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学者把留守儿童称为‘情感饥饿’的孩子,这些孩子正处在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在学习、生活或人际交往中会产生种种心理苦恼,当他们焦虑、抑郁时,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理解和帮助,易产生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以及敏感、情绪不稳定等问题。"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卫红与11位代表联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 物质和精神是一个人的最基本需求。如果说水饭是人物质的第一需求,那么情感则是人精神上的第一需求。在物质条件充足、吃穿不愁的当下,情感便上升为孩子的第一需要。他们的欢乐、成功需要与人分享,他们的烦恼、忧愁需要找人诉说,他们的奇思妙想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的不满、愤懑需要有地方发泄……情感不是从每个人的心底自我生发出来的,而是在与人交流、交往的过程中互动生成的。特别是对于3至12岁的儿童来说,他们最渴望与父母、老师、同学进行语言上的交流、心理上的沟通、情感上的互动,也正是在这交流、交往中,他们的情感才会逐渐充盈起来。 而反观当下,不少学校虽然素质教育口号喊得震天,但仍重视应试教育的老一套,偏面地把孩子们的学习定义在文化学科上,质量定义在分数上,整天把孩子囿于教室里,让孩子埋身于书本中,音体美等课程被异化,学生没有了集体活动、自由支配的时间,除了上课就是作业,除了考试还是考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情感交流的机会。对留守儿童来说,放学回家,父母不在身边,只有爷爷奶奶的照顾。但是,老人关心的一般都是孩子物质上的需要,却很少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加上年龄上的落差以及代沟等更使得老人和孩子间很难有共同的语言。所以,留守儿童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独坐寂静的"空室"、面对无声的书本、钻研枯燥的习题……有喜无处溢,有苦无处说,僵滞的情感沐浴不到阳光便渐渐枯萎。 所以,留守儿童的"情感饥饿"不仅是留守的缘故,也有学校教育不当的原因。因此,要化解留守儿童的"情感饥饿",需要家庭的作为,更需要学校的努力,全社会共举力。 首先,从孩子父母层面来说,最好的办法是不让孩子留守。孩子与父母的血缘关系决定着孩子和父母之间有着无言的默契,特别是在孩子上中学以前,父母最好不要双双离开孩子,应只少一方在家照顾孩子。如果家庭条件不许可,父母双方都要出去打工,那么要经常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孩子联系,联系时要多听少说,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要关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其次,从照顾留守儿童的老人层面来说,不要只满足孩子物质上的要求,更要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要走进孩子内心,经常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对孩子的学习不要期望太高,要让他们学得轻松快乐。 再次,从学校层面来说,要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给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情感交流环境与机会。作为教师,不能只做授业、解惑的"铁面匠人",而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经常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第四,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在双休、节假日,要让孩子少上一些奥数班、兴趣班,还孩子们一起自由玩耍的机会。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们一起玩耍会产生矛盾、发生冲突,岂不知,矛盾和冲突也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它能给孩子提供更为直接强烈的情感体验,这种真实的情感体验是从任何教科书中都无法获得的。 最后,地方政府和各级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让更多的务工子女能随迁就读,这也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 消解留守儿童"情感饥饿",不仅需要家庭的呵护、学校的教育,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只有多方共举力,让孩子时刻沐浴在情感的爱河里,方能让每一个孩子的情感丰盈起来,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憧憬,对家长、老师、同学等都报以爱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