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终端企业向上游采购农产品、畜产品、农副产品等原材料,为下游消费者提供餐饮服务,以满足其用餐需求,构成餐饮产业链条。 剖析中国餐饮价值链:餐饮终端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创造了巨大价值。根据国家统计局数 据,2019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餐饮收入规模达 4.67 万亿元,同比增长 9.4%。根据中国饭店协会《2019 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调研统计, 2019 年中国外卖收入为 4,690.84 亿元(占比 10.06%),由此可估算外出就餐市场规模约 4.20 万亿(占比 89.94%)。 拆解中国餐企价值模型:食材、人工、租金三大成本压缩餐企利润空间。传统餐饮行业面临"三高一低"(食材成本高、房租高、人力成本高、毛利率低)的困境。中国饭店协会《2019 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对全国范围内近两百家典型餐企进行调研,结果显示 2018 年餐企原材料进货成本占营业额比例均值为 41.31%,同比变动 1.72%,大部分企业原材料成本占比集中在 25%-60%之间;房租及物业成本占营业额比例均值为 10.26%,同比变动 2.50%,大部分企业房租及物业成本占比集中在 6%-18%之间;人力成本占营业额比例均值为 22.41%,同比变动 2.04%,人力成本占比集中在 15%-32%之间。 1.庞大的消费需求激发广阔的中国餐饮市场 1.1.餐饮支出是居民重要日常消费,中国人口众多需求旺盛 1.2.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中国餐饮消费提升空间大 1.3.中国餐饮消费主体愈发年轻化,拉动外出就餐需求增长 1.4.中国餐饮市场空间测算 (1) 以近年复合增速估算未来增长速度,测算中国餐饮业 2024 年市场规模约 7 万亿元。 (2)以美国人均餐饮消费水平为锚,测算国内餐饮业长期空间可达 26 万亿元。 2.聚焦优质餐饮赛道,标准化助力连锁扩张 2.1.中国餐饮赛道众多,市场分散连锁化率低 2.1.1.门店众多菜品丰富,中国餐饮赛道极多 中国餐饮门店数量增速较快。餐饮业进入门槛极低、护城河不高、竞争者众多、不存在消费者转换成本等,天然容易形成竞争激烈、集中度低、极为分散的市场格局。而中国更是地大物博、食品种类的菜系众多,各地域饮食文化差异大、消费者喜好口味丰富,进一步加剧了中国餐饮业的分散程度。中国餐饮服务市场门店数量众多且增长较快, 2019 年门店数量达 991.88 万家,同比增长 3.53%。 中国以全服务餐厅(正餐)为主, 2019 年数量为 764.67 万家,占比达 77.09%;有限服务餐厅(快餐)数量为 175.15 万家,占比 17.66%;2018 年中国餐饮百强企业以正餐业态居多,占比达 42.39%,其次西餐休闲餐饮占比达 19.86%,而火锅的占比以 12.06%居于第三位。 中国餐饮菜品类型丰富,细分赛道极多。进一步按照菜式划分,中式餐饮又可以细分为十多种类别,品类分布极为分散,其中市场份额最高的是火锅,2017 年收入占比高达 13.7%。 2.1.2中国餐饮集中度低 中国餐饮市场相对分散, Top50 餐企市占率仅为 4.9%。2017 年中国中式餐饮市场中 CR5 为 0.8%,全球中式餐饮市场中 CR5 为 0.6%,而中国火锅餐厅市场的 CR5 也仅为 5.5%。 2.2.标准化驱动连锁扩张,优质赛道助力餐企成长 2.2.1.限制规模扩张的内因是标准化程度不高 中国引入现代化餐饮理念的时间较晚,连锁化运营经验不足。中国餐饮菜系丰富,地域差异性较大,过度依赖厨师水平,食材加工和制作流程较难标准化,口味稳定性较难控制。因此中式餐饮难以采用美式快餐的半成品加工烹饪方法和"类工业化"运营模式。 人员流失率高、内部管理系统低效、服务难以标准化。餐饮作为服务性行业需要依靠终端 员工触达消费者,以实现餐饮价值的转化。