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古代文化还有很多是没能够保存下来的,流传下来的都成为了璀璨的文明。仰韶文化你听说过吗?仰韶文化是什么你知道吗?仰韶文化遗址在哪里呢?下面为你揭秘。 1、仰韶文化是什么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一种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 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 其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 ,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 2、仰韶文化的发现 仰韶文化的发现与初步研究,是从中国地质调查所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开始的。 仰韶文化首先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发现。仰韶村遗址位于渑池县仰韶乡境内,距县城1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呈缓坡状,遗址东西两侧各有深沟,北依韶山,东、西、南三面环水。 遗址坐落在县城北7.5公里饮牛河西岸仰韶村南、寺沟村北的台地上,南北960米、东西480米,面积约36万平方米。遗址向北可达晴山的山峰之一——韶山。仰韶村村名即取诸仰望、崇敬韶山之义。 3、仰韶文化的遗址在哪里 根据地域和时代不同所造成的文化面貌的差异,考古学界对仰韶文化进行了分区、类型和分期的探讨,但目前认识尚不尽一致,代表性的意见有下列四种: (1)仰韶文化西起甘肃天水,东到河南郑州一带,是仰韶文化的中心范围。 这个范围内的两个重要支系(或称两种主要变体)──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是大致同时平行发展的。前者主要分布在关中西部,后者主要分布在关中东部和豫西。 它们在经历了一段类似的发展过程之后,约在庙底沟类型的后期,又逐渐统一起来,并为另一种新的文化类型所代替。其他如平凉-天水、洛阳、豫北-冀南、南阳-襄阳等地区的地方类型仰韶文化遗存,也各有其发展序列。 (2)仰韶文化划为3个主要地区、7个类型,每个地区的不同类型,具有相对早晚关系,有些还互相衔接。 具体地说,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是仰韶文化的发达中心,可分为北首岭、半坡、庙底沟和西王村4个类型,基本上代表了这一地区仰韶文化发展的全过程。 在黄土高原的东南边缘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即洛阳郑州之间的豫中地区,可分为庙底沟、大河村类型;在沿太行山麓的华北平原即豫北冀南一带,则可分为后冈、大司空村类型。 (3)关中、豫西、晋南为半坡、庙底沟、西王村类型。郑洛地区以王湾、大河村两遗址为代表,前期是王湾一期文化和大河村一、二期文化,时间与庙底沟类型相当。 后期是王湾二期文化的早期和大河村三、四期文化(或称大河村类型),时间上或与西王村类型相当。豫北、冀南为后冈、大司空类型。 (4)仰韶文化的发生、发展概括为:早期第一段半坡类型→第二段史家、后冈两类型并存→中期第三段庙底沟类型→晚期第四段西王村、秦王寨、大司空村、马家窑4个类型并存。 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从早到晚呈现出由小到大扩展的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