,五色糯米饭和粽把等等。
  壮族祭娅拜
  广西壮族自治区者宁、索乌一带壮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兔日举行。
  这天,人们要杀猪、牛各一头,鸡两只,煎鱼48尾,到娅拜山上去祭奠壮族女英雄娅拜。
  相传,娅拜是毛根寨人,生活在宋朝,由于朝庭官兵经常闯进壮乡骚乱、破坏,娅拜便和丈夫一起率领壮族百姓起来抗击官兵。因为她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指挥壮族人一次又一次打败前来骚扰的官兵,保证了壮乡的安宁。数年后在一次和官兵的战斗中,娅拜不幸遇难,这天正是四月兔日。人们悲痛地将英雄埋在一个高坡的长青树下,并把此山改名叫娅拜山。从那时起,每年娅拜遇难的日子,人们都要杀猪宰牛到娅拜山上去奠祭,祭祀活动十分隆重。
  壮族逃军山节
  广西壮族民间纪念节日。岂江流域的南宁、琶宁、武鸣、宾阳、横县等地的壮族,农历每年四月初八这天,壮族人盛装打扮,纷纷登上逃军山顶,举行纪念活动,先烧香祭祀壮族英雄李亚王,然后开始跳道公舞、师公舞、采茶舞、山歌舞,青年们对唱山歌,这是为了纪念壮族英雄李亚王。
  传说李亚王原名李花龙,因他身上长有一身似蛇的花纹而得名。他从小习文练武,长大后文武双全,智勇过人,有一年岂江发洪水,庄稼几乎绝收,但官府仍增租加税,壮族人民困苦不堪。李花龙义愤填膺,便在军山下组织一支义军,攻下五个县城,得到人民拥护,人们就称他为李亚王。后来官府组织10万水陆大军征剿,李亚王寡不敌众,逃到山上,凭险抵抗。官兵久攻不成,伤亡惨重,便开始封山,义军断粮吃尽野果,第三年的四月初八全体起义者饿死在山上,从此这座山便叫作"逃军山"。据说,后来,被打死的官兵都变成了老虎伤害人畜。四月初八这天,出现一位猎神,青年壮士跟着猎神不到半月便把老虎消灭干净,人们欢呼雀跃,一路送猎神来到逃军山顶时,猎神忽然不见。壮族人们认为这是李亚王显灵来为民除害,就在山顶修了一座庙,每到四月初八这天就到山顶来纪念他,相沿成习,成为岂江河畔人民最隆重的壮族节日。
  壮族牛魂节
  也叫"牛王节"、"脱扼节"、"牛王诞节"或"开秧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举行,也有在五月初七、六月初六或七月初七举行。
  相传,牛曾是天上的神物,牛王奉天帝的旨意,下到人间来播种百草。牛王脑瓜笨,天帝命它三步撒一把草,它误认为一步撒三把草,结果杂草遍及大地。后来天帝罚它将功补过,不许再上天庭,在人间永远吃草。四月初八是牛王诞生日,据说牛王在这一天也要从天上下到凡间来探视耕牛,保佑其不患疾病瘟疫。因此,在壮乡,这天不管农活多忙,都要让耕牛休息一天,不准骂牛更不准挥鞭打牛,因为倘若打牛,把牛魂惊走,就会影响农事。在牛栏门口贴四方形红纸,设桌祭祀,同时家家户户要蒸煮五色糯米饭过节,并给牛吃甜酒和五色糯饭。
  壮族人们把牛牵到绿草丰茂的地方,让牛自由自在地吃个饱,主妇清扫牛栏,撒上石灰,放上新的干草。小孩子则轻轻为牛刷背,让牛舒舒服服地过一个节日。此外人们还要聚在一起唱歌,敲击铜鼓以示庆祝。广西东兰县壮族,在这一天要拿下牛鼻绳,脱下扼和竹筒铃,给牛洗澡、梳毛、捉虱、擦痒。中午,各家在堂屋摆上酒菜,举行传统的敬牛仪式。由老人牵牛绕桌一圈,并且边绕边唱"牛啊我的宝咯,牛啊我的财咯,捻子花开了,阳雀鸟叫了,春水弹琴了,禾苗封恫了,脱扼节到了,我把你来敬,我把牛扼脱,让你喘口气,让你歇歇脚,吃口好饲料,听我唱牛歌。"唱罢,喂给牛一团五色饭和一块腊肉,接着唱述牛的来历。唱完,再给牛喂上一次腊肉和花糯饭,全家人摸摸牛背,说些吉祥祝福的话,送其回圈,添喂上好饲料。广西龙胜,壮族村民们四月初八要杀猪到牛王庙祭祀,祈求耕牛兴旺,五谷丰登,表现了人们对耕牛的崇敬和爱护。有的地方还要长者高唱牛歌:"……惜衣方有衣服穿,爱牛才有五谷收,奉劝世人惜耕牛,人畜两旺乐悠悠。"在这一天,不准骑牛,如发现牛偷吃庄稼,也只能悄悄牵走,绝不可以大发雷霆。解放后,消除了祈祷招魂的迷信,其他活动仍然照旧。牛魂节表现了壮家对牛的珍爱,对丰收的渴望,是具有农耕文化色彩的壮族节日。
  壮族拜秧节
  又叫插秧节,壮族民间农祭仪式,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习俗。居住在广西东兰、凤山一带的壮族农家,农历每年四月初八日要进行祭祀秧田的古老仪式。