而餐饮业的员工流失率在社会服务行业中普遍偏高,2017 年中国餐饮业各业态流失率在 25%-60%之间。人员的高流动性极易造成服务水平的不稳定,而留住员工、用好员工则需要依靠优秀的内部激励机制和管理体系,这是中国餐企需要不断摸索进步的。 餐饮供应链水平仍需要不断提高,以助力餐企实现标准化。餐饮供应链管理对于餐企标准化扩张尤为重要,虽然中国餐饮供应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摸索借鉴,逐渐从无序化走向有序化,但目前餐饮行业整体存在上游过于分散、供应链较长、冷链物流普及率低等痛点,中央厨房、冷链系统、食材基地等仍需不断升级。 2.2.2.优选"天花板 标准化程度"双高的好赛道 不同餐饮业态的连锁化率有差异。中国餐饮品类及其丰富、细分领域众多、市场极度分散,而细分赛道对于餐企的成长至关重要,造成连锁化率的差异。按照餐饮门店类型来看,2018年正餐餐厅的连锁化率最低,仅为 0.28%,快餐厅连锁化率达 4.10%,咖啡厅/酒吧的连锁化率为 24.12%。 2.2.3.火锅和休闲快餐是具备投资价值的好赛道 火锅和休闲快餐的标准化程度相对高、消费者能普遍接受、门店翻台率提升空间大、投资回收周期短、门店网络能快速拓展,有望出现大品牌。 火锅:①深受大众喜爱,市场空间广阔。火锅在消费群体中被接受度高,门店遍布全国, 就餐环境适合亲友相聚,具备社交性,拥有可观的消费群体。2017 年火锅餐厅市场的总收入达 4,362 亿元,同比增长 10.29%;在中式餐饮中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占比高达 13.7%;2013-2017 年 CAGR 为11.6%,超过中式餐饮 1.7pct(CAGR 为 9.9%)。②标准化程度 较高,有利于规模扩张。火锅是一种高度标准化的产品,是唯一不依赖厨师烹饪技术的餐饮业态。半自助式就餐形式,让火锅店只需要向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新鲜食材和锅底,保证了食物的统一性、品质的可控性,有利于连锁门店的复制扩张。③单店营业效率高,扩张盈利有保障。火锅店坪效高于其他餐饮业态,标准化菜品省掉了后厨的占地面积。另外,火锅业菜单较固定、品类较单一,规模化采购、供应链管理可降低食材成本,整店无需厨师降低人工成本,盈利能力比一般餐饮要强。 2.2.4中国餐饮市场头部赛道并不拥挤 中国市值 10 亿美元以上的上市餐企仅 6 家,4 家为快餐品牌,2 家为正餐品牌,市值最高的餐饮企业为海底捞。餐饮业规模大,但头部企业的赛道并不拥挤,未来仍有广阔空间。 3.中上游从无序迈向有序,供应链成熟提升产业价值 3.1中国餐饮业亟需高效供应链助力餐企发展 中国餐饮企业的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可分为三类。①中央总控管理模式:指食材在中央厨 房中粗加工之后再发到门店。这类模式一般适用于品类较少、标准化程度高的餐企。②单店管理模式:各自为政。多数中小型餐厅多采用这种模式,没有固定的采购人员,单店经理或厨师长负责采购,品质较难保障。③集团酒店 37 模式:70%指定供应商,30%自行采购。这类模式主要受到冷链物流的影响,在全国不同区域效果不同. 中国餐饮供应链较为分散。据中物联冷链委统计,70%餐饮企业供应商数量在 100 个以上, 一般餐企采用多供应商模式,渠道较为多元,可通过对比产品价格和质量后择优而取,以保证商品质量、控制成本、降低延迟交货风险;但同时也带来了供应商过于分散、采购订单等难以跟踪管理等问题。此外,大部分餐企会与第三方物流进行合作,比例高达 93.33%, 而规模较大的餐饮企业亦会保持自建物流团队及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双轨并行;餐饮企业的物流成本占总成本比例约在 5%左右。 中国餐饮业存在中等规模困境,缺乏成熟餐饮供应链。供应链是餐饮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贯穿食品生产资源端和餐饮门店需求端。餐饮企业的发展需要依靠供应链的支撑,高效的供应链能够帮助餐企保证食品安全和品质,提高采购和物流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食材成本,最终提高餐企的标准化程度。