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程度比以前高了,关注青少年的心灵空间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一些学校相继建起了心理咨询室,辅导老师也应运而生。在破解孩子们疑惑的同时,辅导老师还借机排除他们心理上的忧虑,引导他们的心理趋向健康。 但目前我发现这些心理咨询室在操作过程中被大打折扣,成为摆设,心理咨询活动也被其他活动随意取代。在一些学校,心理咨询室常被"铁将军"死死守住,并且牌子上布满灰尘。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不高。他们不愿让孩子将宝贵的学习时间消耗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健康教育上。二是有些教师的心理健康观念淡薄。他们将自己与其他教师之间的竞争定位在教学成绩的排名上,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只有很少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但即使他们重视辅导,往往也只是停留在表面,这主要是因为半路出家改行或"赶鸭子上架"的辅导教师专业知识匮乏,对学生的心理缺乏科学的判断,或发现不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三是很多学生对心理辅导教师缺乏信任,从而导致心理咨询室"门前冷落"。 要彻底消除学生的顾虑,让心理咨询室不再是摆设,一方面,学校要真正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真正重视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教师的作用;另一方面,心理辅导教师要积极主动与学生联系、沟通,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面对青少年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我认为当前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要进一步增进教师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了解,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帮助。有条件的学校可采取请专家来校或让教师走出去的办法,开展操作性、实践性强的心理技能训练,培养和提高教师心理辅导的技能,使学校工作更具科学性、系统性。 另一方面,建立激励和评价机制。学校要建立包括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让教师确保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如此,才能让日渐冷落的心理咨询室"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