  这一天,壮族各家要杀鸡到田头祭拜秧苗,以祈祷秧苗茁壮成长。有的壮族人家这天到河边拾捡"脱马腾"当汤圆煮吃。广西壮族。自治区思县那荡乡一带壮族,这天还要开塘捉鱼,吃"鱼生",并修理犁、耙等准备耕田插秧。南部地区,人们请道公到田里赶鬼,然后开始插秧。传说,这一习俗起源于一个壮家姑娘,她聪明美丽能歌善舞,尤其插得一手好秧苗,因此,人们就叫她秧妹。一天,秧妹在木楼上织锦,忽然闯进一伙人,把她抢到土司那里。土司让秧妹嫁给他,她不答应,就被关在一个岩洞里。于是她不吃不喝,整天痛哭,泪水流干,哭出血来,染红了红水河。后来她变得瘦骨嶙峋,土司见秧妹不像以前那样美丽,就逼她下田插秧,如果她一天插完一块大田,就放她回家。就在插到最后一棵秧苗时,她突然倒在田头,手里握着最后一棵秧苗离开了人世。为了怀念心灵手巧的秧妹,每年在秧妹死去这天—四月初八,人们便到田头祭祀秧田,用一根芒杆插在新插完的秧田边,杆下吊着纸串,下面放一团糯米饭和一个鸡蛋,并焚香烧纸,祈求秧苗无虫无灾,茁壮成长,能够丰收,后来代代相传,形成了寄托壮族人民期望丰收的风俗。
  壮族结拜节
  壮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
  按壮族传统习惯,男子年满12岁后便有结拜弟兄的权利。平时要好的两人,如有意结拜,便在结拜节这天由壮族老人主持结拜仪式。仪式上双方先按年龄排序,然后喝生鸡血,再禀告祖先,最后对天起誓。结拜兄弟后,意味着日后要相互关照,同甘共苦,如亲兄弟一般相互往来。
  壮族五谷庙节
  又称"莫一大王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龙江两岸的壮族农事节日。农历每年六月初二这天,要杀鸡宰鸭欢庆莫一大王的诞辰。
  相传莫一为宋代的壮族英雄,神通广大,有移山倒海的法术,被群众立为"大王"。但宋王朝却以"造反"之名将他杀害,人民为了纪念他,尊他为神,在家中香火堂右上角书有"救奉通天圣帝莫一大王"的神位。相传农历六月初二日为他的生日,所以要过"莫一大王节"。因莫一大王庙又叫"五谷庙",所以又有"五谷庙节"之称。节日这天,人们到五谷庙祭祀,祈祷五谷丰收,人畜平安。一年一小祭,六年一大祭。小祭以家庭为单位,杀鸡宰鸭,为莫一大王烧香上供。每隔六年逢子、午年时,要以村寨为单位,杀猪、牛各一头进行大祭。要用它们的骨、肉、心、肝、肠等分别做成12道菜,不能多也不能少,然后隔一段时间上一道菜,表示12个月,依次奉祀,隆重地举行祭典。结束后,每户留一人参加聚餐,全部供品由各户均分。有的民间故事说,莫一大王能煮海水制盐,以自己的力量为壮乡造福,皇帝十分害怕,因此派兵来捉拿他。但莫一大王神通广大,虽被抓住砍掉脑袋,但他人却未死,提着脑袋飞上云天,放声大笑,吓死不少官兵。壮族人们敬仰和怀念自己的英雄,便每年过此节日,以表示英雄活在自己心中。
  壮族六月节
  又称六郎节、七郎节、或过小年。壮族支系布侬人的民间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节期一天。
  布侬人过此节时,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要宰牛杀鸡、制作五色花糯米饭,举行传统的祭祀活动。民间传说此壮族节日形成于宋代,是为纪念羁摩州首领—壮族英雄侬智高而流传下来的,他于宋庆历年间率领壮、瑶、汉、彝等族人民发动反抗朝庭欺压剥削百姓的起义。节日里所吃的花糯饭至少包括白、红,蓝,黑四色。这些颜色具有象征意义:红色代表起义队伍里的壮族,白色代表汉族、黑色代表彝族、蓝色代表瑶族。广南、马关和麻栗坡等地的壮族布侬人过此节的时间和对节日的称呼有所不同。相传,侬智高从敌人重重围困中突围出来后,六月里经过的地方在六月过节,七月里经过的地方便七月过节。当朝皇帝十分惧怕、忌恨侬智高,严禁壮族人民怀念奠祭他。聪明的壮族人民于是把六月节称为"六郎节"或"七郎节",借爱国名将杨六郎和杨七郎之名纪念壮族人民的英雄。
  壮族祭田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一带壮族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
  这天,各家到田边杀鸡、烧纸并插小白旗拜田。祈求神灵保佑庄稼免遭灾害,穗大粒满,茁壮成长。有的壮族人家还在田边摆插一个稻草人,驱赶虫鸟,守护庄稼。这一天,壮族妇女们还要整理晾晒全家衣物。壮族民间认为这天天气最好,晾晒过的衣物不易发霉生虫。