具体来说可以降低餐企"三大成本":①食材成本,规模化采购有助于提质降费;②房租成本,中央厨房深加工有助于减少厨房使用面积;③人工成本,净菜加工有助于降低人耗。中国餐企已逐渐意识到供应链的重要性,连锁企业自建餐饮供应链,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商飞速发展,中国餐饮供应链正逐渐迈向成熟。 3.2.供应链龙头发展的大环境 3.2.1中国餐饮供应链处于早期阶段 供应链投资深受资本市场追捧。在餐饮产业投融资方面,据中物联冷链委发布的《2018 年餐饮供应链研究报告》,2014-2018 年,餐饮供应与餐饮服务商所披露的投资案例数量最多,投资金额占比几乎达 50%。 3.3.2新型供应链模式可按不同维度划分 按照品类划分:Ⅰ)全品类模式:提供多种品类商品供应服务。典型代表蜀海、美菜、美 团快驴等。Ⅱ)垂直品类模式:针对餐饮企业核心品类开展垂直导向的供应链服务。典型代表为信良记,专注于中餐标准化爆品,主要定位于鱼虾贝蟹等水产品领域。 按照参与者划分:Ⅰ)餐饮企业:餐企由于自身需求将产业链向上游延伸,首要满足自身需求,模式成熟后可逐渐向其他餐企开放服务。一般参与者为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典型代表是蜀海、功夫鲜食汇、众美联等。Ⅱ)互联网平台:依托平台和商家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开展供应链服务业务,亦是平台对商家赋能的表现,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型餐饮企业。典型代表是美团快驴、宋小菜、美菜等。Ⅲ)冷链物流平台:拥有专业物流团队、冷链设备和管控能力,为餐饮企业提供专门的冷链物流服务。典型代表是冷联天下、上海众萃物流等。Ⅳ)超市:依托自身原有的物流网络和丰富的产品品类,为不同类型客户提供服务。典型代表是永辉彩食鲜、大润发 e 路发等。 按照资产轻重划分:Ⅰ)轻资产模式:主要发挥平台作用,提供信息流动、对接及运营服务,收取撮合费。典型代表为一亩田、美团小贷等。Ⅱ)重资产模式:提供全方案服务,基本涵盖采购、加工、物流、供应链金融等全链条。典型代表蜀海、有菜、美团快驴等。 按照提供服务内容划分:供应链服务中涉及商流、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流通。Ⅰ)商流:是指实体物资的流动,可进一步划分为标品(米、粮、油),菜品(肉、蛋、菜),冻品(海鲜、半成品)及调料等食材的流动;Ⅱ)物流:是指物资的物理移动,包含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及物流信息处理等;Ⅲ)信息流:是指食品的品质、价格、产地、外观、养殖方式、生产时间周期等信息的收集、处理及传递过程。Ⅳ)资金流:指供应链参与方在交易时的付款和结算行为带来的资金流动。 3.3.3.中国餐饮供应商的典型代表梳理 (1) 蜀海供应链:全品类、餐企延伸、重资产 蜀海供应链成立于 2011 年 6 月,是集研发、采购、生产、品保、仓储、运输、销售、金融为一体的餐饮供应链服务服务企业。 (2) 信良记:垂直品类、餐企延伸、重资产 信良记成立于 2016 年,总部设在北京,是由新辣道餐饮集团孵化的餐饮供应链品牌,致力于成为中餐爆品标准化专家。信良记专注于中餐标准化爆品,目前定位主要是鱼虾贝蟹等水产品和爆品等。公司建养殖基地获取原材料,现代化工厂完成食品的加工、处理和调味包制作等,再通过"自有冷链配送系统 第三方物流配送"到达餐厅门店。 (3) 美菜网:全品类、互联网平台、重资产 美菜网创立于 2014 年 6 月,前期以中小型餐饮商户为切入点,专注为全国近百万家餐厅提供一站式、全品类且更低价、更新鲜的餐饮原材料采购服务,并通过对采购、质检、仓储、物流等流程科学精细化的管理,解决农民农产品滞销问题。 (4) 永辉超市彩食鲜:全品类、超市、重资产 彩食鲜是永辉超市旗下的食材中央管理中心,是永辉创新的供应链集成平台。