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些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在最近一些年里与日俱增,伴随着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这个现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陷入所谓高学历能够带来高收入的怪圈之中。随着这个社会现象的日益显著,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学机构力图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各种渠道手段来扩大生源和专业设置,从而为在如今这个招生大军中分多一点美羹。本文通过对高校在招生过程中的博弈与供求状况分析,简要说明国内高校扩招现象中隐藏的玄机与供求失衡现状的缘由。 关键字:高校扩招、供求失衡、供求结构矛盾 从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实行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各高校的录取人数不断创下新高,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然而,在扩招之后的这些年里,不断上升的扩招基数使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断恶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大学生犹如"折翼天使",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供需比呈现下降趋势,就业问题成为当代诸多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迷茫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从社会对高校的需求角度来看,既然是扩大招生规模,而且并没有出现生源不足的情况,这说明整个社会有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去拿文凭,去攻读更高的学位,考研考博蔚然成风。为何大家对文凭都趋之若鹜?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并不是每个人可以根据学习所花费精力的多少来自由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是由各种考试决定,因此教育成本的计算本身就不能由学习花费的精力衡量。但我们可以采取另外的方式。我们可以将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视为能力较高能够支付教育成本的人,而高校的扩招,相当于教育成本下降,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支付教育成本,接受高等教育。这样,在雇佣需求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增加必然导致均衡工资水平下降,下降的程度要受到新选择接受教育并进入这个市场的人的数量的影响。当然这个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旦过了这个滞后期,超额供给的影响就会在劳动力市场上显现出来,于是出现的就业情况是本科生的工资连年下降。当工资下降到一定幅度,就会导致高能力的人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水平(研究生教育),因为就目前的中国国情而言,教育水平的高低往往是决定工资水平的最直接、最关键因素。而当这一批高能力的人选择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之后,他们又相当于把以前的市场让给了低能力的潜在进入者。所以,高能力者选择接受更高的教育水平,其以前的位置让给了后来的低能力者,结果是双方都选择追加教育投资。 在教育成本下降后,不论是高能力者还是低能力者,追加教育都是他们各自的最优选择。具体来讲,我国高校扩招后,导致接受本科教育成本大大下降,所以,在本科这个层次上的均衡工资水平下降,高能力的人就选择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即硕士和博士阶段的教育以图得到更高的回报。这从一个方面可以解释高校扩招与文凭热愈演愈烈的现象,而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高校却始终都处于主动优势地位。 然而,在这场博弈过程中,作为博弈的主体学生来说,毕业之后就业难、工资水平下降等众多后果都是供需失衡所致。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是商品,大学毕业生也是商品。高等院校是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方,用人单位是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是小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供给方的高校,用人单位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高校没有选择的余地,大学毕业生更没有选择的余地。因此,大量的高校扩招使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业难问题也就显而易见了。 另外,供求失衡的状况不仅仅是大学毕业生总基数上的供求失衡。从目前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毕业生就业出现了结构性矛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毕业生供求结构的失衡。由于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理念上未能有效地围绕市场来进行适时调整,没有找好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产生了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一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与高校的无效供给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有限需求与高校的过度供给之间的矛盾。未就业的毕业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与其专业类似的人才一般已趋于或者达到饱和的程度。 因此,从以上分析来看,中国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加强招生质量的监督与教学过程过程中的有效监控,同时在专业设置和教育过程中紧紧围绕社会人才需求的方向,加强高校与毕业生踏入社会之后的双方交互作用,中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也许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