  壮族乞巧节
  广东省莲山县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举行。
  当地壮族相传,这一天,天上银河里的仙女会下凡到人间,姑娘们在这一天下河沐浴,则会容貌秀美动人,心灵手巧,所以,当地壮族姑娘都要在这一日下河沐浴。当地壮族民间还传说,用这一天的河水酿醋格外醇香,因此,当地醋坊纷纷在此日前往河边汲水酿醋,民间称这种醋为"七月香"。
  壮族鬼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壮族的传统节日,属壮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举行。相传天神之子羡慕人间,常常偷偷下凡并化做乞丐,帮助其他乞丐和背井离乡的人。天神知道此事后,命雷公电母将其击死。七月十四日那天,果然雷电交加。天神之子死后变成鬼住在阴间。当地壮族每逢其忌日,姑娘都要担着糯米等到河边洗涤,老人则在家里剪纸或折纸,男人杀鸡宰鸭,待鸡鸭饭菜做好后,把供品供在家里的神完前,给天神之子和祖先闻香味,然后在剪纸和折纸上写上各种敬奉的字句,在正堂里焚化,然后把灰烬分成几份,洒在河里、泉边和抛到空中,一家人这才开始享用酒菜。
  壮族躲鬼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举行。
  壮族认为,农历七月七日之后,各种厉鬼都出来活动,人们为免遭其害,都躲在家里。多数壮族人家还在家里隆重地祭祀鬼神和祖先,求祖先保佑后代平安。
  壮族祭祖节
  即中元节,壮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举行,内容主要是祭祖。部分壮族地区七月初七开始设祭迎祖。
  民间认为初七是天女沐浴的日子,水质最好,所以人们多在这天染布,做醋。这天要用新竹笋煮水祭祀,壮族各家根据自家的经济状况杀鸡,鸭或猪。十四日开始大祭,祭品有猪肉、整鸡、整鸭、发糕、松把、米粉,糯饭等,祭品从十四日摆到十六日。每天正餐前都要先热供品,燃烧纸钱及各种纸衣。经济状况好的人家,还要烧纸马和纸屋祭祖。灰烬用荷叶或芭蕉叶等包好,十六日祭祀活动结束,由壮族老人头戴竹笠、用竹棍,挑到河边,扔进河里。节日期间,室外屋檐下安放一张矮桌,摆些供品薄祭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这些祭供游魂野鬼的祭品不能回锅热。已出嫁的壮族姑娘节日里要带上鸭、纸钱等礼品回娘家祭祖先,探望老人,但按壮族风俗,不管路途多远,女儿必须当天返回夫家,不能在娘家留宿。
  壮族祭青苗
  壮族民间传统农祀节日,每年农历七月间择日举行。
  为了求得粮食丰收,每逢农历七月,壮族人们便举行祭青苗仪式。届时,用猪肉、米酒等作为供品供祭于村外田边,以示让禾苗神尽情享用,使其欢悦,保佑谷物丰收。然后开始路禁,以免行人惊动禾苗神。同时,全村壮族老少聚集在一起,一边饮酒,一边高唱农歌,尽兴后才回家。
  壮族达旺节
  壮族的传统节日,属民间纪念节日,农历每年七月二十日举行。
  这天壮族家家户户杀鸡宰鸭,把鸡鸭的腿留下来,等晚上月亮升起时给孩子们对着月亮吃,一边吃,还要一边向月亮招手,意思是告慰月亮里的达旺:生活很好,请你放心。传说,古代有一个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名叫达旺,绣出的花鸟像真的一样。一次,她在手帕上绣了一只麻雀,不小心让针尖刺伤了手指,血滴到该绣眼睛的地方,麻雀就变活了,然后眨眨眼飞走了。
  一天,这只麻雀被土司射伤了,达旺用手帕为它包扎,这时土司来了,她只好用手帕把它包藏起来。待土司打开手帕时,麻雀又回到手帕上去了。土司见达旺十分美丽,就要娶回去做姨太太,达旺坚决不答应。从此,土司怀恨报复。这年天早,土司就把达旺作为童女祭神求雨。
  鸟兽快饿死了,达旺便把供品全给它们吃了。土司诬赖达旺偷吃了供品,将她剖腹验证。上天为此发怒,霎时飞沙走石,群鸟趁机把达旺的尸体搬到月亮安葬。乌鸦为之唱礼、白头翁为之戴孝、杜鹃唱挽歌,黄莺吹箫,麻雀跳舞招魂。这天正是七月二十日,此后人们就在这天纪念她。
  壮族霜降节
  壮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九月霜降这一天,广西大新县下雷、宝好、雷平及靖西、德保县的壮族,还要过一个纪念民族女英雄岑玉音的霜降节。