彩食鲜经营品类丰富,拥有超过3 万个 SKU,可满足不同类型客户需求,主要服务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食堂配送,餐饮机构配送,加工型生产原料企业需求,商超渠道配送,企业福利送礼等。 4.下游消费场景创新,O2O 到家到店模式为餐企赋能 中国本地生活 O2O 市场高速增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用户基数的增大,互联网在各个产业中渗透率逐渐提升。尤其是在服务行业,互联网化加速产业改造升级,消费者行为发生显著变化,日常生活支出逐渐由实体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根据艾瑞咨询数据统计,预计 2019 年本地生活 O2O 行业规模将增长至 1.47 万亿元,渗透率达 13.5%。 细分消费场景众多,重点关注到家到店服务场景。生活服务电商覆盖众多细分消费场景, 又可分为到家和到店两大类型,到家主要是指餐饮外卖、家政维修、上门美护、送洗服务、商超配送等服务,到店主要是指线上餐饮(不含外卖)、商超、到店洗衣、到店美容美护、线上休闲娱乐、线上婚庆、线上亲子、线上教育、线上电影等。其中到店消费的市场规模占比更大,2016 年达到 80.4%。但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不断转变,外卖、家政上门服务等到家 O2O 服务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家消费场景愈发普遍。 餐饮互联网渗透率越来越高,线上餐饮占据 O2O市场中主要份额。餐饮随着互联网化程度不断提升,涌现了外卖、在线预订、点评、团购等多种模式,线上线下一体化已成为新趋势。从 O2O 市场规模结构来看,线上餐饮占据了最主要的份额,预计 2019 年占比达57.1%,规模为 8,393.7 亿元。 4.1餐饮到家服务主要内容为外卖,领先优势明显 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加、线上外卖平台及APP 应用程序的普及、线下外送行业的发展和年轻人群生活方式及就餐习惯的改变,外卖用餐需求愈发旺盛,外卖服务行业迅速发展 4.1.1.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增速和渗透率双提升 中国外卖服务市场迅速增长,渗透率不断提升,2018年中国外卖收入为 3,983 亿元,同比增长 37.32%,2013-2018 年 CAGR 为41.81%,在餐饮收入中占比达 8.56%,较 2013 年的 2.18%提升 6.37pct;截至2019 年 6 月,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 4.21 亿,同比增长 15.75%,占网民整体的 49.3%。中国外卖收入规模和用户规模的增长率均高于中国餐饮行业整体增速。 4.1.2.外卖平台配送管理 外卖商业模式已日渐成熟,外卖平台商业模式主要是通过高效连接供需双方,同时满足用户和商家的需求。外卖"新模式",平台统一配送。外卖平台不仅发挥信息中介的作用,还会雇佣大量的配送员,为线下商家提供配送服务。"新模式"优势在于能够增加商家和用户的粘性、有助于小商家加入平台提升商品丰富度、发挥规模效应提升配送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效果。但"新模式"也有一定的缺陷,配送发挥规模效应需要城市人口相对密集且外卖订单较多这一大前提,一般在大中型城市较为明显,但向下沉市场渗透难度较大;平台需要覆盖高额人力成本,挤压自身的盈利空间。 中国外卖龙头基本覆盖全国,并逐步渗透下沉市场,美国外卖平台区域划分较为明显。中国外卖平台饿了么和美团点评均为全国布局,在一二线城市的覆盖度已经相对全面,目前头部外卖平台已将目光聚焦在下沉市场的拓展,而美团点评在下沉市场表现更优。从下沉市场用户首选外卖平台比例来看,美团外卖的用户占比高达 73.7%,而饿了么用户占比为24.4%,此外饿了么星选用户占比为 1.8%。从下沉市场外卖商家的装机量来看,2019 年6 月,美团点评商家版达 110.1 万,饿了么商家版为 79.3 万,此外饿了么星选掌柜为 2.7万。 