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医科大学获悉,由该校与军事医学科学院、上海微创医疗器械公司合作完成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获得成功,目前已经进入Ⅱ期临床实验。3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术后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在我国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0万例。而心肌不同于骨骼肌等其他肌肉,一旦因缺血坏死就难以再生,即使有限再生功能也会大打折扣,造成(心率)心力衰竭,也就是百姓常说的心肌梗死。全世界医学界都在努力探索心肌梗死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其中,治疗性血管新生为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策略。多种血管生长因子能诱导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并改善心脏功能。 虽然生血管因子基因治疗冠心病的成果令人鼓舞,但未调控生血管因子在心脏外脏器的过度表达大大降低生血管因子基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安全性。 南京医科大学杨志健教授对基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基因表达调控进行探索,就像在基因药物上设置了两个开关,只有当药物遇到心肌和缺血缺氧环境时,才会启动药物特性开始生长血管,并控制整个过程,从而使坏死的心肌获得再生。这项研究不仅能够生长新的血管,还可以使凋亡的心肌细胞"复活",对调控生血管基因在缺血心肌的特异表达,提高生血管基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已经获得国家一类新药,正开展Ⅱ期临床研究。专家还为这种药物专门研发了一种新的注射器,从股动脉进行微创穿刺,将药物注射到坏死的心肌,仅需1个半小时就能完成手术,患者术后即可自由活动。