  关于岑玉音的事迹有两种不同的传说,一说壮族妇女岑玉音箭术高超,勇敢过人,曾带兵去广东、福建沿海一带抗击楼寇。她用兵果断,料事如神,多次打败人侵的侯寇,得到皇帝的封赏,最后她解甲回乡,直到逝世。人们因她曾在霜降这一天大败楼寇,所以在这一天举行祭祀以示纪念,逐渐形成为霜降节。另一说是她和丈夫一起,为保卫壮族人民的安宁及财产,率兵抵御人侵之敌,于霜降之日大获全胜,故当地百姓庆祝三天,定为节日。每逢霜降的前一天,各地壮胞都到下雷附近各村寨借宿,次日清晨到玉音庙进行拜祭。据说清代时,当地州官也要备办供品前来参加祭祀。壮族群众祭祀完后归来,就近表演舞狮、演唱壮剧、民歌等活动,欢度怀念壮族民族英雄的节日。
  壮族祝寿节
  壮族传统的敬老节日。一般都在农历九月九日举行。
  按壮族传统习俗,老人六十寿辰,儿孙后辈都要杀鸡宰鸭为老人庆贺一番。这一天,要给老人添置一个"寿粮缸"(一般是一种较精致的瓦缸,可装米十斤左右),晚辈们都要在这天给缸里添米,装满为止。这种米叫"寿米",平时不吃,只有当老人生病时才煮给老人吃,但不能吃完,否则意味着这人活不长久。以后,每年九月九日,儿女们都要给老人补粮缸,把寿粮缸又装满。壮族认为九九重阳,天高气爽,是个吉利日子。这天,出嫁的女儿带着孩子来祝寿,并提三五斤新米回来补粮缸。老人也把往年的寿米换出来一些,掺上糯米做成粽子和橄粑,送给儿女和亲家吃,表示同福共寿。也有少数壮家是在老人做生日时,给老人"补粮缸"。这种反映壮族人民敬老风尚的良好习俗,保持至今。
  壮族祭百灵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壮族的传统节日,属壮族民间纪念活动。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人们就来到百灵山的百灵泉边放声歌唱,以纪念传说中的壮族青年勇士—百灵。
  传说,古时候,天等境内有一座高不见顶的大山,山旁的深潭里有条恶龙,恶龙每年都要吃掉壮族歌坛上一名漂亮的歌手。壮族青年百灵为了杀死恶龙,使壮族歌声一代代传下去,历尽千辛万苦到天边取回开天剑,并用自己的血给剑淬火,终于斩了恶龙,而百灵却因失血过多死去。他死后变成了波赖(即雷公),每年春秋雨季,提着锋利的开天剑巡行大地,一看到有人作恶,便用剑劈,剑闪处,立刻闪出一道霹雳,把坏蛋劈死。壮族人民为了纪念百灵,便把镇住恶龙的山叫百灵山,山上流出的清泉叫百灵泉,并于每年农历九月九日百灵生日这天到泉边放声歌唱,日后便形成祭百灵节,此俗沿袭至今。
  壮族九月九
  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思阳地方壮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举行。
  届时,壮族家家户户杀鸡杀鸭、蒸煮糯米饭到野外或高坡上去拜神仙,并就地野餐。相传古时候,一位壮族妇女在神灵指点下,在九月九日这天将炒鹿肉和羊肉送给两位在山上下棋的神仙。神仙用救生还阳的法术救活她已死去几天的儿子,并把孩子九岁的命数改为九十岁。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于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各家都到郊外去祭祀神仙,祈求神仙保佑儿孙们健康长寿。
  壮族送火神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举行。
  届时,壮族村民们在野外用稻草造一间小屋,用鸡和酒等物祭祀一番后,再放火烧掉小屋表示火神以后不会再去火堂烧他们的房舍。当地壮族人家十分崇拜火,禁止对灶火,灶石及火堂吐痰、擤鼻涕。
  壮族洗小铁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下雷一带壮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二日举行,节期一天。这天,壮族各家请道公赶鬼,把锄头、犁耙等农具洗净晾干,妥善收藏,意味着农具辛苦了,现在是农闲季节,可让其安闲一段时间。此外家家还要准备酒肉饭菜大吃一顿。
  壮族双喜节
  又称"十情节","尝新节",壮族的传统节日,属壮族民间喜庆节日。
  农历十月初十日,广西马山、上林、忻城一带桂西农村,习惯在这天结婚办事,乡间大道上来往着一队队喜气洋洋的人们,大都是送亲和接亲,或走亲戚赴喜宴的,充满了新喜气氛。