4.1.4国连锁餐饮企业亦在外卖业务上布局 早期餐饮企业大多自建系统,通过电话或官网开展外卖业务,且以快餐企业为主。随着中国消费者外卖习惯的形成,中国餐饮企业亦纷纷开展外卖业务,以期望进一步加速周转,提高单店坪效,提升运营效率。2001 年百胜成立宅急送独立品牌,专营外送业务,2002 年宅急送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专业集中呼叫中心的餐饮公司,鼎盛时期呼叫中心有4000 名外卖客服;2009 年嘉和一品涉足外卖业务,但仅提供电话订餐和网页订餐。 第三方外卖平台崛起,餐企纷纷接入外卖平台。随着外卖平台用户快速增加,所能触达的 消费人区越来越多,餐企很快意识到与专业的外卖平台合作才是提升外卖单量的捷径,同时亦能节省外卖系统开发投入。2015 年前后,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接入外卖平台,与第三方平台展开合作。例如,必胜客于2015 年在饿了么上线。 火锅赛道也可以做外卖业务。目前火锅外卖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三大类型。①传统火锅餐企,典型代表为海底捞、呷哺呷哺。但两者业务模式不同,海底捞的堂食和外卖是完全分开的,可提供锅具,且有自建的外卖骑手团队。海底捞创建子品牌"Hi 捞送",2010 年开始提供外卖服务,是中国首家开展该项业务的火锅餐厅,订购方式涵盖热线、微信公众号、应用程序、线上平台等,配送全部由自己员工完成。而呷哺呷哺堂食和外卖结合,只提供外送生食和麻辣烫式的熟食。②生鲜超市,以盒马鲜生为例,可提供火锅食材套餐,但不含锅具。③纯线上火锅外卖,以淘汰郎、锅 Sir 为例,开创了外卖小火锅的模式。 4.1.5.市场需求足、成本低、效率高,优势明显 4.2.从到店服务向后端纵深,O2O 平台为餐企多维度赋能 O2O平台与餐饮企业的深度合作,可以为商家提供营销、运营、管理等工具和服务,满足商家获客引流、点餐支付、店面管理、经营决策、会员营销等经营需求,达到线上线下的双向融合,优化用户体验、提高经营效率。 4.2.1.提升餐企服务效率,多渠道导流满足营销需求 互联网平台帮助餐企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线上门店逐渐由信息展示功能向预订、排队、点餐、支付、开发票等多功能延伸发展,涵盖整个餐饮门店消费流程,可以帮助减少消费者排队等位时间,提升便捷度和用餐体验。 4.2.2.纵向深化触及餐企后端,服务于多个经营环节 平台为商家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由线上和门店管理深入触达餐企内部管理流程。互联网平台不仅通过线上服务和门店服务满足餐企的营销需求,还能通过软硬件一体、云端结合SaaS 模式,改善收银、外卖接单、进销存货等系统,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实现总部、连锁、供应链、会员、人员等管理。以美团点评为例,平台从营销、IT、供应链、金融、经营、物流六大方面为商家赋能,增强企业实力。 4.3.餐饮外卖及平台公司梳理 美团点评规模更大、增速更快。2019H1 美团点评营业收入达418.77 亿元,同比增长58.9%;其中餐饮外卖收入 236.00 亿元,同比增长 47.8%;餐饮外卖的交易额为 1,678.00 亿元,同比增长 37.5%;外卖日均交易笔数达 2,070 万笔,同比增长 35.3%;活跃用户数 4.23 亿,同比增长 18.4%。 5.优选细分赛道,注重产业延伸 餐饮消费需求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后续成长动力足,未来规模有望持续增长。2019 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达 4.67 万亿元,同比 9.4%,2002-2019 年CAGR 达 13.93%。放眼未来,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人均收入提升、生活节奏加快、消费主体年轻化、外出就餐频次增加,均将继续拉动餐饮消费增长。