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秋季,手足口病又到了高发季节,这个时候家长们一定要多多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病症以及治疗方法,避免耽误患儿病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手足口病症状和治疗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快往下看吧。 手足口病发病原因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A组的2、4、5、7、9、10、16型等,B组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等。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较为常见。 通常肠道病毒喜欢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并且75%酒精和5%来苏亦都不能将它杀死,但是这种病毒对于紫外线和干燥敏感。 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以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以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以存活1年,在-20℃可以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以长期存活。 手足口病症状 1、一般症状表现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除了手足口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尔看到在躯干和四肢出现疱疹,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3)个别小孩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2、重症病例表现 大多数患者都是小于3岁者儿童,会出现肺水肿、脑膜炎、脑脊髓炎、脑炎等现象。 (1)呼吸系统表现为 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2)神经系统表现为 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3)循环系统表现为 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手足口病发病初期,孩子会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后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梭形的水泡,疱的周围有红晕水疱的液体清亮,水疱的长轴与皮纹是一致的。 然后水疱的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掉(脱屑),另外指、趾端有散在的比较坚硬的淡红色丘疹或者疱疹。 同时在口腔里,如嘴唇、舌口腔粘膜、齿龈上也有散在的水疱,但口腔里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白色的一层膜其周围有红晕,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手足口病的治疗 1、一般治疗 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主要为对症治疗。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者,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患处,也可将思密达调成糊状于饭后用棉签敷在溃疡面上。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4)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5)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6)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7)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2、合并治疗 (1)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 (2)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3)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给予甘露醇等脱水治疗,重症病例可酌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 (4)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5)维持血压稳定,必要时适当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结语:看完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现在对于手足口病症状和治疗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多加预防,积极治疗,为了孩子的健康大家平时一定要多多了解这些知识,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