  据说,这一习俗是壮族祖先规定下来的。这个时候秋收完毕,粮满囤,谷满仓,壮族青年们在劳动中播下的爱情种子也该结果了。两个"十"在一起很吉利,这天结婚可以多子多孙,于是就有了"双喜节"。有的壮族地区把十月初十叫做"十情节","十情"即丰收之意。这天,家家蒸摸、杀鸡、打鱼、喝酒,以庆祝一年辛勤劳动又获丰收。欢宴前先敬神祭祖,感谢他们的保佑,表示自己受恩思报,并祈求神灵祖先来年还保佑他们获得丰收。
  壮族斗鸟节
  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闲时择日举行。
  届时,组织斗鸟活动的"会首"在各村寨及镇上张贴斗鸟告示,愿意参加者闻风而动。斗鸟都由画眉充当,斗鸟的顺序由抽签结果而定。斗鸟时,将两个鸟笼并在一起,笼门相对,然后打开笼门,两只斗鸟就撕打起来。获胜者要排定名次,判断胜负有两条标准,一个是依获胜次数多少来排定名次,一个是依撕打时间长短来排定名次。第一名称"头笼",第二名称"二笼",余下依此类推,最多不超过五笼。取得名次者,可得锯齿形彩旗一面,奖金若干。获得头笼鸟的主人也因此名声大噪,有的人请来亲朋好友聚饮一番,以示庆贺。
  壮族冬至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思阳一带壮族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冬至到来之时,这里的壮族家家户户都要做糯米粑粑祭神、拜祭祖宗,并邀请至亲好友吃饭。有的地方必须在节日里吃绿豆糍粑。
  武鸣县双桥的壮族人民,冬至节的主要内容是拜祖先而不请客。
  壮族地理资源
  自然条件方面,在我国境内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岭南地区,大多属于亚热带,那里气候温暖,年降水量1200一2000毫米,林木葱翠,有大片原始森林,江河纵横,众多河流像西江各支流、郁江、红水河、柳江、桂江等流向东南,水力资源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境内地形呈盆地状,丘陵、山地相互交错,壮族村寨大多建在坝子、河谷区域和半山区,那里土层肥厚,水源丰富,十分适宜于农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生长,盛产稻、玉米、甘蔗、黄麻、油桐、橡胶、剑麻等。矿产以锰、铝、锡、铅、煤等为主。
  壮族语言
  语言方面,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区,它们在语法结构、基本词汇等方面大体相同。由于壮族和汉族人民交往频繁,其语言词汇中吸收了一些汉语词汇。大约在唐代,部分地区的壮族先民曾模仿汉字"六书"的造字法,创制了一种与壮语语音相一致的"方块壮族文字",俗称"土俗字"、"字喃"。方块壮族文字主要用于民间诗歌的创作或记录,道士写经、民间记账、写契约、记家谱也杂用这种文字。壮族著名的创世史诗《布洛陀》、英雄史诗《莫一大王》以及《陆驮公公》、《开天辟地歌》、《盘古歌》、《人类来源的传说》等神话传说,民歌集子《恨歌》、《憧歌》,神话和古典长诗《岑逊大王》、《姆洛甲》以及许多壮族民间传说故事、戏剧、师公戏等,都是用方块壮族文字记录下来并流传至今。1955年创造了一套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以广西武鸣话为标准音,195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推广使用。1980年进行修订,全部使用拉丁字母。壮族宗教信仰是从自然崇拜发展到祖先崇拜,最后到多神教的崇拜。在宋、元时期有佛教、道教信仰,鸦片战争后,又从法国传来天主教。
  壮族族源
  壮族族源方面,考古发掘表明,今天的壮族在体质特征和文化特征上与柳江人、西畴人、甄皮岩人、大石铲文化等有共同之处,表明壮族先民自古以来就已生息、繁衍于岭南的广大土地上。壮族民间流传的《布伯》、《且依且咪》、《伏羲兄妹》等神话故事和考古发掘,则证明壮族先民曾经历过漫长的原始群落时期。那时,壮族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群体,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由于生产力极端低下,人们依靠集体的力量以求生存和发展。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壮族社会逐渐向氏族公社过渡。大约在商周时期,私有制逐渐产生,父系氏族公社瓦解,壮族社会开始进人了阶级社会。