基于餐饮保持稳定增长趋势,预计 2024 年餐饮业市场规模长期有望突破 26 万亿,为 2019 年的 5.6 倍。通过分析中国餐饮产业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产业的升级变革会带来三大机会: ①重点关注餐饮终端:标准化助力餐企连锁扩张,选择优质赛道是关键,按照"天花板 标准化程度"双高的标准,优选火锅和休闲快餐,且关注优秀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品牌打造能力。 ②向中上游延伸:随着餐饮供应链的逐渐成熟,餐企有望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关注连锁餐企和互联网平台等参与者在供应链建设方面的布局。 ③向下游拓展:关注消费场景和模式的创新,品牌化和服务提升有助于提升消费溢价。看好 O2O 平台为商家赋能及互联网生态闭环的打造。 基于以上产业发展机会,我们建议关注的标的为:海底捞、呷哺呷哺、九毛九、颐海国际、美团点评。 5.1.海底捞(6862.HK):维持高效经营,实现高速门店扩张 火锅是餐饮投资的好赛道。①深受大众喜爱,市场空间广阔。火锅在消费群体中被接受度高,就餐环境具备社交性,拥有可观的消费群体。2017 年火锅餐厅市场的总收入达 4,362 亿元,同比增长 10.29%;在中式餐饮中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占比高达 13.7%。②标准化程度较高,有利于规模扩张。火锅半自助式就餐形式,不依赖厨师烹饪技术,只需要向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新鲜食材和锅底,有利于连锁门店的复制扩张。③单店营业效率高,扩张盈利有保障。火锅店坪效高于其他餐饮业态,标准化程度高有助于节省后厨占地面积,菜品单一规模化采购可降低食材成本,整店无需厨师降低人工成本。 海底捞是火锅赛道中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在中式餐饮市场中,海底捞收入排名第一、收入增速最快、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年客流量最高、翻台率最高。内部管理是海底捞以优质服务取胜、形成差异化战略的关键,具体包括扁平的管理架构、师徒制实现传承和利益绑定、薪酬待遇极具市场吸引力、实施柔性考核制度等。此外,海底捞注重产品的优化和创新、会员的管理、技术的应用,以长期保持高水平的服务质量。 关联方餐饮全产业链布局,助力海底捞标准化程度提升和扩张。海底捞及其关联公司在餐饮全产业链中均有布局,形成了闭合生态。原材料方面有扎鲁特旗海底捞负责羊肉制品、颐海国际生产火锅调味制品;蜀海集团负责供应链的搭建;蜀韵东方参与门店装修;微海提供人力咨询服务;红火台和讯飞至悦支持门店技术管理。关联方全产业链布局有助于公司提升标准化水平,加速规模扩张。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门店快速扩张风险、食材成本上升风险、员工流失风险等。 5.2.呷哺呷哺(0520.HK):火锅 休闲快餐,推出新品牌进军中高端 呷哺呷哺主打时尚小火锅,是"火锅 休闲快餐"的融合赛道。呷哺呷哺独创的"一人一锅"用餐形式,既具备火锅极易复制的特征,又比传统火锅客单价低、性价比高、用餐时间短,更容易实现门店复制和扩张,且获取更高的坪效。截至 2018 年底,公司共有 934家门店(其中 48 家为凑凑餐厅),且注重在低线城市的布局。 公司标准化程度高,供应链成熟,盈利能力优异。呷哺呷哺采用"中央厨房-区域分仓-地区运转中心"的三级物流体系辐射全国门店,供应链覆盖原料采购、加工、存储、物流配送等全环节。成熟的供应链体系有助于提升整体门店效率、降低原材料成本。门店 SKU 较少,简化菜品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可复制性。成本管控高效、复制能力强,帮助呷哺呷哺的盈利能力领先行业。 品牌升级提升客单价,推出凑凑进军中高端市场。公司自 2016 年以来启动了门店 2.0 升级计划,通过门店翻新和加强非高峰期营销拉动客单价提升,2018 年人均客单价为 53.3 元,同比增长 10.12%。同时 2016 年推出全新品牌"凑凑",主打"火锅 茶饮",可错峰经营茶饮。凑凑定位偏中高端,客单价整体较高,品牌形成网红效应,受到消费者追捧。目前凑凑门店已渡过爬坡期实现盈利,2018 年利润转正。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食材成本上升风险、员工流失风险等。 5.3.九毛九(3690.HK):中式快时尚餐饮龙头,极具品牌打造能力 九毛九是中式快时尚餐饮龙头,高标准助力门店扩张。中式快时尚餐饮相较于中式正餐精 简,在菜品上 SKU 少、用餐时间短、属于有限服务餐饮,有助于提升翻台率;同时相较于快餐更时尚,在选址、装潢、食材、品质等方面更吸引消费,客单价更高。九毛九主攻快时尚餐饮,已经建立了高标准化、易复制的商业模型,并通过严格的供应链把控和集中化的中央厨房系统,实现高品质且快速的门店扩张。 九毛九具备极强的品牌打造能力,激励制度有助于激发团队创造潜力。九毛九自创九毛九、太二、2 颗鸡蛋煎饼、怂、那未大叔几大餐饮品牌。公司品牌打造能力极强,不同品牌在菜系、消费群体、客单价等存在差异化,对于各个层次的消费者进行广泛覆盖。以太二为例,该品牌极具网红属性,引领排队热潮,品牌价值极强。公司品牌均为自创,从高管团队中选拔品牌经理,并向品牌经理及团队授予股权激励,激发团队品牌创造潜能,达到品牌自下而上的升级创新。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新品牌的打造不及预期、竞争格局加剧风险、食材成本上升风险、员工流失风险等。 5.4.颐海国际(1579.HK):复合调味料领军企业,全面推进增长可期 颐海国际是国内复合调味料的领军企业,是海底捞的唯一指定火锅底料供应商。公司主要 定位为火锅调味料、中式复合调味料、方便速食三大品类,并积极开发新产品,包括小龙虾调味料、自加热小火锅等。公司拥有海底捞、悦颐海、筷手小厨、好好吃饭、哇哦五大品牌,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数据,2015 年颐海国际是国内最大的中高端火锅底料提供商,市占率超过 30%。 公司不断加强渠道建设、打造大单品、推进生产基地建设,未来发展可期。公司采用"经 销商 电商 定制餐饮客户"的销售渠道,同步增长推进业务发展,2018 年经销商和电商渠道销售均实现翻倍增长。公司目前有郑州、马鞍山、成都三大工厂,随着霸州、马鞍山二期工厂的陆续投入使用,产能充足支撑业务的增长。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生产基地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5.5.美团点评(3690.HK):综合生活服务平台,多维度为餐企赋能 综合生活服务平台,打造"商家 服务 消费者"生态闭环。美团点评是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构建一站式综合生活服务平台,连接商家与消费者两端,打造生态闭环。B 端赋能提升商家服务效率,用优质服务吸引更多消费者;同时平台能够满足用户多元化和分散化需求获取流量,吸引更多商家入驻平台,最终形成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 到家到店实现消费场景创新,多维度为餐企赋能。美团点评基于 LBS 场景设立到家、到店、酒旅、出行四大业务板块,支撑平台发展。其中到家外卖和到店服务是美团的高频交易入口,能够帮助平台扩大平台优势,衍生其他消费需求,拓宽业务边界,流量变现可期。美团点评依靠微信、QQ等平台导流,拥有强大的流量优势。公司通过不断并购扩张业务版图,例如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收购摩拜单车等。未来新业务想象空间包含同城物流、新零售、金融业务等,具备长期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