  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开发岭南地区,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极大地促进了壮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建立南海郡、象郡、桂林郡,将岭南地区纳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秦汉之交,继任南海尉的赵佗乘机割据岭南,建立了南越王国。南越王赵佗推行一系列的政策,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隔阂,促进了岭南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汉击灭南越,将原岭南三郡增设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珠崖、儋耳等九郡,加强了岭南地区的郡县制统治,进一步促进了岭南越人的封建化和汉化过程。此后,历经唐、宋的羁糜政策和元、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及改土归流,中央王朝对岭南地区统治进一步加强,北方汉族移民也不断到来,汉越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广泛和密切,越汉互化的现象愈来愈普遍,至清代,岭南地区人口的分布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壮族及其先民的分布地逐渐从粤西、桂东、桂北向桂中、桂西及滇东南等地的山区聚居。
  壮族族称
  壮族族称方面,在汉文史籍中,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民族被泛称为"越"或"百越"、"百粤","西贩"和"骆越"则是其中两个较大的支系,包括了壮族的先民,大致分布于今雷州半岛以西及广西地区,活动中心在今桂江流域和得江流域一带。壮族族称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与当地越人垦食"骆(锥)田"有关,一说与"鸟田"(即锥鸟)的传说有关,前一种说法较普遍。直至近现代,壮族人仍将山麓岭脚之间称为"六","六"与"骆"同音,而将其间开垦出来的田称为"那六"。西贩、骆越等名称在历史上消失后,三国至唐宋时期,在他们曾活动的地域上先后出现了"乌浒"、"理"、"僚"等名称。宋代时,在今广西庆远、南丹一带出现了"僮"之名,它最早见于南宋范成大所撰的《桂海虞衡志》,明清以来,有关"僮"的记载越来越多,它是最先从理僚中分化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以"僮"为壮族的族称。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在广西开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工作,并进行了民族识别,由于壮族有许多自称,如"布壮"、"布依"、"布雅依"、"布傣"、"布越"、"布曼"、"布土"、"沙人"、"布衣"、"布诺"、"布寮"、"布班"、"布民"、"布妥"、"布锥"等2O余种,而"布"在壮语中有"人"之意,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提议下,改"僮"为"壮",取其健壮、茁壮之意,这样将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等地有各种自称的壮族人逐渐统称为"壮族",称呼至今。
网站目录投稿: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